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2020-03-10 21:24:36佘洁华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区块档案管理节点

佘洁华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75)

随着比特币这一全新的虚拟货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广泛认可,其市场价值快速提升,同时也展示了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的内在价值。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广泛关注,被誉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要素[1]。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升该技术的应用水平。与此同时,我国也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并从国家技术战略的层面对该技术的重要意义予以肯定。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被逐渐应用于今日、资产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极大提升了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文章以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为借鉴和指导,探讨分析档案管理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模式,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1 区块链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从其内涵来看,区块链并非一类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体现,主要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共识技术、加密算法、P2P数据传输技术等。随着各项技术的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不断提升。区块链的本质应当属于一种底层技术,上层技术则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调整[2]。

基于网络节点进出系统的自由性,区块链具体有公有链和许可链等不同类型,前者是指所有节点都不受限可自由进入系统并查询各项信息,后者则只能在授权的基础上接入系统,并且根据用户的权限状况查询权限内的信息。若许可链的运营管理主体并不唯一,则此类许可链又叫作联盟链;若运营管理主体或所有者单一,则又叫作私有链。目前,区块链的商用形式以许可链为主。

随着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内涵与应用水平也不断提升,逐渐呈现出分布式、免授权、时间戳、非对称加密、智能协议等发展趋势,在众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

2 区块链技术在档案管理与信息保障方面的优势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信任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可以说这也是区块链技术最主要的用途,在文件档案的保护与管理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为数字签名、时间戳和数字摘要技术。具体来说,数字签名实现了文档所有者的定义和识别,避免了电子文档的伪造、篡改等问题,提高了文档的安全性;时间戳实现了文件创建或签署时间的记录和确认,避免了电子文档的时间安全风险;数字摘要则借助哈希函数将文件转化为一个特定的数值,然后以摘要的形式对文档内容进行说明,并用于文件完整性与安全性的检验。与传统的安全保护技术相比,区块链技术呈现出显著的技术创新性与进步性。

2.1 确保档案文件维护的真实可靠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电子文件的加密和识别。为了避免电子文件的安全风险,区块链技术还通过哈希函数匀速进行了链式加密,实现了不同文件之间的安全关联,任一文件的非法修改都将导致其他文件或者数据块内哈希函数结果出现变化,从而显著提升了电子文件的安全保护水平,充分保证了所有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与真实性[3]。

当区块链对业务内容进行记录后,相关记录将永远不会被删除。若在合法的情形下对部分业务记录进行修改,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区块链的相关区域新增修改记录,保持原记录不会被新记录覆盖,那么就可以通过记录内容对业务过程进行查询和追溯。这就使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件保护呈现出不可逆、不可篡改的特征。

2.2 维护机制去中心化

区块链网络中,数据将同时保存于不同的节点中,使得所有节点将作为数据存储与保护的载体。在所有节点构成的区块链系统中,只有半数以上的节点授权数据修改处理的有效性,数据方可得到修改。但是这种安全机制的实现难度较大。由所有节点共同参与的信任机制也就是去中心化信任机制的具体内涵,同时也实现了不依赖权威认证而是技术层面的信任机制[4]。传统的数字签名等信任机制需要认证中心(CA)办法相关数字证书,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进行定义和认证,从而为用户识别奠定基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签名与时间戳等技术则采取分布式管理方法,不再依赖认证中心等第三方机构的支持服务,从而开启了一种所有节点广泛参与的全新的信任机制。

