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谚语表达的四种人生价值观

2020-03-09 05:47张举文
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俗语谚语研究

张举文

[提要] “中文谚语之丰富与普及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难于媲美的。“这是一百多年前研究和翻译中文谚语的西方人所总结的。完成于十多年前的《中国谚语集成》搜集了各地流行的谚语七百多万条。但是,谚语研究的谚语学建设则远远落后于相关的学科研究,如民间故事和神话等。在此,针对“姜还是老的辣”这条谚语,以中国谚语发展史的阶段划分和特征归纳为前提,探讨该谚语的起源与变异,同时简介“反用谚语”和“戏用谚语”等谚语研究概念和方法,最后以有关老年和老龄化现象的谚语来阐释中国文化中的人生观。

一、引言

1.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谚语与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的关系,①有关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本人有另文讨论,参见张举文:《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温州大学学报》,2009 年第5 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民俗研究》,2018 年第1 期;《民俗认同:民俗学关键词之一》,《民间文化论坛》,2018 年第1 期;《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 年第4 期;《民俗认同是日常生活与人文研究的核心》,拟刊于《文化遗产》2021 年第1 期。提出一个阐释框架,并以“姜还是老的辣”为例,从方法论角度审视其起源与变异进程,再针对有关老年的谚语追溯这些谚语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特有的人生观。为此,本文首先对谚语的搜集与研究历史做简略概述,也提及近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谚语的翻译。其次,以有关老年的谚语为核心,分析“老年”的文化内涵的历史变化。第三,以“姜还是老的辣”为核心,从其起源、传承和变异角度探讨该谚语的意义与变异特征。最后,以相关谚语阐释中国文化中的四种人生观。如此,期望抛砖引玉,激发中国的“谚语学”研究,②本文的写作有两个直接动因:一个是不久前我完成了编译沃尔夫冈·米德(Wolfgang Mieder)有关谚语研究的文集,期待近期出版;另一个是受到安德明教授的鼓励,我们对中国谚语学的建设都有共同的期待。他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谚语组负责人。也期望通过谚语的研究增进当代的跨文化交流。

本文不侧重讨论谚语的定义问题,而采用国内代表性的观点,即“谚语”是“俗语”的一种,“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类③吕叔湘:《中国俗语大词典·序》,《语文研究》 ,1987 年第8 期;温端政主编:《中国谚语大全》(辞海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年,第1 页。;也不讨论谚语的“创作者”问题,尽管国内主要的观点是认为谚语是集体创作的④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310 页;温端政主编:《中国谚语大全》(辞海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年,第9 页。,而国外的谚语学者多认为谚语是个人创作,然后由集体改造,最后成熟的⑤Mieder, Wolfgang. Origin of Proverbs. In Introduction to Paremiology. Eds. H. Hrisztova-Gotthardt and M. A. Varga. Warsaw/Berlin: De Gruyter Open Ltd, 2014.p.28.。此外,本文的局限是,所概括的历史与翻译状况只是为了提供一个大背景,没能深入展开;所用的谚语以汉文化中的谚语为主,没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中流传的谚语;也没有足够涉及其他有关学科对谚语的研究,如语言学和对外翻译等。

2.中国谚语搜集与研究概况

尽管可能会挂一漏万,有失偏颇,本文还是想借机会对中国谚语的搜集与研究历程的阶段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毕竟,有关中国谚语的研究著述即使在中文也很少①陈娟娟:《中国谚语研究70 年》,《民间文化论坛》,2019 年第4 期;安德明:《谚语编》, 载于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1—608 页;安德明:《谚语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 年。,更不用说外文的②如Mateo, Fernado. “Linguistic and Literary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Proverbs”. Tamkang Review, 1971-72 (2-3): 453-466; Eberhard, Wolfram. “Proverbs in Selected Chinese Novels”. Proverbium, 1985(2): 21-57; Kordas, Bronislawa. “The Poetic Function and 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Proverbs”. Chnoperl Papers. 1990(15): 85-94; Weng, Jianhua. “Körperteilbezeichnungen in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Phraseologismen”. Proverbium, 1992(9): 249-266; Yan, Hairong. “The Concept of ‘Face’ in Chinese Proverbs and Phrases”. Proverbium, 1995(12): 357-373; Park, Nancy. “Power in Imperial Chinese Proverbs”. Proverbium, 1998(15): 243-263; Rohsenow, John S. Proverbs.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49-159.,尽管有关中国谚语的词典和对外翻译方面的著述出版了不少③如Lau, Theodora. Best-Loved Chinese Proverbs. NY: Harper Collins, 1995; Heng Xiaojun and Zheng Xuezhi.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 and Proverbs. Tubengin: Niemeyer, 1998; Lin, Marjorie and Leonard Schalk. Dictionary of 1000 Chinese Proverbs. NY: Hippocrene Books, 1998; Huang, Huanyou. Chinese Proverbs, Quotations, and Fables. Fellinfach/Wales: Llanerch, 1998; 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Rohsenow, John S. ABC Dictionary of Chinese Prover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Herzberg, Qin Xue and Larry Herzberg. Chinese Proverbs and Popular Sayings: With Observations on Culture and Language. Stone Bridge Press, 2012; Zhou, Yanxian. Two Thousand Zhuang Proverbs from China with Annotations and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2016; Paczolay, Gyula. European proverbs in 55 languages with equivalents in Arabic, Persian, Sanskrit, Chinese and Japanese. Veszprem: Veszpreni Nyomda, 1997.。而在国外,一百多年前传教士们的翻译仍然在重印销售。的确,中国谚语之丰富与普及是世界上独有的。例如,编纂过《中国谚语700 句》的哈特曾感叹道,“没有任何别的国家有像中国那样繁荣和丰富的谚语。”④Hart, Henry H. Seven Hundred Chinese Proverbs. xix. Translated. Foreworded by Patrick Pichi Su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编纂过《中国谚语》的传教士明恩溥曾认为,“更重要的是谚语作为展示中国的思想模式的价值。”⑤Smith, Arthur H. Chinese Proverbs.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02. p.6.

