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2020-03-08 10:13:05胡元琳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胡元琳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教育愈来愈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4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发布;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一系列相关公共政策的出台,引发全社会对创新创业的空前关注,也对高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相关改革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

众创时代下,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仅有国家政策层面上的重视不够,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各级各类高校必须深化自身改革,努力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等。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给大学生创业知识,提升其创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转变其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确立起正确的事业观,使即将步入职业生涯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思想品德和素养。事实上,大学生是否积极创业、主动创业以及能否创好业与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密切联系。但凡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必有着对自己人生积极负责、对事业执着追求的态度,必有着逾越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这些品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指向和目标追求。可见,创业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尽管形式上是两类不同的教育,可它们通过教育的实施要达到的目标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可谓殊途同归。

“创新”“协调”是国家“十三五”期间两大发展理念,正加速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创新”“协调”理念反映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途径,协调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整合相关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形式有别,但其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有必要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使二者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2 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2.1 创业教育的内涵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东京会议报告中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1]

美国考夫曼基金会指出,“创业教育是一个过程,它提供给学生创业所需的观念和技能,使他们辨认出别人可能忽视的机会,并且使他们拥有洞察力和勇气采取别人可能迟疑的行动。它包括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及主动进行商业冒险等方面的指导。”[2]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活动,在我国提出虽然较晚,但其内含的教育内容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引起了足够重视,并逐步渗入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对于创业教育的含义,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定义。综合知网关于创业教育的各种定义,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为指导,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核心在于发挥大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是高校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2005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调整增设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设置于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并对其作了如下的明确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3]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导,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3 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倡导“双创”的今天,如果仍然把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停留在“学习如何创办企业”这种功利性价值取向上,有违国家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新时期国家战略高度的初衷,犹如美国创业教育泰斗蒂蒙斯教授所言,“功利性的创业教育是‘拔苗助长’的方式造就所谓的创业者。”创业不仅指商业创业,还包括社会创业、内创业等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特征的活动。美国哈佛大学注重把“可持续发展”“经营责任”“绿色创业”“全球变革”等理念渗入创业教育之中,以克服创业教育功利主义倾向[4]。我国创业教育专家黄兆信教授[5]指出,“创业的本质就是创新,是创新在实践层面的体现。”因此,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由功利性向非功利性转变,应更多地着眼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为了达成这些教育目标,创业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鉴别力,思维的联系性、系统性、整合性,以及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在于此。尽管两者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教育方法各有千秋,但都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对其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标,二者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

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更加年轻有活力,更注重实践性,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更具优势。然而尚属“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未形成成熟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少大学生甚至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一项对北京12所高校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开办一个企业”或“开创一份事业”[6]。这种功利性倾向的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容易偏离主线,注重强调自主创业、财富增值,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创业品质的培养,不能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形成对创业学生的良好引导。此时,成熟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其及时“把舵”,通过加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优良品质的培育、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因此,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 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3.1 两者根本目标趋同

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特征”,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旨在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强化创业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择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7-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接班人。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都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会提升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2 两者内容相互渗透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内容上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它包含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不少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互渗透[9]。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法规教育等内容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提升二者教育效率的客观要求。

3.3 两者在方式方法上互补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思想政治教育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使命和任务就是不断把社会统治阶级的‘应然’要求的内容,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去。”[10]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常流于理论说教,在实践性方面缺少抓手,而实践性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思维愈发敏锐,知识获取途径日益丰富,说教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然已难以驾驭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值得深思。

蒂蒙斯教授[11]在他的著作《创业学》中提到,“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由此可见,创业教育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现实性特征的学科。开展创业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平台,使学生通过创业活动更好地认识自我、感知社会,加深其对理想、信念的思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加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有利于从方式方法上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的弊端,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此同时,创业教育在我国因起步较晚、研究尚未深入等实际原因,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缺乏理论指导的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而思想政治教育深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恰巧弥补了创业教育的这一缺憾,为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体系的同时,也为其保驾护航。因此,通过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共同发展,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

4 推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4.1 构建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在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由比较借鉴过渡到实践探索阶段。创业教育课程也由最初的少数几门选修课,逐渐向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向丰富和完善。教育部2015年底发文,要求所有高校必须从2016年起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以及创业教育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也渐成体系[12]。然而,纵观各大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部分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高度重合。一方面,增加学生的修学负担;另一方面,造成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根据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部分课程或者部分内容的整合尤为必要。

4.2 打造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主要包括团学组织活动、社团活动、讲座报告和各种文体活动等。然而,校园文化活动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的活动常流于形式,未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却又流于活动本身,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基于创业教育的创新性特征和实践性特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教育功能,找准二者的共通点,极力打造既富含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又具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且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紧扣时代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成为新常态下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者的策划思路。

4.3 加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创业教育并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现阶段暂未有高校开设创业学专业或者创业教育专业,因此,我国的创业教育专业人才十分匮乏[13]。要实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关键在于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师型”师资。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具备较为扎实的思政理论功底和素养,但缺乏创业理论与实践。因此,可以从有意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挑选并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教育人员,通过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其参加创业教育培训、参与校企合作、开展创业实践等,提升自身创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一支既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又具有完备的创业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4.4 加大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日常学生工作中的渗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要包括思政课堂,以及党、团、学等学工队伍的常规性工作。相比理论灌输为主的思政课堂,学工队伍的日常工作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更为贴近,教育效果更加细微深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借助各种适当场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创业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国家和地方最新的创业相关政策,使学生能够理性地进行职业规划,分析创新创业的可行性,消除畏难求稳的求职心理,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创新创业,从而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全体学生对创业的了解程度和接受水平,实施创业教育分类化指导。为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支持和帮扶,对缺乏创业热情的学生进行以营造创业氛围为主的“熏陶式”创业教育,对有一定创业意愿但缺乏创业动机和动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鼓励;同时,还可以利用日常谈心、走访宿舍和主题班会等机会,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正向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5 结束语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提升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尝试。然而,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不是单纯的课程拼凑,更不是野蛮的师资合并,而是要结合二者的特点,实现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校园文化活动、再到课程体系的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的融合。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