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辉
摘 要:随着创客运动发展的蒸蒸日上,创客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开展也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的一线教师应根据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围绕应用、实践、创新、团队协作等方面重新设定教学改革目标。如何通过创客教育同“高等数学”课程相结合来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从应用型民办高校“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创客教育的国内外现状分析、创客教育与“高等数学”课程融合的意义、应用型民办高校“高等数学”课程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深化教学改革目标等核心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用型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
引言:《国家中帐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高校转型发展,必然带来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以及相应的各学科的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基础学科,拥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覆盖面和影响面,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应于高校的转型发展,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高校数学教学现状
通过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在以下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组织保障不到位
从组织保障方面而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基本上是学校教务处作为管理协调机构,各二级学院作为具体执行机构,即便有专门机构,一般也是采取半独立或者挂靠其他部门的方式,真正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独立设置的组织机构很少,甚至没有。在此状况下,当然也就难得有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一般都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兼任。至于相关管理制度或规定一般散见于一些教学文件之中,很少有专门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专业相对老化、教学内容陈旧
长期以来,专业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不够紧密、缺少生产生活应用背景的教学案例等是困扰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在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过程中又总是要面临教学内容多、要求高而教学学时少之间的矛盾。为此,进行专业改造及课程整合是势在必行的。
二、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围绕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所培养的数学师范生,必须适应国家和数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热爱教育亊业,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与数学教肓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播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够在基础教育岗位从事数学教学、科研、数学应用及管理等相关工作。金融数学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数学和金融、经济管理类的基础理论,并善于将数学作为有力的工具分析金融现象,揭示其本质规律,从而为预测和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作为数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需达到的目标有以下四点:第_,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也就是以德立身,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师范生要以德施教,履行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坚持立德树人,树立爱与责任意识,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第二,学识扎实,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也就是掌握足够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良好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师范生要能多角度、多观点地理解中学数学知识,熟悉国内外教育教学新理论、新方法,掌握数学教育的规律,独立掌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且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上好示范性公开课。第三,勤学善思,持续发展。也就是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具有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师范类学生应始终坚持教育教学反思,汲取国内外基础教育的新理念,持续探索数学教学的规律与方法,实现专业持续发展,在教学比赛、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崭露头角,成为成熟的教师。第四,教师职业必须以生为本,教书育人。也就是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管理和合作能力,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与决策方法,能够胜任中学班主任以及中学相关管理岗位的工作熟悉并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结合数学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整理和优化教学内容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总课时是一定的。高等数学是一门有着完整知识体系的课程,在课时一定、内容太多的情况下,要学深学透学全是不可能的。内容多了学不了,内容深了学不会,内容与专业没联系,学深不想学。教师受课时的影响,对高等数学教学只求记忆其中的一些知识与方法,能够套用定理公式就可以。这种情况仅仅体现出数学的教育工具的作用,并且狭隘地体现几门专业的“工具性”。所以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需要更新优化。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现实性、先进性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再进行章节的结合,以够用、实用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教师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体作为教学的思考对象。
(二)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
根据研究“重基础+强应用+抓专题”立体化教學体系要求,广泛挖掘、有效整合符合本课程目标的教学资源,建立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资源库.具体包括:
1.基础资源库
基础试题库:训练学生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路的基础性试题,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计算、证明.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数学修养.
应用案例库:选择训练数学思维和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实用性案例,包括行列式应用、矩阵应用、线性空间应用、多项式应用、特征值应用、相似标准型应用、二次型应用、内积空间应用.锻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专题资源库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学生兴趣或者职业规划方向,构建了考研案例库、教师资格证专题案例库和竞赛专题案例库
3.教学论坛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任课教师教研效果,创建教学论坛.包括高等代数历史与概要科学家简介、前沿动态、MATLAB简介及实验、教学研讨5个论坛模块.
(三)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高校担负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理应按企(行)业组织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动态地改造专业和整合课程。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学科应该与企(行)业发展相适应,可以结合经济社会的实际特点在这些专业下专门设置若干有针对性的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更要灵活地结合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增加一些实践性突出的特色课程及产业应用背景的教学案例。课程讲授可淡化理论的系统性,加强与后续专业课程及生产生活应用相关的内容铺垫,有选择性地压缩经典内容,简化论证推导,加强例题的基础性、典型性和应用性。
(四)实行差异化、个体化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高等数学学科成绩考核或者是考试课采取统一闭卷考试,或者是考查课采取统一开卷考试。虽然有一定的平时成绩,但一般都是靠一张试卷来评定。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一定存在着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对学习的需求和目标的差异。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同,所以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毕业后要进一步深造考研的同学,他们后续发展目标需要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专业课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严格采取闭卷考试,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毕业后就业或者自己创业的同学,应结合平时作业、期中测评、课堂出勤、课后研讨,这些灵活的测试方式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客观全方位地检测,增强师生间的了解和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认识,真正做到即使学生职业目标不一样,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获取最大进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学生,我们必须既注重数学逻辑推理课程的设置,又重视数学应用课程的设置,這样才能达到既训练师范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又训练师范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从而为其将来走上中小学教育岗位更好地教学并指导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徐利治.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数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J].数学教育学报,2000,(9).
[2]王爱民.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2,(2).
[3]王志华.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