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是个神童。据说生下来才六七个月,就能默识“之”和“无”两个字,后世称识字不多为“略识之无”,就是从这里来的。长大后,白居易的勤奋程度也是常人所不能及。他在散文《与元九书》中写道:“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意思是说:我白天作赋,晚上练字,中间还抽空写诗,根本顾不上休息。长此以往,口舌生疮,手肘起茧,最后更是未老先衰,发白齿松,而且视力严重受损,眼前常常像有无数的苍蝇在飞舞,这些都是刻苦学习,努力创作造成的,想起来,忍不住对自己有一点心疼。
白居易的奋斗史证明了一句话:所谓天才,不过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当然,白居易获得的回报也是丰厚的,16岁时他就写出了家喻户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当然,提起白居易,就不得不提“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代表诗人就是白居易、元稹,二人也因此合称为“元白”。白居易一贯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卖炭翁》就是这样一首“为时” “为事”所作的诗篇。
这类诗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浅白平易,就连不识字的老妇人都能听懂。每次读到“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我的内心便会涌起阵阵心酸。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每日尘灰洗面,十指乌黑,在南山中伐木烧炭。那“咚咚”的伐木声,那缭绕的炭烟,仿佛生命最绝望的挣扎。对于老人而言,卖炭所得的钱,是维系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天寒地冻,你看他身上那件薄薄的衣衫,粗笨的针脚,仿佛一声声叹息。“老天保佑,再冷一点吧,再冷一点吧!”这哀求的声音在心头盘旋又盘旋。
第二天清晨,牛车拉着炭在一尺厚的积雪路上,跌跌撞撞前行。从晨光微曦到冬阳高悬,这其中行路的艰难可想而知。而所有努力换来的却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悲愤与无奈。
那么,卖炭翁究竟亏了多少?据史料记载,天宝年间(742年—756年)的木炭价格,中等质量每斤大约1.5文,中等质量的绢价每匹460文。就按天宝年间的物价来算,卖炭翁的一车木炭等于是五折,说是血本无归应该距离事实不远。
白居易《卖炭翁》大概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考虑到中唐以后物价飞涨的因素,基本生活用品木炭价格上涨肯定会超过纱、绫这些耐用品。所以,卖炭翁赔得只会更多。
黄衣使者、白衫儿为什么敢如此豪横?物价就由他们随口而定?市场管理部门哪去了?这一切还得从诗中寻找答案——白居易的《新乐府》中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小序,标注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据《旧唐书·张建封傳》载:“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简而言之,就是市场的价格由太监们说了算。一个卖炭的人,既不敢怒,更不敢言。白居易实在看不下去了,挥笔写下这首《卖炭翁》,他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出内心最大的愤慨。
(郭学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