顾国香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对现代化的校园建筑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应秉持先进的设计理念,尤其在当前提倡教育改革的社会环境下,校园建筑更应该设计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形式,故对校园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成了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校园建筑设计人员还存在设计理念较为落后的现象,设计人员需要秉持创新设计理念,了解校园建筑特点,实现设计方案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并通过不断加强校园建筑设计实践的方式,不断提升校园建筑的创新设计水平。
对学校建筑进行设计,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在设计时要以学生为本。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应加强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对学校建筑的诉求。同时,还要考虑建筑与周边居民之间的关系,将学校建筑设计成能够服务居民、开展终身教育的场所。最终设计成的方案应经过多重科学论证,要能够使校园建筑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结合,为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场所,并使其成为校园环境的主人。
生态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贯彻和落实的理念之一。生态化设计与创新设计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生态化设计也是校园建筑创新设计的重要发展动向。基于生态设计理念,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关注对自然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在设计建筑朝向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建筑节能效益。
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关注对校园历史的延续,同时也要关注彰显出校园建筑的个性化内涵,关注对校园建筑的特色设计。在个性化设计理念下,设计人员要结合地区资源优势与特色,提高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考虑城乡差异,对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个性化设计。
校园建筑设计需要关注校园的基本特征,即人文气息,需要彰显出一定的文化氛围。基于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将创新设计理念与人文气息的营造结合起来,要借助多种文化元素体现校园建筑文化特色。通过对校园公共设施的合理布设也可以提高校园的文化价值,譬如在设计时,将带有人文气息的标语和雕塑等应用在校园各个建筑和场合中,可以从细节处彰显校园的文化气息。
校园建筑设计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在于对校园建筑进行科学布局设计,传统的校园建筑设计人员在对校园建筑进行布局时,常采用区域分割的设计方式,即将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分布到不同的区域,这种设计方式会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诸多不便。而在现代化设计理念下,设计人员需要对校园建筑布局进行创新设计,要关注校园建筑布局的协调性,注重实现各个单体建筑功能之间的功能互补,实现对校园建筑场地的最优化应用,提高学校建筑的适用性。在先进的设计理念下,设计人员可以尝试将学生食堂与宿舍设计成一栋建筑,食堂设计在底部,宿舍设计在上部,要将餐厅设计为坐北朝南的位置,便于学生下楼后直接用餐。通过这种设计布局,可以避免食堂与宿舍间产生干扰,并且能够节约学生时间,且在布设宿舍和食堂时,还可以留出一层作自习室,彰显出校园建筑更完善的功能。
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关注校园建筑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关注校园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对学校建筑的具体面积进行了解,提升学校建筑设计方案的针对性。以教学楼设计为例,在设计时应将其与运动场地分开,避免运动场产生噪音影响学生学习。在进行教学楼的具体设计时,还要进一步对教学楼的楼层进行明确,要对每个教学楼的间距进行精准的测量;在对教学楼进行连接时,要采取走廊形式进行连接,确保教学楼之间具有良好的流通性。这种基于流通性的设计能够优化教学楼的功能,减轻楼梯压力,满足改善校园建筑功能的要求。
校园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转变自身的设计理念,要重视对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够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从创设出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出发进行校园建筑设计。在具体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从校园悠久的历史文化出发,在设计校园建筑时融入校园文化内涵;并且在设计时,还要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利用,对原有的植物进行保存,彰显出校园建筑的独特性。以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筑的设计为例,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从营造庄严、庄重的文化氛围出发,采用了“大屋顶”的设计方式,实现了对传统中式设计的有机创新,既体现了学校的威严,又彰显了校园独特的办学特色。
在进行校园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秉持服务学生的设计理念,尤其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满足。基于此,设计人员要在设计教学楼时对各种教学空间进行科学设计,包括书籍阅读空间、科技活动空间、兴趣活动空间、多功能活动空间、劳动与自然科学空间等。通过上述空间的布设,能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状态,帮助学生在更加开放与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内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能够在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空间与传统的教学空间存在较大的不同,设计人员需要积极地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并创设相应的实践活动场地,使学生能够拥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对校园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时,仍然要关注校园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要使设计成的校园建筑与周边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基于学校建筑的区位进行分析,要能够了解建筑周边的环境特征,包括地质地势、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等。在进行校园建筑设计时,考虑到良好的走势与交通秩序,要能够最终形成一个层次化和有序化的整体。北京一所中学在进行校园建筑时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在设计时,在学校北侧设计办公大楼,西面设置绿化带,东侧则布设了一条干道;设计人员关注了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在设计时科学进行功能分区,并合理布置景观格局;在该校区的西北侧有一个居民区,校园建筑在设计时也关注与小区环境的协调,最终建成的校园建筑风格与小区风格相一致。学校建筑结构为钟塔结构,将大块和小块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整体色调为暗红色,并采用了浅绿色的玻璃进行装饰,形成了现实中的对比冲击视觉,体现出了校园建筑设计时的开放性与文化性。
(1)广场景观设计。在进行大型校园设计时,会涉及校园广场设计。在进行设计时,要将其作为师生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进行设计,由校园广场景观也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校园精神文化。因此,在具体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注重广场景观与整体空间环境的高度融合,不能过度追求个性化,要能够形成协调统一的校园建筑风格定位。在布设广场时,要善于借助植物进行景观装饰,如草坪、树木和花卉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观感。
(2)道路景观设计。校园道路景观也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之一,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关注校园生态环境效益的彰显,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应不断地对道路空间结构进行完善。基于改善生态效果的要求,在对道路景观进行设计时,应积极借助科学的植物排列方式进行植物景观布设,追求植物排列的韵律感,一般可以选用高低错落的乔灌木、花卉和草坪灯呈现出具有层次感的景观,并且要展现出一定的地狱特征,使得整体景观具有更加协调的色彩对比度。对于大学等大规模的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则可以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引用自然生态风貌,通过对水系、森林等的利用,彰显道路绿化设计的生态景观价值。
(3)景观小品设计。对校园建筑进行景观设计,也要合理地对景观小品进行利用,包括各种艺术小品和景观设施等。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了解不同景观小品的作用,并且掌握其适用场合与使用注意事项,以此完成合理的景观小品布设。景观小品可以凸显出校园建筑的精神特性,该类景观小品主要包括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雕塑、宣传标语等。大部分景观小品都能起到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具体包括壁画、景凳等。在校园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景观小品即花坛边缘坐凳和庭院布石等。通过对景观小品的合理设置,校园建筑将更加能够从细节处彰显景观价值。
学校建筑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在顺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形式的基础上,对校园建筑进行科学设计。设计人员需要关注校园建筑的创新设计发展趋势,掌握基于创新设计理念下校园建筑的设计特征,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对校园建筑进行科学布局,结合地形地貌特征优化教育功能,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并做好校园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设计,最后则要关注校园景观设计。通过上述设计环节的有效创新,有效提高校园建筑设计的现代化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