本文将从谚语学的视角,对中国谚语的起源与搜集做一个阶段性的概括。这样的历史阶段不同于历史学或文学史的划分。⑥有关中国历史,见白寿彝:《中国通史》22 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有关中国文学史,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4 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这一分法在根本上与安德明对谚语发展史的分段不矛盾,即他以先秦、秦汉至隋唐、宋至清为三个阶段⑦安德明:《谚语编》, 载于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1—608 页(另见扩充版,祁连休、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8 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 年)。。所分出的四个阶段一方面突出了各个阶段的谚语搜集与使用情况,另一方面,这四个阶段的特色也代表了中国谚语的四个主要源头,可以看出与西方谚语的起源和源头有着明显的不同。⑧米德归纳的欧洲谚语的四个主要源头是:古典时代的文献、圣经、中世纪的拉丁文以及近现代美国的影响。Mieder, Wolfgang. Origin of Proverbs. In Introduction to Paremiology. Eds. H. Hrisztova-Gotthardt and M. A. Varga. Warsaw/Berlin: De Gruyter Open Ltd,2014.p.32.

(1)第一阶段暨第一源头:古典时代(7 世纪以前)

这是中国文化思想成型和成熟的阶段。6 卷本的《古今俗语集成》①温端政主编:《古今俗语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前两卷从古典文献中搜集了八千三百多条,其中一半多属于这个阶段。而现今的“成语”绝大多数也是来自这个阶段。例如,《诗经·国风》中有: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而后一句在《诗经·大雅》中则被“雅”化为: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荡之什·抑》

随着“成语”的成熟和影响,这句表达又被提炼为:

投桃报李。

但是,其内涵则在民间得到传承和发展,出现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类似的情况可以追溯到很多来自古典时代的谚语性表达。这里不再赘述,而只需提到有关古典谚语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增长的势头②赵瑶丹:《中国古代谣谚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会科学评论》,2009 年第1 期;马洋洋、赵瑶丹:《近十年来中国古代谣谚研究(2008—2018)》,《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9 年第1 期;齐向语:《〈史记〉谣谚研究》,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3 年;王轶:《两汉谣谚兴盛探源》,《古籍研究》,2015 年第2 期;孙立涛:《汉代谣谚文化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13 年第8 期;黄锦石:《先秦两汉的谶谣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5 年;许逸民:《唐以前歌诗谣谚的总集》,《文史知识》,1984 年第10 期;王凯旋:《关于中国古代谣谚民俗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化学刊》,2010 年第5 期;刘明怡:《风俗通义的文体特点及其文学意义》,《文学遗产》,2009 年第2 期;王素珍、贡觉:《俗说、谣谚与叙事》,《民间文化论坛》,2014 年第1 期。。这些研究中有些侧重谚语的政治、社会或文学功能③王树山:《中国古代谚语》,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李晓瑞:《政治谣谚:中国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舆论形态》,《新闻爱好者》,2007 年第2 期。,也有对《水经注》等地理文化的关注④徐中原:《水经注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年。,又因为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所以对农业和天气方面的谚语的关注尤其多⑤韩忠治:《〈农政全书 〉与〈 齐民要术〉农谚异文考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 年第1 期;田冲:《〈齐民要术〉中的谚语研究》,《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 年第2 期。。例如,《齐民要术》中的谚语包括:

天气新晴,是夜必霜。/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耕而不耢,不如作暴。

耕锄不以水旱息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而《孟子》中也有: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錤,不如待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于儒家思想在这个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它也成为家庭和社会伦理教育的核心。中国的“家书”传统便体现了这个历史传承。例如,《颜氏家训》就影响到后来的《朱子家礼》等家书的形成。这些训诫性的教导多以“古人云”或“古谚曰”来突出谚语的权威性。颜之推在其序言中就使用了:“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在谈论对少儿的教导时,引用孔子的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以及“古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在谈到对孩子的惩戒时,使用了“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后一句在后来又发展为:“慈威并济方得良子”,也无疑铺垫了现在的说法:“严父出孝子”和“棍棒底下出孝子”。其中,他所引用的汉代刘向在《说苑·建本篇》中的故事,促进了这些谚语的流传: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或,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或,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总之,如同民歌等其他民俗和民间文学类型一样,所记录下的谚语在古典时代主要被用来“教化”“移风易俗”“观风”“聆音”“察理”等,最终推崇“仁”之德行。

(2)第二阶段暨第二源头:后古典时代(7 世纪至19 世纪)

这个阶段的分隔主要是因为“俗文学”在唐代的产生和发展。这样做是从谚语研究的视角来看的,而不是说民间文学传统的断裂。此外,唐宋时代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互动,加之印刷技术的发展,都是促进谚语从文言向半文言或“俗”语发展的因素。

这阶段记载谚语的主要文献有《全唐文》《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以及《四库全书》,当然也有许多没有被收入到这些百科性的典籍中的。这些文献也记录了大量的其他民间文学作品,如民间故事①如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年。。《太平广记》收录了《酉阳杂俎》,而后者记录了“叶限”故事,成为中国版的“灰姑娘”(ATU510),也被视为最早的文字记录。《太平广记》中的谚语有:

