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
摘 要:陶瓷器极易破碎,破碎的陶瓷器通常需要经过修复师的妙手精心修复后才能够恢复原状。修复后的陶瓷器不再只是单纯的陶瓷器,不能只考虑陶瓷器的保管与养护措施,还要考虑新增修复材料的保管与养护措施,只有将本体和修复材料两方面的保管与养护措施都兼顾起来,才能最大程度上延缓修复后陶瓷器的老化,使修复后陶瓷器能更好地保存和展示。
关键词:陶瓷器;修复材料,保管,养护
0 前言
在各类材质的文物中,陶瓷器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一类,几乎不会受到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陶瓷器又非常脆弱,有着先天的缺陷,容易破碎。在流传使用的过程中,极易磕伤破损,各种原因导致的破损,使陶瓷器修补的需求大大增加,陶瓷修复、修补技法应运而生。
诸多类型的文物修复均采用原材料、使用原工艺进行修复,如青铜器使用与器物相同配比的合金进行焊接修复;书画古籍使用与原物一致的纸绢等材料进行补配、黏合;纺织品依据原有织物的材质、织造工艺进行缝缀补全。但由于陶瓷的特殊性,其原料和成品是完全不同的物质,陶瓷器的修复通常不采用原材料或者使用原工艺进行修复,只能够选取替代材料进行修补。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陶瓷修补技术与修补材料。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学会了修补陶器,江西仙人洞遗址、江苏三星村遗址、河南大河村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就带有修补的痕迹,北魏墓葬出土的陶罐、元代哈拉和林遗址出土的蓝釉陶盘等均有修补痕迹(图1)。
南宋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以好沥青末糁缝虞,另融液入缝内全满,更用火略烘涂开,永不慎漏,胜于油灰多以。”明《墨娥小录》中记载:“黏官窑器皿法:用鸡子清匀糁石灰,捉清另放,以青竹烧取竹沥,将鸡子清与竹沥对停,熬合成膏,黏官瓷破虞,用绳缚紧,放汤内煮一二沸,制阴虞,三五日,去绳索,其牢固异常,无损痕。”明宋祤《宋氏燕闲部》记载:“黏窑器璺虞,补石药黏之,又以白蜡溶化和定粉加减颜色饰之。清张习孔《云谷卧余》,定窑器皿有破损者,可用楮树汁浓涂破处,札缚十分紧,俟阴干,永不解。”《景德镇陶录》中则有记载:“粘碗盏法,用未蒸熟面筋入筛,净细石灰少许,杵数百下,忽化开入水,以之粘定縛牢,阴干。自不脱,胜于钉钳。但不可水内久浸。又凡瓷器破损,或用糯米粥和鸡子清,研极胶粘,入粉少许,再研,以粘瓷损处,亦固。”
由以上文献可知,自古以来,陶瓷器的修复几乎不采用原材料或使用原工艺进行修复,通常选取替代材料进行修补,材料多种多样且各不相同,故修复后陶瓷器寿命受本体与修复材料的差异性、环境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影响。要想使修复后的陶瓷器能够长久地保持良好的状态,必须了解修复后的陶瓷器本体与修复材料的差异性,为修复后的陶瓷器提供安全的保存环境,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对陶瓷器造成的损伤。
1 影响陶瓷器修复寿命的因素
1.1 陶瓷器本体与修复材料的差异性
陶瓷修复旨在完成陶瓷器器形复原、对缺失部分的配补、部分缺陷的掩盖和对整个器形牢固度的提升,使有缺陷的陶瓷器能够重新使用和满足审美水平。
陶瓷器的修复方法、修复材料与所使用的加工工艺密切相关,从古至今,出现过锔补、镶扣、胶粘、蜡补、金补等多种修复方式,日本还有共缮、金缮、呼继等修复方式,欧洲更有使用铜丝焊接的做法。锔瓷(图2)、金缮、金属镶饰早期用于恢复破损陶瓷器的使用功能,现在已成为独特的艺术装饰修补方法。
目前博物馆或民间通常可见的修补类型有功能性修复、考古修复、展览修复、商业修复等。功能性修复如采用锔瓷、金缮、镶扣和增加铜饰件等工艺进行修复,恢复其使用功能。考古修复多采用树脂胶黏结,用石膏补缺,醒目区分本体和修补区域,便于研究。展览、商业修复时,多采用树脂胶黏结,再以树脂胶拌粉补缺,油漆仿釉,恢复其最大可能性的外观。
在完整的修复程序中,并不是只用一种修复材料,可能会用到多种修复材料。包括清洗、拼对、黏结、补配、作色、仿釉和做旧处理。在粘接步骤中,若出现缺损就需要补配,补配使用的环氧树脂材料中还需加入一定量的填充材料,如石英粉、滑石粉、硫酸钡、高岭土、白炭黑或碳酸钙等。作色工艺就是将硝基清漆配以一定量的矿物颜料,利用毛笔或者喷枪均匀地施于已补配处,多次反复操作,直至与周围浑然一色。仿釉处理是瓷器修复的最后一步,利用毛笔或者喷枪将光油均匀地涂刷或喷涂于做旧处理后的地方,直至与原本釉面视觉效果上和谐一致。
