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王茹新
近年来,西光实验小学致力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活动,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质,进一步提高师生文化素养,不断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一路走来,创新思考,开设项目化课程——经典诵读,将《国学》读本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读本共六册,在编排上体现了承接性和延续性,所选篇目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的经典篇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国学内容,避免了重复、浅显、拔高,使国学学习的开展更加系统、有序。
一、“整合+主题”,共同渗透彰显特色
打破学科界限,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经验积累,教师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丰富的经典内容有机融入到各科教学中,从而实现“整合+主题”、学科共同渗透的目的。
体育学科——发挥教研组的力量,体育教师群策群力从列队、做操、游戏等各方面深入研究,“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的方式,使孩子们加深了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做到了“知行合一”,从而真正发挥国学经典的教育作用。在经典游戏中融入了朗朗上口、韵律优美的国学内容,孩子们“玩味经典”,在浓浓的国学氛围中进一步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把学生引入屈原、孔子、李白等人的时代,查地图、找资料,了解他们的经历,领悟他们的思想,并进一步理解他们作品的内涵。
美术学科——美术老师结合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引导学生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低年级的经典故事配画,中高年级学生创作的诗配画系列作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经典内容的记忆、理解与感悟,还激发了他们探索与创新的欲望。“能触摸的秦汉文化—秦砖汉瓦”“触摸文化根脉”等主题课程让孩子们眼随手动,亲身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人的智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经典。
音乐学科——音乐课上,孩子们边歌边舞,唱出经典的韵,舞出经典的魂。在乐声中,他们歌唱、舞动,尽情地享受着诵读经典带来的快乐,诗篇留在了他们的心里,融化在他们的心灵里。
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经典内容的记忆、理解、感悟,还在亲身体验的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陶冶了情操。这样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三结合+两时段”的安排,有效保障了国学学习的深入开展
1.“三结合”营造出浓厚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
①将国学经典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相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力争渗透国学经典的内容。
教师节时,孩子们为老师诵读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对老师的爱融入到字里行间。一幅幅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国学手抄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健康成长。热情洋溢的诵读和隽永俊秀的书法,让孩子们在书香校园中快乐成长。多姿多彩的活动将“仁义礼智信”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
②将国学经典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名言佳句装点着学校的走廊、墙壁;校园的宣传栏展出了学生的书画、诗文;教室的板报绘出了班级的经典特色。校园处处有美文,师生处处能吟诵。
③将国学经典学习与家庭诵读活动相结合。阅读经典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只有让家长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才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传承。我们安排了“小手拉大手家长参与国学经典”活动,初期设计并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了解家长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兴趣。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家长诵读和践行国学经典,与孩子共同学习国学经典,为子女做好榜样。学校向家长发出了每天陪孩子诵读十分钟国学经典的倡议,让经典走进家庭,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殿堂。
2.“两时段”是国学学习活动深入开展的必要保障
为了有效落实国学经典学习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我们对经典诵读的时间做了统一要求,两个时段必须专时专用。每周一节的国学诵读课,重在有计划、有目的地落实《国学》教学内容,重在指导学生有效诵读,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每天早读的十分钟,重在巩固强化,要求教师以读为主,可采取集体诵读、小组读、个人读、轮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目的。两个时段的安排,为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国学的浸润,让孩子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每天清晨,当教师来到校园,迎面过来的学生都会恭恭敬敬地向老师敬礼、问好,国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习惯,也让我们看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阳光少年。
作者單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