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本不应无聊

2020-03-08 18:44叶松英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9期

叶松英

【摘  要】大众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挖掘和培养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方法尤为重要,通过根据年龄特点开发的系列闲暇生活方式的课程实践,使学生从小获得多种情趣生活体验,从小养成良好休闲的正确价值取向,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休闲方式,从而提升生活休闲方式,提升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质。

【关键词】闲暇时间;休闲方式;慢写作;散写作

《闲暇习作》课程着力于闲暇生活形式的挖掘与开发,以养成学生良好的休闲娱乐正确价值取向,并以此介质达成休闲写作的目标,探究一条既科学、健康、积极的闲暇生活,又解决当前学生闲暇生活单调枯燥带来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习作现状,两者螺旋上升达成双目标的有效路径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背景:课程的开发研究的三重意义

1.社会意义:当代教育新使命的需要

从社会背景看,我国逐渐进入有闲社会,休闲时间、范围、方式上都呈现出“增多、扩大、变丰富”的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逐渐向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转变,我国逐渐进入到“有闲社会”。从闲暇时间上看,国家从社会建制上对民众的闲暇时间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和保障,民众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加。从休闲方式上看,民众的文化活动类型呈现逐渐丰富的态势。

2.现实意义:语文习作教学的需要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对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但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学生习作时不知道写什么,有的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习作枯燥乏味,干巴巴的,没有真情实感;有的只是好词佳句堆砌;最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习作不写真话,学写套话。学生对如何写好习作畏惧觉得没有内容可写,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

3.实践意义:当前小学生闲暇生活状态的需要

小学生闲暇生活主要分校内校外,校内主要是通过小学生课间活动,校外主要是周末节假日以及业余时间的活动,我们分别进行了调查。

(1)对 “课间活动形式”的调查主要来自新昌县育英小学的五六年级100名学生,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还无法充分利用这十分钟进行放松,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学校的一些规定,他们不能痛痛快快地去玩,被规定束缚了手脚。第二他们大多数对学业感到焦虑,希望通过课间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第三他们对传统游戏知道的不多,觉得没有合适的喜欢的课间游戏。(2)抽样100名五六年级学生,就“周末节假日休闲活动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在城区(新昌县育英小学)、乡镇(梅渚镇中心小学)两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表明:①学生活动方式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型项目,如电视、电脑、手机上占用时间和运用人数较多,可见电子产品对学生生活影响很大,如何合理运用电子产品为学生成长奠基是迫在眉睫的事。相反,专项运动和业余爱好比例过低,对这些学生有渴望但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这方面的特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培养。②在家里参加游戏的更少。一方面在家里因为缺少了玩伴更没有了游戏的条件,另一方面,相比电子产品,游戏更缺少吸引力。

综合学生闲暇生活休闲方式的调查,分析得出:闲暇生活内容单调,多数学生以看电视、玩游戏、看课外书度过,很少有学生能在闲暇时间里营造自己的生活,单调的闲暇生活必然是一种无效的闲暇;闲暇生活没有计划,表现为学生生活无规律,行动无目标,缺乏指导,闲暇本不应无聊,帮助学生型塑科学、健康、积极的闲暇生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休闲的正确价值取向,挖掘闲暇生活的深层内涵,提升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休闲娱乐的正确价值取向,并通过这些活动的情趣来解决习作教学的写作素材,生活与学习相结合。

二、路径开新:三层次提升立体构建闲暇精神

1.根据“两支四维”课程开发框架,编制教材

“两支四维”的课程开发理念架构课程框架:即以学校、家庭为两大支点,以课间游戏乐、观赏乐、动手乐、影视乐四个维度,编制情趣生活大网络,来推动学校休闲及家庭休闲,进一步提升闲暇能力。

2.凝练思想和理念,探索形成了闲暇习作课程体系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准确的適合的有益身心的闲暇生活,涉足多种休闲方式,养成良好休闲的正确价值取向,同时通过闲暇活动介质达到写作提高的目的,又将写作水平提高后的写作活动转化成新的闲暇生活。

3. 清晰构建内容,形成“三段式”操作模式

课程基本以“体验生活——享受体验——表达分享”三段式结构,如《美食让闲暇时光更美好》:

第一步,制作美食。对于制作,孩子们是欢呼的,有时是我们大人怕麻烦剥夺了孩子们尝试的机会。现在我们学会的有煎荷包蛋、番茄炒蛋、山药炒木耳等简单菜系,还有鸡子榨面、新昌炒年糕等特色小吃的做法。

第二步,享用美食。孩子们享用到自己烧好的美食,一边吃一边说笑。

亲手制作加上大家一起品尝,你吃我的,我吃你的,那种这么多人的现场感觉气氛强烈。

第三步,享受表达之乐。回味找到这一难忘瞬间的体验,通过把它变成文字变成永恒的瞬间。在前面气氛的烘托下,孩子们有了倾诉、表达的欲望,变成文字水到渠成。为了帮助孩子写作,制作了《写作自主菜单》。

《闲暇习作》课程构建实施以来,一是学生喜欢,因为课程对于提高学生闲暇生活品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有显著正相关;二是教师借鉴方便,易于推广,因为本课程体系构建完整;三是吻合当前时代发展,闲暇教育正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刘海春.《生命与休闲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肖薇薇,李辉.《休闲生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双重困境与双向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育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