综上所述,不论采用哪种修复方式,所使用的各类材料均不具备陶瓷本体的物理性能,再高级的材料也会老化。瓷器修复大多会用到有机材料,有机材料存在耐久性差、易于变色等缺点,耐老化性相对瓷器要低得多,长时间处于温湿度变化大、光线强烈的环境中,会导致修复部位老化出现变色或者脱落(图3、图4)。
1.2 环境及人为因素
1.2.1 温度
缓慢的温度波动不会对修补部位造成严重损害,但剧烈变化是危险的,因陶瓷本体与修复材料两类材料性质不同、膨胀系数不同,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与收缩,会出现修补材料错位、脱落等问题。其膨胀系数的差异,使其随着空气中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超过承受范围时,会直接导致器物碎裂。与此同时,温度升高还会使细菌繁殖的速度加快,容易引发有机质修补材料变质等现象。过大的温差还会破坏修复材料的分子结构,使其强度变得脆弱,使材料老化,导致石膏、仿釉材料等修补材料碎裂、起皮、脱落。
1.2.2 湿度
空气潮湿会使有机质被迫吸入水分,水分子进入纤维内易造成体积膨胀,重量增加,纤维强度降低,对有机质造成机械破坏、化学破坏,甚至微生物破坏。湿度过高,修复瓷器的石膏会吸潮变质,湿度过低会导致表面脆化,因此建议用石膏材料修复的陶瓷器湿度控制在45%~55%。湿度过高也会使修补的金属配件、锔钉锈蚀,进而膨胀脱落,撑破陶瓷上的孔洞,污染陶瓷表面,造成二次破坏;还会使动物胶和水溶性的黏结剂失效、大漆出现微生物病害等,从而污染陶瓷器本体;部分陶器表面修复使用的水性颜料还会溶解,影响陶瓷器的整体效果。
1.2.3 光照
光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在照明过程中会产生能量,对文物中的有机化合物有重要影响。因为光辐射会与文物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光化学反应,会加快文物的老化速度,产生变色等不良现象,也会造成文物存放环境温度的改变,加速各种化学腐蚀反应。
根据刘潮等人的研究可知,他们选取了AAA胶、509胶、Hxtal(NYL-1)、Araldite2020、Nexion五种常用的环氧胶黏剂,对其腻子样品进行热老化、紫外线老化、高温高湿老化、高低温交替四类老化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对各类材料老化降解及产生色变的影响最大。根据黄瑾的研究,选取古陶瓷修复中常见的三种仿釉材料进行老化实验,分别是长颈鹿牌清漆(硝基清漆)、sw星皇牌光油(羟基丙烯酸共聚物)、golden牌光油(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干燥高温热老化、潮湿环境热老化、氙灯老化等多种加速老化手段,验证瓷器传统修复材料中最容易变色的是作色处理步骤中所用的硝基清漆材料,其次是补缺和黏结用的AAA超能胶。
1.2.4 灰尘和有害气体
灰尘虽然很小,但在微观显示中也能清晰地观察到其有尖锐的棱角,所以日常周期性的擦拭容易对瓷器釉面产生累积磨伤。另外,一些特殊材料比如熟石膏表面有细微的孔洞,容易积尘,应注意防尘;有些修复材料耐腐蚀性差,应避免接触到强酸、强碱环境,同时应注意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比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不但对有机质文物,而且对金属等都会造成严重的腐蚀。
1.2.5 人为损害
在提拿、包装运输、摆放已修复陶瓷器等工作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对陶瓷器造成新的损伤,如提拉相对独立的修复部位,包装运输时没有固定保护好修复部位,这些不当操作均会对已修复的陶瓷器造成二次损伤。
2 保管与养护
修复后陶瓷器的保管与养护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考虑其保存的外部环境,比如温湿度、灰尘和光照因素等;也需要考虑其可能会受到的人为干预,比如在上展、摆放或者搬运过程中的提拿和包装运输方式等。
