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慧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23)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有90%以上以专利的形式率先披露,专利信息是对新技术及相关文献的收集[1]。针对专利信息的服务则是一种提升专利技术的创造、运用、保护以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学是我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国家高度重视对大学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支撑工作,2017年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中提出支持大学成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中心为依托可以进行知识产权信息相关的服务等工作。在国家重视及支持大学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形势下,许多大学的图书馆向专利信息相关的服务职能进行转型。以大学图书馆为主体构建科学有效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对增强大学的知识产权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大学图书馆有丰富的专利相关信息资源,也具有分析工具,可以利用馆藏资源及分析工具对专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还包括通过课程教学及讲座等培训方式开展的专利素养教育的专利知识服务[2]。近年来,部分大学图书馆已经面向社会开展了专利信息相关的服务。文章对我国大学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等展开论述。
我国专利信息服务起步晚且发展慢,但是,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专利信息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于2008年出台之后,关于专利信息服务的研究越来越多。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指出加强高校图书馆等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建设。2016年《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中明确提出在高校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机构。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支持高校图书馆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4]。2017年《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提出“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一般设立在高校图书馆”[5]。2019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公布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批23家大学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大学图书馆主要提供及利用中国、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韩国、日本、美国等免费的官方网页专利资源链接。部分大学图书馆具有万方或/和知网旗下的国内外专利数据库以及德温特世界专利创新索引等中、英文商业性质的专利数据库[6]。少数大学图书馆具有 Innography、Thomson dataanalyzer、Orbit等专利分析工具。
相关服务内容有专利信息的教育,专利的检索、查新、分析、预警以及专利的代理。
1.3.1 专利信息教育、培训服务
专利培训服务主要有公共选修课、讲座培训。如同济大学图书馆的《专利分析方法与技巧》公选课,天津大学图书馆则有 《知识产权与专利情报》、《专利实务与专利情报分析》两门课程。浙江大学图书馆曾举办过“专利有约”专题讲座。另外,华东师范大学等少数大学的图书馆有专利分析的培训业务。
1.3.2 专利检索服务
大学图书馆的专利检索服务,可对世界范围的专利进行检索,并向客户提供检出的专利全文资料。也可对单一机构或单一技术领域进行专利数据的检索,经数据处理后,报告检索专利的技术发明的内容及授权、转移、国际申请、引证等情况。
1.3.3 专利分析服务
部分大学图书馆提供面向大学和企业的专利分析服务。如清华大学等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专利深层次分析、专利预警服务。重庆大学图书馆甚至开展了面向社会的专利代理业务。
1.3.4 专利咨询服务
专利信息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对专利的查新,通过检索专利相关的文献,与查新主题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作为科研项目立项、评估、验收等的客观依据。
目前,提供专利信息相关服务的近90家图书馆中,大部分图书馆仅应用免费专利检索网站,少数大学图书馆具有万方、知网、德温特等商业性质专利库,导致大多数图书馆仅能向用户提供专利的检索等浅层次服务。少数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拥有的专利分析的工具,进行专利侵权调研与分析、专利预警及代理等深层次服务。
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专利信息教育大多是采取讲座配合课件下载以及通识课的方式,而将视频教学、专利讲座、专利知识竞赛、真人图书馆等有机结合专利信息培训方式应用较少。大学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专利信息检索,而专利信息检索一般包含在文献检索课的课程内容中。
高端价值的专利信息服务具体指代理专利申请,对专利进行翻译以及制图、辅助专利的转让以及转化以及专利的撰写、查新、分析、价值评估、预警等。目前,大学图书馆对专利数据的处理较为粗放,缺乏对数据的深加工,而对体现高端价值的专利风险预警、价值评估、专利转让以及转化等的服务能力欠缺[7]。
专利信息服务人才尤其是能够进行专利挖掘、风险规避以及预警分析等高端服务的人才严重缺乏,而能够承担专利的价值评估、质押、证券化等商业化服务的人才更少。且人才培训机构少且师资不足,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提供专利信息相关服务的大学图书馆在其网上主页均有显示其服务及内容,但在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体上对其服务的宣传推广不足。另外,大学图书馆对专利信息服务进行宣传推广的认识不足,缺乏宣传推广机构,有点图书馆将宣传工作列入计划,但缺乏具体的规划及实施。大多数馆员没有经过宣传推广培训,缺乏宣传推广的经验。
目前使用的专利分析工具主要有国外的Innography、TDA、Orbit,国内的 PIAS。其中,国外的分析工具价格高,但在文本挖掘方面表现出色;而国内的专利工具价格比国外的低,但文本挖掘方面功能稍弱。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开展或增加专利的申请及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专利的深度剖析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更多的开设专利知识公开课。图书馆可与院系等校内单位及校外的专利申请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开展合作,进行专利信息教育。可以制作教学视频,供用户在线或下载学习。制作微课程,方便用户用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使用。还可以以专利沙龙、专利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利信息教育。
可以和科研团队深入合作,在科研团队的课题申请、结题,专利预警、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以及行业中专利态势分析、专利预警、专利价值评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利用图书馆网站、微博、微信、QQ等网络媒体向用户进行宣传推广,推送专利相关的微课程、微视频、讲座等信息。发挥馆员的作用,多与客户多沟通交流,提高业务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口碑。建立专门的宣传推广机构,丰富宣传推广内容以及方法手段。
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培养业务能力强又深谙商企活动的后备人才队伍。并培养、鼓励馆员参加考试并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升专利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学图书馆的专利信息相关的服务有了飞速发展,已经有首批23家大学获批了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并开展了大量专利信息相关的服务。但在服务形式及内容、人才储备、宣传推广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通过详细了解用户方专利信息的需求,深入挖掘专利信息的数据及文本并充分将其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大学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必将迎来蓬勃的发展,助力我国成为知识产权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