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获悉,广西财政已筹措下达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资金4.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79亿元,自治区财政2.3亿元,支持104个美丽乡村项目建设。
为提高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效益,广西提前谋划设计,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管理,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三级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各市县于2019年底前完成2020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申报和竞争评审工作,并将评审结果报自治区备案。
2020年,广西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为方向,加强规划引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依托乡村特色农业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按照政府引导、项目主体自愿申报、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由乡镇或行政村自主申报,引导村民开展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由村民议定和申报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带动村民投身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因受疫情影响修整已久的桂林博物馆于当日起正式恢复对外开放。复馆的同时,桂林博物馆首次尝试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推出一系列有趣的“文化大餐”以飨市民。
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桂林博物馆围绕“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创造更有意义的体验”这一主题,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当天,博物馆开设的活动包括《小主播诞生记》,“高能”小主播民俗厅把家园的故事“唱”给你听;《10分钟做足桂林味道》动手又动脑、小菜大作、把家乡的味道画出来;《锦衣何来》讲述桂林博物馆多年前历经艰辛、拣选民族服饰文物的往事。此外,还有《多元与包容创意海报DIY》邀请全民解读,用多元的方法参与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海报再创作活动;《画里人家美美与共》桂博美女讲解员趣味解读民族服饰;《桂博神秘花园》桂林博物馆直播首秀、梅瓶厅线下特辑等。活动精彩纷呈,互动性强。
日前,来宾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象州县罗秀镇礼教村纳禄屯举行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挂牌仪式,庆祝国家级荣誉落户。
据了解,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关于做好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相关工作的通知》,来宾市有3个村屯获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别是象州县罗秀镇礼教村纳禄屯、妙皇乡盘古村古朴屯以及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屯。加上首批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金田村美村屯,第二批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六巷乡古陈村、六巷乡门头村、桐木镇龙腾村,截至目前,来宾市共有8个少数民族村寨获此殊荣。
5月16日,凤山县乔音乡污水处理厂的格栅池黑臭污水,经过工艺处理后变得清澈见底。乔音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运营,服务人口约3800人,污水处理量为448吨/天,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
2016年以前,凤山除县城区外,各乡镇均无污水处理厂,乡镇的生活生产污水无规则排放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一个痛点。2016年,凤山县决定对8个乡镇及64个村屯实施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经测算,项目总投资约3.9亿元。虽然凤山县财政年收入仅在1亿元左右,面临着项目资金短缺的窘境,但是经多方调研探讨,凤山决定创新采用PPP模式实施项目建设:政府出资9200万元,社会资本出资2.98亿元,由企业建设和运营满25年后再移交政府运营管理,极大减轻了财政资金压力。
据介绍,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约1.47公顷,配套管网全长约56千米,采用ACM生物反应器+AEW处理工艺和A/O+填料工艺,日处理污水能力近期5000吨/天,远期8500吨/天。目前,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部正式运行,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一并实施的64个村屯污水处理站已完成4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