一饮一啄,系之于分。(卷一百五十八定数十三)

一鸡死, 一鸡鸣。(卷三百六十三妖怪五)

而《太平御览》中有:

不救蚀者,出行遇雨。(卷二十二)/天有冬夏,人有二黄。(卷二十二)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凶吉。(地部。卷五十八。引“墨子曰,古语”)

《册府元龟》中的谚语包括:

以心度心,间不容针。(《将帅部·轻敌》,卷四百四十七)

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帝王部·宽恕》,卷四十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帝王部·知子》,卷一百四十八)

相门有相,将门有将。(《宗室部·智识》,卷二百七十三)

此外,还有以谚语为主的文集所收录的:

女爱不敝席,男欢不敝轮。(明·杨慎:《古今谚》。商务印书馆。1960 年)

恭敬不如从命。(清·林伯桐:《古谚笺》。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681 页)

马异视力,人异视识。(清·林伯桐:《古谚笺》。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681 页)

远亲不如近邻。(清·曾廷枚:《古谚闲谭》。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685 页)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清·曾廷枚:《古谚闲谭》。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686 页)

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清·李惺:《老学究语》。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698 页)

若要好,大作小。(清·毛先舒:《谚说》。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698 页)

远水不救近火。(清·平步青:《释谚》。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699 页)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清·平步青:《释谚》。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700 页)

六十勿过夜,七十勿过旴。(清·范寅:《越谚》。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703 页)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清·范寅:《越谚》。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707 页)

衣要新好,人要旧好。(清·胡式铨:《窦存》。引自《古今俗语集成》,卷二,716 页)

千里送鹅毛。(清·顾张思:《土风录》)

明代的《增广贤文》所收录的近千条谚语无疑是珍贵的记录,但遗憾的是该谚语集没有提供语境或背景信息,是所谓纯文本的记录。该集子中的不少谚语也被19 世纪的传教士翻译成西文①例如,Perny, Paul. Proverbes Chinois, Recueillis et mis en ordre. Paris: Firmin Didot Fraeres, Fils et Cle, 1869.。仍被常用的包括:

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平日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古谣谚》②杜文澜:《古谣谚》,北京:中华书局,1958 年。似乎是这阶段最具研究性的谚语集。该集子包括了选自八百多种古籍的3300 条谚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34 条是有关气象的③王建莉:《古谣谚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 年第3 期。),例如:

钱无耳,可使鬼。/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端午晴干,农人喜欢。/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尽管古典文献包含了大量的谚语文本和谚语集④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 但是这些收集者或研究者都“只重视谚语文本”⑤安德明:《谚语编》, 载于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585 页;陈娟娟:《中国谚语研究70 年》,《民间文化论坛》,2019 年第4 期,第35 页。。正因为此,当代谚语研究就需要文本与语境并重,正如安德明所指出的,“在搜集整理过程中,应调查与谚语作品相关的语境信息,了解其流传的时间和地域;理清所搜集谚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义;拍摄与重要谚语对象相关的图片;全面记录谚语的自然文化背景、适用场合、使用方法、应用时的上下文关系、使用者和表达效果等,并予以释义”。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通讯》(第三期)中的“谚语卷编纂体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印制,2018年5月15日,第85页。另见,陈娟娟:《中国谚语研究70年》,《民间文化论坛》,2019 年第4 期,第34 页。此外,对谚语的起源、变异(如“反用谚语”“戏用谚语”)、翻译、流行度等问题都需要借助跨学科的方法去深入研究。

(3)第三阶段暨第三源头:现代(20 世纪)

20 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而出现的“白话文”运动对谚语有着重大影响。当时“歌谣征集”活动所收集到的歌谣包括许多谚语。这阶段的一个特点是谚语的“白话”化或“俗语”化。例如,“孤掌难鸣”更多地被“一个巴掌拍不响”所取代。

这期间最重要的谚语研究是郭绍虞⑦郭绍虞:《谚语的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年。原载于《小说月报》1921 年第2—4 期。和薛诚之⑧薛诚之:《谚语研究》,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36 年。的研究,⑨岳永逸:《谚语研究的形态学及生态学——兼评薛诚之的〈谚语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19 年第 2 期;陈娟娟:《中国谚语研究70 年》,《民间文化论坛》,2019 年第4 期,第27—29 页。代表了现代谚语研究起始。而在20 世纪后半期,朱介凡(1912—2011)的《中国谚语志》(1989 年,11 卷,包含52000 条谚语)将中文谚语研究推到一个新高度⑩过伟:《民间谚语学家朱介凡与〈中华谚语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7 年第3 期。。同时,温端政主编的6 卷本《古今俗语集成》(1989)从古文献中收录了约20000 条,稍后编辑的《中国谚语大辞典》(2011)也包括15000 条,但这些都是纯文本的再收集,而不是民俗学者可能会做的对口头的搜集。

史无前例的《中国谚语集成》(1984—2009,马学良主编),作为“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一个部分,包括了30 卷,718000 条谚语①刘锡诚:《20 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陈娟娟:《中国谚语研究70 年》,《民间文化论坛》,2019 年第6 期,第33 页。。其重大意义是对当时的口头应用的收集,但遗憾的是相应的语境信息不足。

(4)第四阶段暨第四源头:当代(21 世纪)

