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一场疫情,让学生们迎来一个超长的寒假。与以往寒假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各个课外培训机构、体育场馆、游乐场所也都关闭了。
教育的主场从学校移到家庭,但很多家长对犹如“神兽出笼”的孩子束手无策,有些人已经在求援了。网络课程、线上培训风生水起,“停课不停学”也花样百出,但在疫情面前,家庭教育到底该怎么做?
“比落下几个月的功课更重要的是,面对这场灾难,我们要用什么来教育孩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为了阻断病毒传播,近期许多人都留在家中,日常工作忙碌的父母得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这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契机。
“现在非常适合对生命、价值等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问题。”朱永新说。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可以从不断攀升的确诊、死亡病例数据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可以从医护人员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感受到生命的伟大。我们还可以启发孩子认识生命、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写下一些生命感悟。
朱永新与陶新华主编的《大疫面前,教育何为》在这次疫情暴发后迅速编就,电子版已经在网上推出。该书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都在谈生命教育。
“当下疫情肆虐,我们突然发现,整个民族都正在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我们开始了解病菌、防范传染、认识疾病;我们开始意识和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也开始尝试和自己相处,甚至学会面对死亡。” 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卢锋指出,“在疫情面前,我们首先需要健康教育,但生命教育远远不止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所关注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一个面、一个体,最终联结为生命共同体。”
从这场疫情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大疫面前,教育何为》第一章指出,我们可以学到福祸相依的生命观,当遭遇困境和挫折的时候,能辩证对待、看到希望。可以学到命运与共的自然观,与自然和他人和谐相处,融入社会、国家和民族,在大我中实现小我;学到幸福完整的自我观,主动选择,追求真善美;学到天道酬勤的行动观,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该书还建议,疫情当前,让从生命教育电影课开始。书中列出了10部关于生命教育的经典电影,并推荐了赏析方法。
开学延期,很多学校推出了网络直播课,再加上一些线上培训的时间,有校长已经在担心开学以后教室会多一些“小眼镜”。
朱永新认为,让孩子适当地接受一些知识类学习的网课不是不可以,但这个时候网课也是泥沙俱下,家长很难去分辨哪些是真正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可以选一些孩子喜欢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但是没有必要逼孩子对着电脑去学。
“广大父母应该珍惜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好好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他强调,对生活的反思与学习,让孩子乐学、好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功课。生活中不仅包含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人生课,也融合了最鲜活的各类学科知识。
“通過这次疫情,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还是更加重视家庭教育,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课堂。用好这些课堂,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对老师和父母来说同样也是一种进步和成长。”朱永新说。
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中小学的校长也在强调生活教育。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在给《民生周刊》发来的为全国中小学生加油的视频中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人的努力,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看到了人生百态,也体会到人性终极的美好;看到科技和大数据的力量,也体会到了决策的关键……这是书本无法教给我们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在远程上班,孩子在上网课,虽然共处一室,但是各忙各的,没有交流。近期,在一些家庭,这是日常景象。
“这段时间是很难得的亲子24小时在一起的时光,还是围绕亲子共同活动更好。现在你把网课交给孩子,就像平时把手机交给孩子一样,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朱永新指出。
他认为知识性的学习不是很急的事情,现在应该以亲子共同活动为主体,比如亲子共同游戏,共同去读一本书,然后交流分享,共同去看一部电影,然后讨论交流,还有父母和子女促膝长谈等,这些可能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广大父母应该珍惜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好好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带来更多积极影响。”朱永新说,“我们特别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选取这次疫情中的一些现象为主题,比如,关于病毒、关于感恩、关于药物等,完成一次共同的作业,共同查资料、共同讨论,在疫情过去之后形成一份小小的研究报告。这不仅将是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也将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