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背景下科普出版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2020-03-08 18:10薛红玉
广东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科普融合内容

文/薛红玉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复杂,阅读渠道的智能化、阅读范围的繁杂化、阅读选择的多样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数字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科普图书的编辑出版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在形式上拓展了科普内容的立体性、多样性、生动性,同时在内容传播方面能够增强艺术性、互动性、趣味性,这样形成的各类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新科普作品,能够更好地鼓励社会公众更广泛地阅读和参与。颠覆性的创新和跨界性的融合,使得传统科普编辑必须要打开视野,用互联网的思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1 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普出版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并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核心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意见》的出台,为出版业进行融合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

融合出版强调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深度整合,强调了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对于人们阅读习惯和需求的改变: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融合出版的发展在多方面根本上改变了科普内容一直以来的枯燥乏味、单一抽象,使科普出版具有了以下特点。

1.1 融合出版使科普内容形象化

科普图书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给读者提供优秀图书是每个科普读物出版人的使命。科普图书也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将专业的科学现象和原理进行形象化演绎,给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成为必然趋势。

1.2 融合出版使科普内容大众化

以融合发展为理念,将科普内容经过技术加工,可以改编为动漫视频、绘本、音频和电子小挂图,打破科普内容的单向传播和抽象表达,生动趣味的演绎能够使科普内容更大众化、通俗化,实现从单一传播到多元传播的转变。

1.3 融合出版使科普创作多样化

科学与人文交互融合的科普内容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但相对科学的严谨和专业来说,单一的文字已经不能吸引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为解决表现手段陈旧、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能够让科普创作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形态。

2 融合出版对于科普出版的重要影响

以融合出版为理念,将科普内容进行技术化、数字化加工,使图文信息、音视频多媒体信息、交互信息进行综合应用,从而让科普传播内容更具有个性化特点,增强科普内容传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超时空、共享、即时快速的传播。

2.1 融合出版使科普出版更具立体性

融合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整合传统媒介优势,通过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打破了传统编辑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形成知识的扁平过程。互联网的连接性,丰富了信息发布的渠道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可以说传播形式多样化使得现代科普出版更有立体性。

2.2 融合出版使科普出版更具实操性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助推了人们阅读方式的演变。出版的各个环节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流程,不但在选题策划环节,而且在编辑出版如信息采集、传递、储存、编辑、出版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融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出版能够更好地对科普图书出版的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进行判断分析。

2.3 融合出版使科普出版更具交互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大众信息传播平台已经成为主流,话语权已经由媒体转向了个人。科普图书出版必须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导,搭建起编辑、作者、读者的三方交流平台。

2.4 融合出版使科普出版更具开放性

数字化、网络化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互联网出版的开放性、互动性强,意味着编辑人员在策划选题时思路可以更广,科普编辑要善于发现优秀内容,对各种开发参与的形式和互动的内容以及精神文化领域各类素材的选用都有所考虑,要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操盘能力。

3 融合发展背景下科普编辑人才的培养

在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科普编辑必须从线下的单一互动向线上的多远互动进行转变。这就要求科普编辑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将自己的角色从简单的编辑加工者转化为科普内容产品的策划者,而且还是组织者和加工者,从选题开始不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一个产品,从其最初的价值到增长点、发展方向及未来的挖掘深度都能准确地判断,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传播渠道来进行市场营销策划,将用户需求摆在核心地位来完成整个出版流程。这样通过对内容的个性化、精准化的定位,提升整个产品的刚性价值,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融合发展为科普出版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将数字媒体技术有效应用到科普创作中,使科普内容和科普出版更具生动性和大众化。创新驱动发展,而人才是出版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郝振省先生曾说过:“出版融合对编辑队伍和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出版业的核心内容生产者、加工者、传播者,广大编辑同仁也在谋求自身转型,打造新思维、学习新技术、拥抱新事物,努力冲破传统思维的桎梏,实现向全媒体时代‘现代编辑’的转型。”传统出版单位应以融合出版为理念,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强化科普编辑的用户思维、跨界思维、极致思维和项目思维,从而在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版更多优秀科普出版物。

3.1 以融合出版为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传统出版单位要做好融合出版,首先要在顶层设计上做好规划,特别是针对融合出版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制定好相关鼓励制度、培养制度、孵化制度,为科普编辑真正转型成为复合型人才做好保障。首先可以从内部孵化培养,包括针对科普编辑的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工作等,提供专项经费让科普编辑参加技能学习、学历进修、出国交流,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助其成长壮大,展翅高飞。其次,合理设置融合出版岗位,鼓励人才竞聘,为人才搭建发挥本领的舞台,投入种子基金,提供财务和业务支撑,助力人才成长。再次,完善融合出版人才晋升通道,鼎新革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绩效为标准,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最后,可以鼓励人才评聘高级数字编辑职称,支持其参加出版传媒学术研究、学术会议以及发表业务管理研究论文,建立企业内部的融合出版发展智库。

3.2 培养科普编辑的用户思维

融合发展背景下,科普编辑必须要打破“我出什么书你看什么书”的传统思维,现代出版中读者需求已经成为第一位,要求每个编辑都具备互联网思维,也就是以用户为核心的思维,要真正满足读者的存在感和参与感。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让科普内容锦上添花,而且借助大数据可以全面、详细、精准了解读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策划、编辑出版和精准营销。

3.3 培养科普编辑的跨界思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能综合各种媒介优势,也打通了许多壁垒,作者、读者和编辑可以直接对话,特别是针对科普创作,潜在的读者也变成了作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加自由、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权利和机会,丰富了科普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动了科普出版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互联网在出版中的跨界,要求科普编辑能够将电商、数据库、社交媒体、数字平台等概念掌握,了解如何将精神产品向物质产品跨界。

3.4 培养科普编辑的极致思维

在现代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出版业发展的速度甚至走向,作为科普编辑,在发掘作品的文化属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其商业属性,而极致思维就是要让科普编辑将产品和市场都做到最好。做产品就是策划出版科普内容,全心投入,借互联网之势和优,突出自身产品的效和强,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渠道和平台,做出极致的作品。做销售就是将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比如线下阅读是否舒服、线上阅读能否实现,是否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出产品的所有属性以满足读者的多样阅读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3.5 培养科普编辑的项目思维

融合发展背景下的科普出版受到互联网影响更加侧重时效、共赢和开放,但是一直以来出版内容和出版流程都比较单一和枯燥,科普编辑往往只是科普出版的参与者,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策划者和组织者。项目管理是将各种方法、系统和专业人员结合在一起,约定预算、时间和质量目标,在具体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种工作。而通过项目管理的办法,能够将科普编辑的角色转化为一个项目经理,将科普图书出版流程当成一个项目来建设,充分调动编辑力量,加强各个流程环节的把控,设计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载体,快速进行资源配备和产品制作,确保出版流程高时效、高质量完成。

4 结论

对于科普出版行业来说,编辑是网络信息时代不可缺少的角色,而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突破当前出版企业与媒体融合发展桎梏的最好途径。以融合出版为理念,遵循编辑职业成长规律,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科普编辑的用户思维、跨界思维、极致思维和项目思维,促进出版企业转型升级,丰富科普出版内容的类别和形式,推动科普出版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猜你喜欢
科普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主要内容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