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技术创新的成果若想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经过复杂的验证和评估,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应用价值是新技术实用价值的最主要评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文件档案管理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免信任:创建档案智能身份认证系统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文件认证呈现出独特的“免信任”特性。这一特性使得电子文件的管理主体有能力和有条件构建一种所有用户共同认可的智能身份认证机制,以此实现对电子文件的科学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免信任”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化、规范化协议,为用户创造一个无需信任的交互环境,充分发挥了系统内所有用户节点的数据管理功能,从而实现了电子文件的严格管理,在极大提升文件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文档的安全性。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免信任机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电子文件身份认证机制,实现了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所创造的免信任环境能够自动标识每一个用户的身份信息,其身份信息包含了姓名、图像、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并且能够将上述身份信息嵌入密钥中,在保证密钥的不可更改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全面标记。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优势,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文件的标记和认证。该机制的具体实现方式:一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符合规范的名字,以此名字作为其区块链ID,并对同步生成的密钥进行备份管理确保密钥安全性;二是完成信息确认之后将生成独一无二的区块链身份证,该身份证将保存于相应的区域,并根据需要提取和使用;三是为区块链身份证的使用提供科学的指导,并将其作为用户的身份信息用于在互联网中进行标记和识别。

3.2 时间戳:强化文件溯源和信息防伪

(1)基于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能够自动形成一种数据链,包含了特定时间段内的信息及信息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时间戳技术具备不可伪造、不可篡改、追本溯源等特性,能够充分保证电子文件信息的所有权和安全性。

(2)基于区块链的时间戳可以为电子文件提供全面完善的安全保护,可以有效避免文件信息被非法修改和伪造,也为数据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块链各类开放性技术和数据协议的支持下,相关应用领域的安全性与效率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用户节点的功能作用,实现了对系统内电子文件的全面记录和管理,为数据保护和追溯奠定了基础。在时间戳技术的支持下,电子文件一旦创建,其中所包含的用户信息和操作记录也将不会因人为因素发生改变,若想对文件数据进行篡改,将面临巨大的技术难度和成本费用,从而使得电子文件中的数据保持了充分的安全性,避免了数据安全阀风险的发生。

3.3 分布式:提高档案基础设施防护级别

(1)优化数据库,实现分布式结构建设。建成具有高度冗余性、容错性的交互系统,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智能化管理的目标[5]。以现阶段档案管理机构信息交互平台为例,相关的网络模式都是以“中心路由”为主要模式,如果受到强力攻击,那么整个平台系统就会遭受整体性破坏,无法实现继续运行。而区块链结构则是以分布式为主,档案信息数据可以在各个节点即时存储,无需形成以中央处理节点为核心的上下级关系,即便是某些节点受到破坏,也不会影响平台其他节点的运行。

(2)实现归档部门节点总账本建立。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分布式特征功能,可以非常完整地将相关机构内部节点系统,建成账本平台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各个节点信息内容实现汇总与分散管理同步进行。既能够完成信息交互,又可以大幅度提升系统平台的稳定性。由于区块链具有天然的可信度,可以通过公开账本的方式,让所有节点都在数据记录存储中实现正确性的检验,这是保持全网系统档案信息数据真实可靠的重要功能。

3.4 非对称加密:保护档案数据安全传输及用户信息隐私

(1)档案信息数据管理维护安全系数有效提升。目前,各个地区档案管理方式都是以信息归档的三个类型为主,包括共享、专有、私密等级别的划分,在增加区块链非对称加密技术后,其优势在于能够将信息档案进行管理与保存,实现知识产权和权威性方面的提升,还能够为信息安全性带来更好的升级[6]。这种技术核心点是其需要两个非对称性密码,才能完成加密与解密行为,这就是被称为“私钥”“公钥”的信息签名和验证签名。如果两种签名都得到通过,那么这表示档案信息的使用是以合法手段完成,并且真实性、完整性都能够得到保护。

(2)对档案用户信息私密性来说,具有较高的保护功能。区块链各个节点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应用的是固定预知算法,数据交换不需要通过信任验证,尤其是节点交换参考的就是地址信息,对个人身份并没有直接验证功能。区块链技术就在于能够将双方身份合理保护,在完成信任交互数据的同时,将透明数据匿名性实现。