除此之外,陶瓷器修复后的保管与养护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应当从修复实施阶段就开始部署。其流程总结如下:①修复人员按规范标准做好修复档案,移交给保管人员;②保管人员根据修复档案的记载,针对陶瓷器修复材料的特性做好环境控制和预防性保护措施,如控制好温湿度、光照等,定期观察器物修复状况,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③库房内保存时,应时常巡查,发现修复材料脱落、黏结面再次断裂等现象应尽快联系修复人员处理;④陶瓷修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方可完成,修复后的瓷器在1~3年时间内均会出现修复部位不同程度的变色,保管人员应按修复档案为每件修复品配备“移动与展出放置提示卡片”,卡片内容包括该陶瓷器基本信息、修复前后对比照片、移动与展出放置规范操作流程、移动与展出放置具体方式等,如提拿时应避开修补部位,移动与展出放置时交接人员要在做好器物交接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卡片信息的交接提示,保证其脆弱部位不成为受力点,确定其转移环境中各项指数稳定等。以下将从外部和人为两个方面详述相关的注意事项。
2.1 修复后陶瓷器保存环境
2.1.1 温湿度控制
保存修复后的陶瓷器时,应该同时兼顾本体和修复材料两方面的温湿度范围,选择既不损伤本体又不损伤修复材料的温湿度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陶瓷器保存温度14~24摄氏度,相对湿度40%~55%;铜、铁保存温度14~24摄氏度,相对湿度30%~45%;有铜锔钉加固陶瓷器时,保存温度调整为14~24摄氏度,相对湿度可调整为40%~45%。
2.1.2 光照控制
采用传统修复材料修复好的瓷器应避光保存,在展览时建议避免灯光直射,选择辐射影响相对较低的光源,如光纤灯、冷光灯等,减少光辐射对文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兼顾本体和修复材料两方面的光照要求,如陶瓷器最大光照度为300勒克斯,铜、铁、金、银最大光照度为150勒克斯,用金属锔钉加固陶瓷器时,最大光照度应为150勒克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含有有机材料的补配黏结修复材料,最大光照度应为50勒克斯。
2.1.3 灰尘和有害气体控制
修复后陶瓷器保存展示環境应保持清洁卫生,经常用吸尘器进行吸尘,使用空气净化机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
2.1.4 配备囊匣
陶瓷器易碎,陶瓷器的修复部位更加脆弱,要按照实际形状尺寸为其配备囊匣。囊匣不仅可以有效防止修复后的陶瓷器破碎,还可以为修复后的陶瓷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做到隔绝一定的灰尘和有害气体(图5)。一个有效的囊匣要保证文物在囊匣中时即使在外力影响下也同样能够固定不动,并能承受适度的外撞击力等其他因素的破坏。要拥有承受力,就要使囊匣内有缓冲层,即有软囊与文物接触,而不仅仅是将文物放到盒子里。囊匣填充物要避免使用那些容易产生污染、腐蚀、霉变、虫蛀的材料,要优先选择能对文物起保护作用的各种缓冲原材料,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对冲击能量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有效地减小对文物冲击的力量。其次,缓冲材料要柔软耐磨。在囊匣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囊匣中的填充物,应选择经消毒处理的天然棉花,不要使用海绵,实践发现海绵与投放的化学防虫药物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黏(油)性豆渣状物质,既失去海绵原有的弹性,又会污染文物。
2.2 提拿修复后陶瓷器注意事项
在提拿时,应避免提拉相对独立的修复部位,一手托持文物重心稍靠下的部分,另一手放于文物底部,双手拿起文物;要格外注意脆弱的修复部件,避免持拿把手、提纽,使其刮擦脱落。观察文物时两肘放在桌子上,避免将文物举得过高,在擦去指纹或油脂时,要用干净细软的绸布或棉布轻轻擦拭,避免损伤修补釉层。石膏修复后的器物,要切忌用手来回抚摸修复部位,避免粘上汗渍。在处理灰尘时,不能用湿抹布擦,其不容易清理干净。
取动琢器(瓶、罐、尊、壶等)必须双手捧持,严禁拎把手、嘴、足或其他细部;取动圆器(碗、盘、碟、盅)时,须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进入内壁,再用大拇指从外壁扶持;取动大件时,必须双手捧持;提拿有盖器物时,应先将盖拿下,严禁佩戴手套。