21 世纪伊始,“非遗”推动了民俗学和相关学科的进步,对谚语也有直接推动作用。比如,“沪谚”(2011 年第三批)和“陕北民谚”(2014 年第四批)都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启动于2017 年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工程无疑是注意到先前工作的不足,计划将近百年来的民间文学,特别是没有被“三套集成”收录的,尽可能完整地收录或记录下来。这项工程将“谚语”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对谚语研究的重视。②另见安德明在本专栏中的文章:《开拓中国谚语研究的新局面》。无疑,“大系”工程与当代的“非遗”等其他文化活动以及经济和政治发展,特别是国际交流是分不开的。

总之,21 世纪也意味着建设中国谚语学的条件趋于成熟了。一些学者开始对谚语进行更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谚学”③李耀宗:《中国谚学若干问题谭要》,《海南大学学报》,2001 年第1 期。和“谚语史”④付建荣:《论“多元一体”民族观视域下的中华谚语史构建》,《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 年第4 期。等概念,相关论文有几十篇。

有关“谚语学”(paremiology)的理论与方法,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框架规模,而国内还很少形成这些方面的对话研究。例如,除了对传统或标准的“谚语”(proverb)的研究外, 还有必要对“反用谚语”(counter-proverb)和“戏用谚语”(anti-proverb)进行研究。本人在试图翻译这两个概念时,几乎找不到有关的中文论文,这情况本身便说明很多问题。

反用谚语是指与某一“传统”或“标准”谚语意义相反的谚语,而两者之间是相对,即彼此是对方的反用谚语。换言之,一条谚语与其反用谚语是相对的:如果A 是“传统”或“标准”谚语,那么B 是它的反用谚语,反之亦然,如“光阴似箭”与“度日如年”;“有缘千里来相会”与“不是冤家不聚头”;“姜是老的辣”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戏用谚语是指对惯用的谚语的戏用,即改变某个词或字的用法,由此改变整个谚语的意义,为的是有利于所要表达的目的(无论是要说服一种观点还是要推销一种产品)。一般来说,戏用谚语是为了特定的修辞效果,但如果过分歪曲意思,就可能是滥用谚语,则是在用法和意义上的极端,常常得不到流传。还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戏用谚语因为得到流传可能也会获得正常谚语的地位。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便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的戏用,并且得到了流传。其中原来的“度”是“度量”“宽容”;而戏用谚语中的“毒”则是利用相似的发音,但完全不同的意思,表达一个人要“毒”“狠毒”“耍横”(等不道德的事)才能成为“大丈夫”(有财气的男人)。

戏用谚语这个概念的界定最早是由沃尔夫冈·米德在1982 年提出的。尽管这种用法从古至今都有,但将其作为一种谚语类型,无疑是方法论上的巨大进步。

2020 年初在世界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义不容辞”被戏用为“疫不容辞”,“仁至义尽”被戏用为“仁至疫尽”,成为一个褒义的用法,得到民间、媒体和官方的认可。⑤参见《关于这次疫情的谚语 防控抗击疫情的谚语 关于疫情的顺口溜》( https://www.fangjial.com/yanyu/26925.html)。另见《仁至疫尽、疫不容辞:上海司法局推出依法战“疫”成语新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893673),2020 年5 月20 日访问。

此外,谚语学研究还要关注“新”谚语的创作或吸收。例如,许多顺口溜会发展成谚语。外来的谚语也可以本土化。有意思的是,目前有一定流行度的“一图胜千言”(One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常被视为外来的,并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也有使用。①参见《一图胜千言:世界各地海浪攫人心灵的美》,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120/c107182-29656718.html。其他翻译有《一图值千言》。另见杨京:《一图胜千言 当惊江城殊》,《长江日报》,2018 年8 月13 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GB/n1/2018/0813/c1003-30223962.html。可是,这条英文谚语被考证是始于20世纪20 年代的,而且是翻译中文“百闻不如一见”的异文②Stevenson, Burton. Stevenson’s book of proverbs, maxims and familiar phrase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p.2611. Mieder, Wolfgang. American Proverbs: A Study of Texts and Contexts. Bern: Peter Lang.1989.p.6; Mieder, Wolfgang.“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from advertising slogan to American proverb”, Southern Folklore 47,1990.p.208.。

令人鼓舞的是当前的许多研究扩展了传统的课题。除了在对 “传统的”谚语作为一个学术课题的夯实外③许晋、李树新:《20 世纪中国谚语搜集整理与出版》,《中国出版》,2016 年第18 期;温端政:《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安德明:《谚语编》, 载于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对气象谚语④王建莉:《〈古谣谚〉二十四节气谚语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 年第3 期。、农业谚语⑤李林青:《20 世纪以来中国农谚研究概评》,《山西农经》,2016 年第5 期。、古典谚语⑥安德明:《谚语编》, 载于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年;赵瑶丹:《中国古代谣谚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会科学评论》,2009 年第1 期;马洋洋、赵瑶丹:《近十年来中国古代谣谚研究(2008—2018)》,《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谚语的哲学和宗教意义⑦刘守华:《道教与谚语》,《中国道教》,2004 年第3 期;李丽芳:《谚语格言中的儒家思想精髓》,《民族艺术研究》,2005 年第2 期。也有发展,同时,所编纂的词典⑧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6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 年;温端政:《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年;温端政:《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年; 郑宏峰、姜瑞良: 《中华谚语》4 卷,北京:线装书局,2008 年。也数量可观。此外,也出现许多新的课题:谚语中的性别(女性)问题⑨Zhang, Hong.“Image of Women in Chinese Proverbs”. In Locating Power. Ed. Kira Hall, et al. Vol. 2. Berkeley, CA: Berkeley Women and Language Groups.1992.pp.601-609. 耿静静:《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5 年;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兰州学刊》,2006 年第12 期。;少数民族的谚语⑩李耀宗:《少数民族谚语汉译三题:〈中国谚语集成〉译编手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 年第5 期。,如哈萨克⑪袁勤:《国内哈萨克谚语研究综述》,《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3 年第1 期。、蒙古族⑫美丽:《蒙古族谚语研究综述》,《中国蒙古学》,2018 年第3 期。、土家族⑬雷艳:《土家族谚语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 年。、藏族⑭扎西华旦:《藏族谚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 年。、维吾尔族⑮付东明、陈得军:《维吾尔谚语研究趋势与反思》,《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2014 年第1 期。等;方言中的谚语⑯张静容:《现代化进程中的闽南俗语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年第8 期;胡晓研:《近百年来东北官话俗语研究回顾与前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 年第11 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使用⑰沈立冉:《近二十年对外汉语俗语教学研究综述》,《聊城大学学报》,2011 年第2 期;王江英:《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的俗语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12 年。;行业谚语,如医学⑱罗宝珍、林端宜:《福建民间谚语的医药文化内涵》,《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年。、手工艺⑲庞娟:《汉语传统工匠类谚语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17 年。、武术⑳彭卫国:《中华武术谚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 年;崔花云:《中华武术谚语文化特征管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 年第 6 期。;以及当代政治领导人对谚语的使用㉑㉑ 冯凤麟:《试以〈邓小平文选〉的谚语选用谈谚语的修辞作用》, 《淮海工学院学报》,2001 年第10 期;李社:《习近平讲话中的古语名言》,《理论与当代》,2015 年第3 期。。