3.5 智能合约:契约关系及原则的维护和实施

由于现代社会对信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行业都呈现出信用紧缺的状态。区块链智能合约特性的作用,就是为档案管理机构提供更好的方案设计模式,为档案管理实现工作压力的合理降低,保证档案信息内容的真实、安全、有效,用户查询和托管能够以委托书签订的方式,收取押金来确保服务有消息。

通过对这一合约功能进行分析后认为,区块链技术的优势特征之一就是能够实现合约条款计算机程序的自动执行,能够将可信执行环境完整地建构出来,实现区块链扩展的合理应用。通过对原有办事流程的改变,实现事前审查、委托书签订、预付成本支付等环节的取消,能够建立起稳定标准的程序关系,对于申请出国用户来说,可以使其感受到更好的便捷服务。例如,如果用户有档案翻译要求时,档案管理机构能够给用户一个明确的时间,在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这时双方就等同于建立起“智能合约”,用户只要缴纳一定费用,就能够获得托管服务,在指定期限内完成任务,款项会自动划转到财务部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项“智能合约”启动模式为自动执行,双方不会有任何形式的干预,相互之间也不需要建构信任关系,即便是有违约现象出现,那么这种智能合约会直接弥补一方损失。这就是避免合同履约失败导致纠纷的重要功能。

各个设备低成本链接的建立需要通过“智能合约”来完成,有利于实现档案馆能源智能化调控这一目标。区块链该功能的特点就在于,档案馆本身应用的各个智能设备,都能够参与到自我维护调节网络节点的构建中,同时可以利用事先设定的方式,完成智能调控标准与技术规范的信息交互,并能够同步完成身份检验。另外,这一功能可以将智能设备事先去中心化,形成“共识机制”后将系统安全性、私密性综合提升。如果有摄像头发现设备异常现象,那么系统就会立即将该问题与各个节点信息实施自动比对,当确定需要维修时,会及时向维修部门反馈信息。

4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智能服务平台设计思路

区块链技术对于档案管理机构来说,能够有效提升其业务管理模式,优化实际服务功能。这是档案管理智能服务平台的基本优势,对档案管理系统的制定与规划,都有着整体性的突出特点,研究思路应该从该角度进行多元切入。

经过文章的研究与论证,笔者认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完成区块链智能服务平台的设计与规划,根据功能模块的系统要求,完成基本的模块功能落实,形成有效统一的平台系统。设计模块包括身份认证、信息防伪、文件溯源、数据安全传输、用户信息隐私、契约关系维护等。不同模块有着各自功能,区块链智能服务平台需要利用核心技术,完成对信息的优化与组合,并实现平台主要功能的特征建构。(1)入口隐性化。指的是要登录平台,不再需要专业网站,任何形式的PC、APP、微博账号等,都可以为用户提供登录权限。(2)平台内容优质化。对于档案区块链智能服务平台的建构来说,平台系统必须以用户群体为发展目标,通过内容信息质量的提升,吸引用户参与到平台活动中,让用户能够体会到档案信息质量的明显优化。(3)用户粉丝化。对于档案管理机构来说,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将机构实现转型,通过扩大平台用户粉丝队伍来稳定档案机构的目标人群,这是实现盈利获得社会口碑的重要方式。(4)后台服务人性化。在档案管理后台建立过程中,应该学习其他电子营销网站的优秀经验,通过人工服务、特色服务等,让用户体会到后台增值服务的优势,加固用户粉丝群体的忠诚度。

5 结论

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网络就是区块链哈希算力,该网络的存在即便是全球所有顶级计算机算力集中到一起,也不能与之分庭抗礼。由此可见,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计算网络雏形,对于传统档案信息管理来说,其必然会引起轰动性的巨变。人们在预见时代变迁与行业发展的同时,要迎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完成向大计算时代的迈进。

另外,区块链技术对各个行业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优化,必须在承接技术的同时,将技术、思维、管理等环节彻底改变,加强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将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到工作中,为档案管理提供科学维护与策划方案。

猜你喜欢
区块档案管理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2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科学(2020年6期)2020-02-06 08:59:56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2
读懂区块链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