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丽,林 勇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00)
近年来,国家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完善。作为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其他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出大数据技术价值和作用,为建设水利工程信息化提供重要支持,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也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数据技术就是通过收集分析海量的数据信息,为实际目标任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相比传统的随机分析方法来说,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处理工作,尤其是决策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其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量大。这是大数据最为显著的特点,因为收集和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才能将数据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2)高速。大数据技术处理数据信息的速度和效率非常高。
(3)类型多。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但会涉及传统的数字信息,还会涉及视频、图片等,因此需要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
(4)价值高。大数据技术可以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各个行业都突显出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水利大数据就是在水利行业中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为水利人员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水利部门在开展传统运营活动的时候,收集的很多数据是没有价值的,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筛选收集的水利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研究找出数据存在的规律,为水利人员提供重要参考。目前,在水利行业中对于遥感技术、射频技术、自动化采集技术应用越发深入,水利数据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主要涉及的数据信息有地下排水管道分布、泵站水闸运行、地形地质、地区年均降雨量、径流水环境、气象、水文等与水利相关的数据。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通过常规分析手段处理数据,所以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共享,为水利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阿尔文·托夫勒发表的《第三次浪潮》中,将大数据技术比喻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前沿的数据分析技术,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能源、金融、电信、餐饮和汽车等。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在制造汽车的时候,会配置数据监测装置,对汽车的运动轨迹、空气化学成分的变化、温湿度和方位进行监测和监控,形成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就可以专业化整理有价值的数据,使汽车产品质量管控更加完善,这也是大数据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开始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
对水利工程而言,要想将大数据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首先,需要把“数据薄弱意识”转化为“数据精准认知意识”,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态势做好大数据的推广和应用。其次,整理信息数据价值,进一步强化数据汇总、采集和存储功能,使信息化数据不足之处得到改善。最后,强化信息的开放性。数据的价值要想实现最大化,共享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开放环境下,实现数据的灵活运用和自由组合,才能制定更加完善的经营决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水利工程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受到技术、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起步晚,专业封闭,使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不深,管理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投资回报较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可观的收益,并且还需要在建设、维护水利工程信息化的时候投入大量的资源。有很多水利单位就是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开展。而且很多单位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制定的顶层设计方案、体系架构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顶层设计又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性能,这就导致信息化建设始终无法高效开展。
作为信息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协调平台能够对水利工程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妥善处理,如工程故障、文书档案、生产经营信息等。如果协调平台存在缺陷,必然会影响信息的流通性和顺畅性,无法高效处理收集的信息数据,从而产生信息孤岛问题,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导致大量资源被浪费。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水利行业也在开展深化改革工作,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目前,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化设计、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采用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信息深度不足、处理效率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控制中心、泵站的自动化运行,而依靠目前的技术还存在很多缺陷。
为了改善当前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使信息化平台功能逐渐完善,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水利部门也应当加大投入力度,为建设水利工程信息化提供重要支持。
要想使水利信息化平台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及时更新和拓展数据,只有全面、先进的数据支持,才能确保水利行业有更加准确的发展定位,对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已经确定的水利项目,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分析的数据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使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要想顺利实现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基础进行保障,因此水利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并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中,在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时候,必须有高速稳定的网络和强大的软硬件支持;并且,水利单位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采购高性能服务器,定期整改老旧机房设施;还要科学评估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络环境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对软硬件设备进行完善,建立综合性的管理系统,将云计算、数据挖掘和信息共享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并发挥出VPN系统的优势,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首先,智能化数据建设。智能化数据库涵盖专家系统、云计算等,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并自动转化统一格式的电子文件,实现数据统计、汇总。水利工程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随时采集相关运行信息,并通过专家系统分析某一阶段的信息波动,提出科学的决策建议。其次,协同平台建设。在开展平台建设的时候以各专业独立试用为基础,让相关人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型信息技术,实现可视化操作,加强对信息的掌控和数据共享。
构建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最终目的是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协同性、效率性,强化内部技能,实现集成性的平台管理功能。搭建综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涉及模块有数据档案管理模块、测绘勘测模块、设计模块、技术模块、经营模块、办公模块等,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使大数据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对系统平台大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能够大大提高数据价值和信息利用率,实时掌控水利工程进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在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高校的毕业生,还有一类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员工。虽然当前各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水利建设专业,确保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力量储备,但实际在水利建设行业中,受到国际形势、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利事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水利单位在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时候,需要积极招纳有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单位必须确保人才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当前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各行业想要实现有序健康发展,就需要紧紧围绕时代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水利工程信息化项目。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重视并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结合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完善信息化平台框架和制度,建立三维数字化协同平台,搭建综合性管理系统,使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促进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