3. 中国谚语的外文翻译

西方对中国谚语的翻译和研究是“汉学”的一部分,有着约五个世纪的历史,①David Honey: Incense at the Altar: Pioneering Sinologi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logy(《祭坛前的香火:西方汉学史》). Philadelphia: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1.其目的是为了辅助传教士理解中国文化。这些翻译作品一方面让整个西方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造成许多“刻板印象”,甚至影响到今天。比如,将中国文化中的“ 天”与基督教的“天堂”对应,这使西方民众不知不觉地认为中国文化也是一神崇拜,具有排他性,而事实上,中国文化是多神崇拜,极具兼容性。西方传教士一直遵循着将谚语(以及其他传统事象)的研究作为工具②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民俗研究》,2017 年第2 期;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民俗研究》,2020 年第1 期。,以达到“尊儒、同儒、去儒”的目的。

具体到谚语的翻译,可以追溯到18 世纪,③例如,法国耶稣会士Joseph de Premare(1666—1735)翻译了《礼记》(1728 年完成,1831 年出版),突出了许多谚语式表达,还有James Wilkinson’s ( ?—1736)出版了Hau Kiou Choaan or the Pleasing History (1761), 包括许多有关的谚语。特别是法国的Joachim Bouvet ,翻译了51 条谚语,特意将中国的“天”对应于基督教的“天堂”(heaven)和“上帝”(Lord):E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en figures gravées par P. Giffart sur les dessins apportés au roi par le P. J. Bouvet ( Paris, 1697)。中文版为 Kou kin king thien kien (《古今敬天鉴》)。尽管多数是在19 世纪。例如,英国驻香港外交官德庇时(John F. Davis,1795—1890)编译了许多谚语;④Hien Wun Shoo. Chinese Moral Maxims, With a Free and Verbal Translation (1823)。法国传教士童文献(Paul H. Perny,1818—1907)翻译了《增广贤文》中的许多谚语。⑤Proverbes Chinois, recueillis et mis en ordre (1869)。

在诸多类似的谚语翻译和评论出版物中,⑥Justus Doolittle(1824-1880), 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Romanized in the Mandarin Dialect (1872, 2 vols.),包含了大约700条谚语。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美国长老会传教士),A Course of Mandarin lessons based on Idiom (1892),约含200条谚语。另见,E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en figures gravées par P. Giffart sur les dessins apportés au roi par le P. J. Bouvet( Paris, 1697)。较突出的是英国传教士沙修道(William Scarborough,1841—1894)的《中国谚语集》,包括2720 条谚语,并首次进行了分类、索引,也写了很深刻的分析前言。⑦William Scarborough.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5. [Reprint by HardPress Publishing, 2013]. (1875, 1926 rev.),再就是明恩溥的翻译和评论⑧崔若男:《明恩溥与中国谚语俗语研究》, 载于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26 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9 年,第291—304 页。,包括对近2000 条谚语的研究。⑨Arthur H. Smith (1845-1932), Proverbs and Common Sayings from the Chinese: together with much related and unrelated matter, Interspersed with Observations on Chinese Things-in-general (1888-1902)。这两位对中国谚语的分析阐释对反思中国文化有一定帮助。

20 世纪初,还有一些谚语出版物。⑩Albert J. Brace. Five Hundred Proverbs Commonly Used in West China (1916); Joseph Van Oost. Dictons et Proverbes des Chinois Habitant la Mongolie Sud-Ouest (1918); Edwards, Evangeline D.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in Mandarin). London. 1926. 法国学者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 在其《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 Fê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1919)中研究《诗经》,也涉及谚语。另外还有,Dawson-Grne, H. Ming Hsien Chi: Being a Collection of Proverbs and Maxim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1911.其中包括170 条谚语。其中,罗金声(Clifford H. Plopper,1885—1965)的Chinese Religion seen through the Proverb(1926)收录2448 条谚语,并有较详细的分类分析。⑪该书于1935 年再版。此外他还有一本Chinese proverbs(1932)。此外,亨利·哈特(Henry H. Hart,1886—1968)的700 Chinese Proverbs(1937)也有比较好的分类和翻译,但没有提供语境信息。无疑,其中的西方一神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无形中也造成了许多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但这些译本对谚语研究和文化交流的确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沙修道的译文就集中列出了“老年人”这个分类,收录了18 条谚语,其中就有本文将要探讨的“薑桂之性,愈老愈辣”。①William Scarborough. 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1875,p. 210.