2.3 包装运输注意事项
修复后的古陶瓷器需要运输时,要将文物在囊匣里支垫牢固,移动时连箱子一起移动,运输途中勿颠簸。器物中有伤的部位不能成为着力点或支撑点,以免在运输中加重伤情。瓷质文物中盘、碗类居多,但切忌不能因为形状相同、数量众多就同时拿多件,比如将几个盘、碗摞在一起取放是非常的危险。壶盖、盒盖等器物的附件最好在囊匣中分格放置,避免相互磕碰。
2.4 修复后陶瓷器陈列展示注意事项
展示已修复陶瓷器时要格外注意,如部分修复陶瓷器的圈足部分被修复过,这时要避免使用万能黏土作为固定材料,防止粘掉仿釉材料,用渔线捆扎时,要注意来回摩擦会引起修复层划伤。一些放置于展托、展架的瓷器文物在选择使用时也要谨慎,要注意避开爪件,固定于修复部位,避免造成文物修复部分断裂。另外,展览时要注意展览光源的选择。
2.5 其他注意事项
修复后的陶瓷器要避免接触有机溶剂和黏性物质,日常清洁不宜使用清洁剂进行清洗。部分陶瓷器的作色采用了水性颜料,要避免与水接触或者处在高湿度的环境中。
修复后的陶瓷器要防碰撞,防利器剐蹭。例如,石膏的密度为2.60~2.75克每立方米,耐受力差,要避免叠放、受力或者磕碰硬物。另外石膏多孔,容易受到各种污垢、汗渍、昆虫污痕的影响,会在石膏表面形成许多灰色污点,渐渐的突出的部分会逐渐变黑发亮,十分影响美观。为避免沾上汗渍,在处理灰尘时,要使用干净的鸡毛掸子、毛笔拂掸,或用干净的棉布擦,不要使用湿抹布。石膏的比重较轻,密度不高,与瓷器的胎质不易结合,所以黏结部分不牢固,容易脱落、易碎。
修复釉色时使用仿釉材料,硬度和稳定性都比正常瓷器釉面差,避免使用利器剐蹭修复面,这样容易使修复材料脱落或者修复面破损。
3 小结
相比陶瓷器本体,修复后的陶瓷器保管和养护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因为陶瓷器的修复极少采用原材料和使用原工艺进行修复,用替代材料进行修补是主流选择,所以在保管和养护修复后的陶瓷器时,应考虑本体和修复材料两方面的保管与养护措施。虽然本体和修复材料都要控制温湿度、光照、防尘、防有害气体、防人为损害等,但是两者结合在一起防控时,防控细节却千差万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两者都能接受的保管和养护措施。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迅猛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新型材料被研发出来,也会有更好的保管和养护措施被应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藏品操作手册[M].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24—36.
[2]纪东歌.乾隆时期宫廷瓷器修补[J].南方文物,2014(4):139-147.
[3]李奇.古陶瓷修复技艺实录[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4]俞蕙,杨植震.古陶瓷修复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27-133.
[5]张慧,张金鼎.瓷器传统修复材料变色成因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6):111-115.
[6]刘潮,李其江,吴隽,等.古陶瓷保护修复常用材料抗色变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19(3):7-13.
[7]黄瑾.古陶瓷修复中仿釉材料的筛选[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
[8]胡洁.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预防性保护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232-233.
[9]魏世斌,王敏英.囊匣在文物预防性保存中的作用[J].文物修復与研究,2016(00):720-725.
[10]王磊.浅谈石膏类文物的保护“RP材料”在石膏类文物保护中的运用[C]//北京博物馆学会.继承发展保护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36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