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
教学对象
活动对象为7—9 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对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已掌握了观察、记录等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积累,对于宇宙、太空的初步认识停留在间接经验和表象认识上。优先采用小组体验的形式开展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太阳系的真实结构;理解星体间相互运动的动力来源;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和作用;初步掌握观察、思考、处理问题的技能。
科学探究:能描述观察的现象,会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会记录实验数据;能在预测、对比分析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对宇宙科学探索的欲望,并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态度: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得知识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认识到受多种因素影响,同一个实验的实验过程可能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验太空中眩晕的感觉;体会合作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体验宇航员的感觉(30 分钟)
阶段目标:通过参观体验宇宙展区展品展项,对宇航员在太空的肢体感受及生活起居有初步了解。
教育活动脚本: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学生在辅导员引导下,回忆《流浪地球》中的情景片段;进入按真实比例还原的太空实验舱,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起居和观看到的地球景色;体验展品“三维滚环”,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①太空实验室地面的黑色環绳有何作用?②钢笔在太空舱里还能使用吗?③体验三维滚环有何感觉?
设计思路:通过多媒体播放《流浪地球》片段,激发学生对太空的探索欲望,将学生的间接认知转变为直接认知,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阶段:移动探索课堂——真实的太阳系(5分钟)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真实太阳系中各星体的大小体积比例,理解电影中的木星与地球的场景效果。
教育活动脚本:学生带着第一阶段产生的问题,通过观看展品寻找答案。①引导语“谁能告诉我如果地球和乒乓球一样大的话,那么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有多大呢?”带领学生观看展品“八大行星”,直观感受不同行星的比例。②引导语“电影中木星和地球的比例,其实是非常接近真实情况的,正因为有如此大的体积差异,所以木星对地球的吸引力非常大,才会有电影中那些故事情节。那么,木星对地球的吸引力来自哪里呢?”引出万有引力的概念。
第三阶段:移动探索课堂——寻找万有引力(40分钟)
阶段目标:明白万有引力的含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教育活动脚本:①体验展品“万有引力”。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个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学生我们都无时无刻不在受万有引力的影响。让学生观看并操作展品,记录万有引力如何影响硬币的运动。②探究小实验“情投意合的瓶盖”。将学生分组,分发实验包,引导学生在静止的水面上放上具有配重的瓶盖,保持安静状态,观察小瓶盖不断靠近并最终互相吸引的情况。③万有引力之超重失重。请学生按组进入直升电梯,一名学生站在体重秤上,将电梯从3 楼运行到1 楼,再从1 楼返回3 楼,记录实验者的最高体重、最低体重和日常体重,思考在怎样的过程中,体重会增加或者减少,理解并感受失重和超重的感觉。
设计思路:通过分组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真实观察到万有引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时需保证环境安静,引导学生按步骤操作,确保实验效果
第四阶段:拓展任务——思考“引力弹弓”是何物(15分钟)
阶段目标:基于对万有引力的理解,思考电影中为何要使地球接近木星并使用木星的“引力弹弓”。
教育活动脚本:参观并体验展品“日地月模型”,了解卫星绕行星运动为何不消耗自身能量。带着引力弹弓的问题,上网搜索相关知识,询问教师或家长,并将思考结果反馈给科技馆辅导员。
设计思路:采取正向激励方法,完成任务单的学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科技馆官方网站进行展示,并可以参与下一期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项目特色
教学方式生动多样
本项目把学校的理论教育与场馆的展厅体验相结合,通过把抽象的知识情景化,使学生在互动式体验中了解太阳系的真实结构,理解星体间相互运动的动力来源,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内容重点把握
本项目是在学生已掌握的学校教育的知识点上进行拓展延伸,重点针对太阳系中不同星体间的体积比例、万有引力的存在,以及对物体、星体运动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展开论述,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和提出质疑展开实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同时拓展学生对科学实验方法的掌握。
实施时间节点灵活
把活动时间控制在1.5 小时,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的同时也避免时长过久引起学生疲劳思考。活动既可以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开展,又能够在日常作为学生第二课堂展开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学生成果
通过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专栏反馈学生提交的拓展学习成果,并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