二、有关老年与老龄化的观念及其谚语表达

从语义上看,“老”在甲骨文中是拄着拐杖的老人,是个象形字。《尔雅·释言》中“老”被用来解释“耋”,而《易经》和《左传》认为 70 岁为耋,《诗经》和《说文》则将80 岁释为耋。此外,还有专门指不同年龄的老人的词语:黄发、齯齿、鲐背、耇、寿等。

《说文》很清楚地把“老”解释为70 岁以上。这与《礼记·曲礼上》是一样的。而《管子·海王》认为“ 老男”是60 岁以上,“老女”是50 岁以上。

将年龄与个人寿命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儒家伦理盛行的两千多年里,孔子的话可能是流传最广的说法之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相关的立志谚语也由此流行起来:

人老则守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因为流传孔子73 岁去世,孟子84 岁去世,所以,“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或,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死)得到流传。

《增广贤文》中的一些有关“老人”和“老年”的谚语包括: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读经。/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防年老不多时。/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

天晴打过落雨铺,少时享过老来福。/修起庙来鬼都老,拾得秤来姜卖完。

当然,民间的“寿星”,作为“三星”之一,也是对“老”和“寿”的信仰与价值观的体现。此外,“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也是长寿或老的正面象征。在面临今天的 “老龄化”等问题时,这些传统概念必然受到冲击。例如,过去的“ 半百”在今天不再被视为“老”了。

将50 岁视为“ 老”,这个观念体现在古典谚语“ 五十不为夭”。比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用此谚语表达自己已过60、死而无憾的态度。王维(701—761)在写“ 老年惟好静”时还不到60 岁。白居易(772—846)也在《咏怀》等诗中写道:“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年。”当然,孔子的“ 五十知天命”对文人有着很深的影响。

将60 岁视为“老”,这主要是受“甲子”之说的影响,60 为一轮。民间仍然以60 为重要的转折点,有“花甲”和“还历”之说。而孔子的“耳顺”则主要是对文人的影响。总之,60 岁生日的庆祝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有很深的影响。相关的谚语有:

五十岁不交钱,六十岁不交言。/六十不赴宴,七十不留宿。/六十岁学吹打, 心有余力不足。

以70 岁视为“老”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上所示。民间常用的谚语包括:

人过七十古来稀。

人生稀有七十余,多少风光不同局。/七十不留步,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与这些“老”概念相关的就是“风烛残年”等描述(见后文)。因此,死亡也是不可回避的,如对应婚礼的“红喜”就是丧葬的“百喜”。

现在,受到联合国或国际上的概念和法律影响,中国将“老龄化”的年龄也从几十年前的60 岁改为65 岁。①参见联合国文件:“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19: Highlights”:在世界,65 岁和65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1990 的百分之六增长到2019 年的百分之九。预计到2050 年达到16%,即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位是65岁或以上的,https://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pdf/ageing/WorldPopulationAgeing2019-Highlights.pdf,第1 页。之前,60 岁被定义为老年。对此,中国预测到2040 年65 岁以上的人口可达总数的30%。而“退休”等概念就是现代对“老年”的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界定。因此,“告老还乡”“落叶归根”等观念也在不断修正。近年来流行的歌曲“常回家看看”②戚建波作曲,车行填词,歌曲发行于1999年2月15日,收录于专辑《好好工作》。1999年“春晚”演唱。以及类似主题的音乐影视作品充分反映了当代民众与社会对“老年”的伦理反思。

1.“姜还是老的辣”:文本与语境

基于上面概括的大背景,在此就“姜还是老的辣”从起源与变异,从文本到语境做些追究,也作为对谚语研究方法的一种探讨。

(1)起源

根据现有的一些谚语词典③朱祖延:《汉语成语大词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560 页;宋永培、端木黎明: 《汉语成语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 年,第365 页。,“姜还是老的辣”的最早书面记录是《宋史·晏敦复传》。其中记载是,绍兴八年(1138 年),宰相秦桧为了达到私利,欲与金媾和,派部下去说服大臣晏敦复。晏敦复断然拒绝道,“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从此,“姜桂之性,到老愈辣”成了代表刚正不阿、忠诚报国的象征。但是,“姜桂之性”在此前就已成为一种说法,如汉代刘向的《新序·杂事五》记载,“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刘勰的《文心雕龙·事类》有“夫薑桂同地,辛在本性”,只是没有与人品连在一起,而“到老愈辣”则是一个谚语的发展,隐喻的运用,也由此使这个表达成为标准的谚语。

(2)变异与异文

这条谚语的文本变异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将此谚语分为两部分,只用其中一个部分,或合并为一个简单句,符合歇后语的用法,同时也有谚语隐喻,还符合四字“成语”的句式,如“姜桂之性”①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528 页。。宋代的李昂英在一首献寿诗中(《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写道:“松柏苍然长健,姜桂老来愈辣,劲气九秋天。”第二个阶段是直接以比喻手法使用,并具有口语性,如,“姜是老的辣”②董小玉: 《俗语小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 年,第156 页。。第三个发展是加上副词“还”,“姜还是老的辣”③胡家喜、傅玉芳: 《谚语小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83 页。,这也突出了使用语境,突出使用者与使用对象的关系等问题。此外,也发展出多个异文:

姜桂之性,到老愈辛。(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 花木》)

