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介入日间照料中心半失能老人服务研究

2020-03-09 03:29蒋姗
人物画报 2020年31期

摘 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为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始兴起,本文聚焦半失能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所遇到的问题,如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服务单一等,以专业社工角度为享受日间照料中心的半失能老人提供个案介入,让老人们能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

关键词:日间照料中心;半失能老人;个案工作

一、服务背景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人口众多、结构老化”是谋划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始终把握的新的基本国情。因此面对这一现实状况,如何处理好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增长使得我们必须在养老方式上面做出改革,由传统的国家养老更多的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转变。这其中就出现了一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养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城市居民的养老问题。半失能老年人的状态是处于健康老年人和完全失能老年人之间的,他们的需求有着其他的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在分析社区日間照料中心的半失能老年人的状况时,要对这个群体的基本状况了解详细,更好的提升日间照料中心半失能老年人的照顾质量。

二、日间照料中心服务问题分析

(一)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

首先当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来担任,他们更多只能进行基本的生活照料,如:提供餐食、组织开展社区活动以及其他娱乐活动。对于半失能老人可能在医疗方面的服务需求,显然由普通的社区社会工作者们是无法完成的。其次,有些来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会存在心理问题或其他社会融入问题,而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人员是有限的,他们可能无法关注到照料中心的每一个老年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来到日间照料中心可能会对他的心理造成更多的伤害。另一个方面,在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者提供的就是最基础的活动,而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社会心理需求。

(二)日间照料中心宣传力度不够,享受人员较少

一间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总的辐射范围应该在周围的3-4个社区中的有需要的老年人群体。但是有很多独居老年人是不知道这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存在,因为老年人作为退出来工作生活之后的人群,他们很难再次融入社会生活中,对于社区中发生的事情,他们很难通过自己的途径去对其进行具体了解,他们中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日间照料中心的存在。加之中国传统社会中居家养老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老年人群体无法接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照顾模式,担心受到其他人的误解。他们更希望在晚年在家里含饴弄孙,而不愿意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陌生人进行人际交往。

(三)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服务单一化,未形成规模核算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服务单一化,更多是对于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社会活动以及人群来说的。在我们国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是最基础的生活照料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存在于特定的人群之中,易形成小群体,更加不利于社区的融合。我们国家当前的社会老龄化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需要解决老龄人基本的生活问题,更多还有他们心理和社会需求以及对于家庭和家人对老年人关爱的需求。

三、个案介入日间照料中心半失能老人服务

个案社会工作是专业的社工运用社会工作个案的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社会工作者通过收集材料,以多种专业理论为基础,发现案主优势,不断鼓励案主,增加案主的自信心,帮助案主突破心理障碍,同时协调案主与周围老年人的关系,改变案主所处的小环境,使案主的心理和小环境同时发生改变,从而使两者的互动朝着良性发展。

(一)问题和需求分析

1.处于疾病高发阶段,案主可能会患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专业人员帮助缓解康复;

2.老人们自退休后生活圈子缩小,接触的人少,很少与外人沟通交流,容易造成性格内向,生活枯燥。

(二)介入策略

1.案主自身

(1)身体状况:根据案主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不同的服务,协同医务人员,帮助案主解决或缓解生理上的病痛;

(2)精神状态:帮助案主白天在日间照料中心交到更多的朋友,能够在空闲时间与朋友活动,可以融入社区,调整案主的精神状态。

2.社会环境

(1)扩大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加案主与朋辈群体之间交流,减轻案主自身的孤独与寂寞;

(2)让案主对居住的社区产生归属感,不再感觉自己是外人。

3.自我认知

(1)帮助案主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2)让案主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对生活充满希望。

(三)个案总结

1.在与案主沟通的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交流,不断重塑案主的自信心,从案主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出发,帮助案主解决心理问题;

2.在个案介入过程中,要重视对活动的评估。在整个介入过程开始前,要对案主的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制定目标与计划,结束后对此次活动的不足加以改正,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完善;

3.根据优势视角理论,肯定半失能老年人的优势,而非存在的问题,增强其自我认同与肯定,让案主从自己内心对自己重新评价,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总报告起草组,李志宏.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J].老龄科学研究,2015,3(03):4-38.

[2]李斌,王依明,李雪,李华.基于多主体需求评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类型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5(05):111-118.

[3]石英,李志民.中、美、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对比分析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02):249-253.

作者简介:

蒋姗(1998-),女,汉,籍贯:山东省聊城市,研究生在读,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