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立,李明建,张德方
(1.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北京100077;2.昆明铁路局集团滇南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昆明650000)
本次试验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喷混凝土采用机械手湿喷工艺。该试验段施作部位为拱墙(Ⅳb),厚度25cm,设计强度C25。
施工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强调施工中控制重点及各工种的配合工作,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2)机械仪器设备配置。挖机1 台,空压机4 台,混凝土罐车2 台,湿喷机械手CHP25B 1 台,温度测试仪1 台,全站仪1 台,坍落度筒2 套,大板试模10 组,贯入仪1 台。
3)人员配置。现场监理1 人,试验监理2 人,施工单位管理人员1 人,技术人员2 人,测量2 人,质检员1 人,安全员1 人,试验员4 人,电工1 人,施工工人8 人。
4)施工作业面检查。施工作业面检查包括:(1)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作业区内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2)清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渣、堆积物,并向料斗加水冲洗受喷面(当岩面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必须从顶部工作面往下清洁;(3)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进行超欠挖处理;(4)检查综合接地(接锚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6)岩面如有渗漏水必须予妥善处理[1~3]。
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理论配合比(速凝剂掺量6%)原材料包括:P·O42.5、机制砂粗砂、5~10mm 碎石、灰岩、PCA-I 缓凝型、SBT-RMA(III)、无碱、SBT-N(I)。理论配合比(质量比kg):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减水剂∶防腐剂∶水∶速凝剂=500∶999∶79∶5∶30∶147:30。
对开挖断面平整度、开挖厚度等进行检查,使用断面仪检测开挖断面是否满足要求,上台阶DK304+016.4~DK304+018.8 立架2 榀,进尺2.4m,整体超挖较小,右侧边墙局部超挖约50cm。
水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检测其比表面积、安定性,凝结时间、3d 强度均满足铁路验标要求;细骨料采用机制砂,经检测细度模数3.1,Ⅱ区粗砂,石粉含量5.4%,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压碎值均满足铁路验标要求;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5~10mm 碎石,含泥量0.8%,表观密度、紧密密度满足、泥块含量均满足铁路验标要求;速凝剂采用SBT-N 型(I)无碱速凝剂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比、均满足铁路验标要求;减水剂采用PCAI(T)型聚羧酸系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8%,泌水率比、坍落度经时损失、抗压强度比均满足验标要求。
根据现场测试砂、石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减水剂∶防腐剂∶水∶速凝剂=500∶1071∶738∶5∶30∶66∶30,因速凝剂在施工现场掺入,可根据喷射部位不同进行适当调整[4]。
2019 年7 月5 日21:27 第一车混凝土搅拌完成,在拌和站完成出机坍落度试验,现场实测坍落度为210mm,21:45 第一车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进场坍落度试验,现场实测坍落度为195mm(设计坍落度160~200mm),符合设计要求,第一车喷射部位主要位置为线路右侧边墙至拱腰部分,虽到现场时拌和物性能能满足施工要求,但坍损稍大,通知拌和站进行调整。
22:38 第二车混凝土搅拌完成,在拌和站完成坍落度试验,现场实测坍落度为205mm,23:05 第二车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进场坍落度试验,现场实测坍落度为190mm,和易性良好,符合设计要求,第二车喷射部位主要位置为线路左侧边墙至拱腰部分,因第二车喷射后基本进入拱顶部分,通知拌和站调整坍落度。
22:49 第三车混凝土搅拌完成,在拌和站完成坍落度试验,现场实测坍落度为200mm,23:25 第三车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进场坍落度试验,现场实测坍落度为185mm,和易性良好,符合设计要求,第三车喷射部位主要位置为拱腰至拱顶部分。
3.5.1 喷射混凝土机械手及操作手
本次喷射混凝土选用湿喷机械手,生产厂家:中铁五新,型号:CHP25B,速凝剂掺量为数控数显,操作手对机械手操作熟练,性能熟悉,对喷射作业熟练掌握。本次机械手选型对于普通湿喷机的优势在于速凝剂掺量智能化,普通湿喷机以公式计算刻度代表速凝剂掺量(刻度为在0~8,掺量有时未能达到所需速凝剂掺量);混凝土湿喷机械手作业时,施工人员少(3 人)且人员可站在初期支护完成部位,利用遥控装置对喷射进行控制,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另一方面,目前新配置的湿喷机械手喷射速度快,喷射混凝土能够快速凝固并形成稳定的支护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初支施工的安全。
3.5.2 施工喷射作业控制
1)喷射顺序与一次喷射厚度
试验前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埋设钢筋头控制喷砼厚度。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由内自外进行,分段长度不宜超过6m,如有较大凹洼处,应先喷射填平。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以喷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响喷混凝土的黏结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弹量。边墙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10cm,拱部控制在5~6cm,并保持喷层厚度均匀[5]。
2)风压与喷嘴角度
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增加;风压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压实力小,影响喷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 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一般工作风压:边墙0.3~0.5MPa,拱部0.4~0.65MPa。
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1.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喷嘴与受喷面的角度大小,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喷面上的滚动,产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混凝土的质量。本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5mm,喷射完成时,操作手利用喷嘴风压对喷射面平整度进行修整。整个过程喷射混凝土30m3,共喷射3 车。
3)速凝剂掺量控制
边墙喷射时因其喷射面较垂直,混凝土受自重或地球引力较小,速凝剂掺量约3%~4%;而边墙至起拱线部位速凝剂掺量约4%~5%,拱顶混凝土喷射因混凝土受自重或地球引力较大,易掉落,为防止混凝土回弹量大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喷射厚度不足,因此,起拱线至拱顶速凝剂掺量约5%~7%。
3.5.3 回弹量收集
喷射前边墙下铺设彩条布以收集混凝土回弹料。整个喷射过程设备运转正常,出料顺畅,无异常现象。喷射混凝土总方量为30.0m3(73 200kg),收集现场回弹料为9 516kg,计算得出回弹量为13.0%,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工艺试验结果检测包括:(1)混凝土强度检测。通过试验,喷射混凝土1d 强度为11.7MPa,大于10MPa,满足要求。留置的C25 喷射混凝土试件,7d 强度为23.8MPa,14d 强度为34.0MPa,28d 强度分别为37.9MPa,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本次试验,使用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较高,7d 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2%,14d 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36%,28d 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51.6%。(2)喷射混凝土厚度、平整度检测。通过初支检测打孔验证喷射混凝土无脱空,厚度满足要求。
使用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喷射过程中粉尘浓度较高碱速凝剂混凝土低,能见度较好,且对作业工人损害比高碱速凝剂混凝土小,且使用机械手提高作业效率,工人施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隧道施工进度,且因无碱速凝剂混凝土后期强度较高,确保初期支护混凝土强度。
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如机械手),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较普通湿喷机需要的工人人数少,且远距离操作,对作业人员的身体损害稍低;速凝剂掺量的数控数显,有效控制其掺量等。有效选择施工设备不仅节约成本,提高工人效率,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实体质量。
任何项目的根本在管理,管理者的意识及管理协调能力主导整个项目的成败。本次试验段的成功,管理者对技术交底到位、各项作业协调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初期支护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试验段,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强度、回弹量、厚度、平整度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初支混凝土现状,需持续保持试验段时的各项作业配合及管理者持续管理,确保混凝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