姜桂之性,老而愈辣。(清·沈复《浮生六记》卷四)

堇荼易地味不甘, 姜桂到老性愈辣。(《谢惠椒酱等物》)

薑桂之性,至老不移。(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这句谚语的流行,不仅是其隐喻本身,可能与当时使用者和使用对象有很大关系。毕竟,秦桧被视为民族败类,而晏敦复及其上下几代都以忠孝扬名,载入史册。

(3) 当代应用:传承与革新

然而,谚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刀”,其具体意义必须根据使用语境来确定。下面这些在传承中的革新便说明了这条谚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姜桂之性,愈老愈辣。/姜桂之性,愈老愈辛。

姜还是老的辣。/姜老姜辣,蔗老蔗甜。

姜老辣味大,人老经验多。/姜老味辣,人老胆豪。

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生姜老的辣,勾葱白儿长。

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辣椒还是老的红。/姜是老的辣,梅子嫩的酸,夕阳也晒人。

姜是老来辣,茶是后来酽。/姜越老越辣,藕越老越粉。/姜在地里长,土里要干爽 。

其中,可能现在最常用的是:

姜是老的辣/姜还是老的辣/姜是越老越辣

之所以说“可能”,也是想借此说明一个谚语研究方法问题,即谚语的生命力在于其当下的流行性,而流行性是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来印证。在这方面,谚语学家们曾借助统计学方法,利用民俗资料室、参访、问卷等结果,由此来看一条谚语在什么年龄群体、性别群体、社会阶层、语言或方言中达到什么百分比的流行度。这里所说的“最常用”就没有经过任何统计调查。④在这方面,米德的一些研究文章是很好的样板,参见Mieder, Wolfgang.“No Tickee, No washee: Subtleties of a Proverbial Slur”. Western Folklore, 55 (1): 1-40.1996.

在近年对广州民众的一次调查中,有这条谚语,“蔗要老来甜,姜要老来辣”,明显体现了一种结合当地生活方式的革新⑤华夏:《广州话谚语与歇后语使用状况调查:兼论詈语》,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2010 年,第43 页。,尽管该调查没有提供更多的语境信息。而上面的有关“醋”“茶”“酒”“葱”等革新应用就反映了不同地域和行业的情况。

自然,反用谚语和戏用谚语也会得到发展。例如,

姜是老的辣; 葱是嫩的香。/姜是老的辣; 辣椒可是小的辣。

姜是老的辣; 腕是老的大。 /姜是老的辣; 情是旧的好。 (老婆还是原装的好)

有些没有用“姜桂”,但也表现了类似的隐喻意义: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初生牛犊不怕虎。/老汉不提当年勇。

人老不值钱,拖累讨人嫌。/门神老了不捉鬼。/老牛吃嫩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把后浪推到沙滩上。

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后浪拍死沙滩上。/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死在沙滩上。

可见,“姜还是老的辣”逐渐包容了多层意义,也发展出多个异文甚至独立谚语。至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有关“老年人”的谚语所反映的人生观问题了。

2. 谚语反映的四种人生观

谚语的谚语性除了其语音韵律、句式结构等语言学层面的特征外,从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角度来看,就是它的两面性或模糊性以及灵活性,可以表达两个对立的意义或态度。所以,“姜还是老的辣”既可以是赞美老年人的睿智,也可以是 “老滑头”等贬义意思。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明确,有关老年的谚语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四种人生观,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①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民俗研究》,2018 年第1 期;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 年第4 期。。以下是简略的概括:

(1)入世观

这个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灵魂不灭”“和而不同”以及“入乡随俗”等核心信仰与价值观。这些也是儒家伦理观的核心,反映在日常对孩子的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态度上,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例如:

活到老, 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蚂蚁爬树不怕高,有心学习不怕老。/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不怕人的年龄大,就怕人的心态老。

树老果不多,人老心不老。

人怕老心,树怕老根。/人老志不衰。/人穷莫泄气,人老莫丧志。

年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世无老而不学之理。/年龄长一岁,责任重一分。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明珠尽出老蚌。/人老智多,树老根多。

姜老辣味大,人老经验多。/酒陈味香,人老识深。

当然,作为谚语,其两面性也反映在其“反用谚语”和“戏用谚语”中:

松树越老越青,人越老越精明。(其中,“精明”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贬义的)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后生可畏。/小人手多,老人口多。

狗老咬人痛,人老还击狠。/人老无能,神老无灵。/冷铁难打,老竹难弯。

树老生虫,人老无用。/人老珠黄不值钱。

(2)出世观

这种人生观体现了道家的“无为”“隐逸”和佛家的“超脱”思想,与“入世观”形成互补关系。这不同于一神崇拜中的“异教”观,而是人生过渡中的阶段性选择。儒家的《论语·公冶长》所载,“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泰伯》中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便是明确的表述。而《周易·系辞》中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也是这种思想的较早的表述,其核心信仰与价值观是“天人合一”。历史人物如唐代的王维,便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几次改变,遵行的就是这种人生观。现代的人物如邓小平,“几上几下”,也是最终以“出世”达到“入世”,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表达这些人生观在老年的体现的谚语或俗语常有:

少而寡欲颜常好,老不求官梦亦闲。/告老还乡/人生苦短

返老还童/百年随时过,万事转头空。

老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劳其身者长寿,安其乐者短命。

人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人生知足何时足,到老偷闲且是闲。

(3)来世观

这种人生观将希望更多地放在未来——自己的“来世”或后代的“福分”上,以此来帮助渡过(或“忍”过)眼前的困难。当然,这种人生观主要体现在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与行为上,也融合了儒家对“家”的兴旺的期待。因此,当代的“小皇帝”“小太阳”现象也就自然成为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再表达。某种程度也是“出世观”的表现。在有关老年的谚语中,既可以从积极也可以从消极角度来理解,取决于使用语境:

今天脱下衣和袜, 不知明天穿不穿。/人老猫腰把头低,树老焦梢叶儿稀。

人老无用,物老出古,禽兽老了成精。/长江一去无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

相应地,这些表达死亡的俗语更多地体现了儒家珍惜“现世”的态度:

老了 去世/去了 故世/走了 谢世

作古了 百年(之后)/入土了 落叶归根

而这些体现了道家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升天 仙去/登仙 仙逝

佛家的思想则体现在这样一些俗语中:

西去了 驾鹤西归 (去)/上西天了 见阎王了

当代有政治意义的是:

去见马克思/见马克思去了

(4)渡世观

这种人生观主要表现在“趋吉避凶”这个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上。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人生观也体现在“入乡随俗”“和而不同”的行为中。从古代占卜到当代算命,人们希望“求好运”“求福命”“求吉祥”,在日常生活中“积善积德”,由此达到渡过此生、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意义。的确,以“天人合一”或中国文化之根本的“久”思想来看,人生就是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的过渡。这个任务在不同信仰与价值观体系中有不同阐释,但多是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传宗接代,而不是做对家庭、社会和自然有破坏性的事。《论语·述而》中记载的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庄子·至乐》中记载的庄子为自己的妻子去世而“方箕踞鼓盆而歌”,佛家的“普度众生”,这些都是以不同方式“度世观”的表达。范热内普所归纳出的“过渡礼仪”模式也表明,人类生活都有共同的“分隔”“边缘”“聚合”阶段,而整个人生就是一种“边缘过渡”①[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著:《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年。。

当然,渡世观也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理解或阐释。民间的“混世”观便是一种,可能最有代表性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但积极的谚语表达有:

雁过留声,鸟过留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先天不足后天补。/积善积德,必有余庆。

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老人”的态度有:

家有一老,黄金活宝。/牛老角硬,人老艺精。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树老半心空,人老事事通。/老马识途。

吃过的盐比吃过的饭都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以“养生”来“度世”的价值观融合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由此,也出现了“中医”和各种健身术,如太极、五禽戏等。而有关“武术”的谚语表达就有几千条①彭卫国: 《中华武术谚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 年。,如:

能动能静,所以长命。/动则体壮,练则寿长。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

拳后百步,到老不进药铺 。/拳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高兴一回,年轻一岁。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青春常在。/老来忙,寿命长。

今年笋子来年竹,少壮体强老来福。

千斤难买老来瘦。/有钱难买老来瘦。

山中易找千年树,人中难找百年翁。/蚂蚁爬树不怕高,有心锻炼不怕老。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筋长一寸,寿长十年。/生命在于运动。

此外,对老年人的“描述”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调节。这些谚语人帮助进入“老年”的人调整自己所处的新身份认同,毕竟,人是万物之一,有生有灭。正确调理好心态是“度世”的关键。常见的谚语有:

人老猫腰,树老焦梢。/人老病多,树老根多。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马老腿慢,人老嘴慢。

人老先从腿上老。/树怕空,人怕松/黄土埋到脖子了。

同时,人生的“福”和“幸福”之感也常常表现在“天伦之乐”中:

老婆孩子热炕头。/患病需要好医生,年迈需要好老伴。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好人老睡成病人,病人老睡成死人。

树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人老疼孩儿,猫老嚼孩儿。

买尽天下物,难得子孙贤。/要求子孝,先敬爹娘。

敬老得富,敬田有谷。/夕阳红;黄昏恋;二度青春。

最后,有关“姜还是老的辣”,一个戏用谚语表达谚语形成与变异的特征。1961 年上演的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②谢添等导演,112 分钟。同名的歌剧首排于1958 年,2012 年再排演出。中,有一句地下党接头的“暗号”:“人老了弦也调不准了。”对于那个时代的观众来说,这句话很快就流传开来,包括在儿童群体中。直到今天,本人作为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也仍然常用,并常听到同辈人使用。无疑,它体现了一条谚语诞生和发展的特征。同理,作为谚语,它也产生了反用谚语和戏用谚语,可以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谚语意义,如,

人老了,弦也(都)调不准了 。(肯定或陈述句式,表达的是老人在行动上的迟缓,是对现实的肯定。)

人老了,弦都调不准了(吗)?(以疑问句式,表达的是“不服老”或再肯定的意思。)

人老了,弦真的调不准了吗?(以强调的疑问或反问句式,表达的是要“老骥伏枥”的意思。)

结 语

以上,通过概述谚语在中国历史上的搜集与研究及其教化等作用,特别是以“姜还是老的辣”为代表的有关老年的谚语,进一步说明这些谚语与中国文化中几种人生观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一些有关谚语研究的概念和方法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在谚语研究方法上的探讨,但显然也是对建设中国的“谚语学”的呼吁。毕竟,中国谚语之丰富与普及,中国文化之深厚,不仅是跨文化交流中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之根本,也是交流活动中的“调料”。正如一百多年前的传教士所注意到的,“中国谚语是无人不用的,从龙椅上的皇帝到磨坊中的农妇。”①Smith, Arthur H. Chinese Proverbs.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02.p.7.总之,研究和阐释有关老年人的谚语,这有助于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调节,有助于社会态度的修正。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将或快或慢地步入“老年”。

猜你喜欢
俗语谚语研究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客家俗语巧诵读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俗语图文对对碰
数字俗语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