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茁洋 赵江波 张洋 王一斐
党旗引领创新路。近年来,三门峡市科技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找准党建工作与科技业务工作的融合点,将党旗插在科技工作一线,促进业务提升,推动机关党建与科技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助推器”作用,树立“红色旗帜”,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目标,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好“三会课”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召开党总支换届选举党员大会,创建了五星级党支部、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使党建工作成为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引领全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2019年,三门峡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5家,是2016年的2.5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4%,是2016年的2倍。
建设平台载体,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
着力培育创新引领型平台。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推动三门峡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2019年底,三门峡市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386个,较2016年的127个净增259个,翻了3倍。加强双创孵化载体建设。目前,三门峡市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三门峡先后举办两届市级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7家推荐企业在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2家企业进入全国总决赛;2020年,三门峡市19家企业进入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奖,6家企业进入全国总决赛。三门峡国家级高新区已通过科技部现场验收,进入国家部委联合审查阶段。三门峡市积极推进中关村三门峡科技城、创新科技大厦、中乌国际合作创新园区等重点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增强。同时,三门峡市加快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聚焦全市主导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整合域内科研机构创新资源,加快组建三门峡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各县市区产业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积极推动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在三门峡市建设技术转移转化平台。
加大科技合作,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广泛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河南省智能制造院士工作站、中乌(三门峡)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相继落户三门峡,创新资源加速向三门峡汇聚。二是突出区域协同创新。落实三门峡·西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西安优势科教资源辐射带动三门峽,先后举行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三门峡·西安招才引智暨项目合作推介会等活动,全市100余家企业与西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入落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合作规划》,探索区域协同创新工作机制,设立黄河金三角科技创新奖。积极对接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利用郑州、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及洛阳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三门峡。
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活力不断得到激发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三门峡市先后出台了《三门峡市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三发〔2018〕31号)、《三门峡市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三政〔2019〕18号)等政策文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夯实了创新发展的基础。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三门峡市研发经费支出为19.75亿元,是2016年7.55亿元的2.62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3%,是2016年0.6%的2.2倍。三是强化科技金融结合。制定《三门峡市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办法》,建立了初期规模为2 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动破解科技企业融资发展难题。目前已发放“科技贷”900万元,实现三门峡市“科技贷”业务零的突破。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针对科技创新机制不活、环境不优的问题,制定出台了《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在今年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科技部门牵头承担的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名列全省第4位,仅次于郑州、洛阳、新乡。
助力脱贫攻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三门峡市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的实施意见》,争取省科技特派员项目6项,选派省、市级科技特派员60名,组建特派员产业服务团7个,全市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25名,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门峡市积极培育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示范园区、星创天地等平台载体,全市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达到4个,省级有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有1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35个。
“十四五”期间,三门峡科技创新工作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科学家座谈会上关于坚持“四个面向”的新要求,积极践行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聚焦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集中力量做好“五抓五建”:抓企业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抓平台载体提升创新能力,抓人才合作激活创新动力,抓科技投入汇聚创新资源,抓政策服务优化创新环境。围绕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创新中心;围绕郑洛西创新走廊重大谋划,建设郑州西安科技轴带辐射交汇中心;围绕国家高新区创建要求,建设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示范区;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围绕科技强市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河南省平均增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三门峡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达到500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50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平台体系持续完善,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动力充分激活,创新资源有效汇聚,创新环境显著优化,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