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航运智慧故事

2020-03-08 08:35文|
珠江水运 2020年2期
关键词:鬼门关川江起义军

文|

我国是航运大国,航运历史悠久。千年来,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众多航运奇迹和航运智慧,为我们今天的航运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我们不妨采撷几束历史上的航运智慧浪花,来看一看那时人们的创造有多么辉煌。

水运助晋国破解粮荒

公元前647年晋国遭受了从没有见过的大灾荒,眼看着就要断炊了。于是晋国国君夷吾派了使臣到秦国去买粮食。秦穆公和大臣们几经商议,再加上本身秦晋就是亲戚,怎能坐视不管呢,于是决定卖6万斛粮食给晋国,以解燃眉之急。

卖粮食的事情虽然决定了,但是怎样运往晋国呢?这倒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从秦国的都城雍(今陕西凤翔县南)到晋国的都城绛(今山西省新绛县北),路途遥远,而且要经过很多崇山峻岭,几万解(古代的一种量器,一斛为十斗,一斗十五斤)粮食靠人挑马驮,恐怕要一年半载才能运到绛。等粮食运到,晋国的老百姓恐怕早就饿死了。

怎么办?大家都被难住了。就在这时,还是那位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的左相百里奚想出了个好主意。他说,几万斛粮食,单靠人挑、马驮、车拉都是不行的,而且在运输当中,人要吃饭,马要喂草料,人畜的消耗都很大,路程又那么远,而晋国的百姓正等着粮食,一天也不能耽误,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船运。一只木帆船就能装几万斤粮食,最多只要几百只船,一下就能把这几万斛粮食装完。船不够,可以借用民船。雍紧靠渭河,而绛则紧靠汾水,从这里装船后,顺着渭河航行就可到达黄河,再从黄河上溯进入汾水,就可以直达晋都绛,总共也只不过六七百里的航程。这样既省人力,又少消耗,而且所用时间不长,很快能使晋国得到粮食。百里奚这一番话,使秦穆公和大臣们非常信服,表示同意。

没几天,渭河两岸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一袋袋的粮食从仓库里源源不绝地扛了出来,装上停泊在渭河边上的几百条大木船。运粮船队扬帆起航了,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船队,船只连接,一眼望不见首尾。每只船上竖着绣有斗大的黑色“秦”字大旗。

运粮船队借着接连几天的西北大风,顺渭河东下,很快地就到达了渭河和黄河的会合处。到了黄河情况大变,波涛汹涌的黄水滚滚而来,尽管橹、桨、篙都用上了,粮船走得还是很慢。晋国百姓还在挨饿,等着粮食救急来。为了加快行船的速度,他们增加了拉纤的人。纤夫们光着背,顶着呼啸的北风,弯着腰,喊着号子艰难地行进着。舵手则紧握舵杆,眼睛盯着前方,小心谨慎地避开一个又一个的险滩暗礁。急流终于被征服,船队渡过黄河到达了汾水。这时,汾水两岸早已聚集了很多等候粮食的晋国老百姓,当运粮船队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时,都不约而同奔向河边,接过纤索,帮着纤夫拉起纤来,船速一下子快了好多。过不几天,终于把粮食运到了绛城。

晋国的老百姓得得救了,对秦人十分感激,更感谢百里奚的水运主意。他们编了许多歌谣,每当吃饭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呢。

这就是《左传》上所记载的“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日泛舟之役”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我国劳动人民远在二千六百多年前,就认识了水运的优越性,还有能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突击性的水上运输,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漕运助大唐战后重建

唐朝的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整个大唐社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对交通运输影响极大,尤其是漕运更不能正常进行。

交通运输是大唐的经济命脉,必须尽快恢复。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刘晏被唐代宗任命为转运使,负责恢复漕运,以期给大唐的战后重建注入强大活力。

但是,安史之乱带来的问题很多,恢复漕运谈何容易。面对重重困难,刘晏上任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亲自乘船考察淮河、泗水、汴河、黄河等各漕运河道的水情及三门峡的险情,并疏通运河水道,使之恢复通航。当时劳力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用朝廷专卖食盐的收益作为漕运的费用,另外雇人从事运输生产,而“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减轻了地方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剥削,漕丁漕夫的收入也有所增加,对恢复漕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保障航运的安全,除由政府在运河沿岸分别派遣军队驻防外,还把漕运船只和人员组织起来,规定“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篱工五十人”,从扬州派遣军队护送到河阴。同时,对漕丁漕夫的驾船技术,根据各条河道的特点,进行专门训练。

更重要的是刘晏积极改革漕运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行分段运输法。过去由于一直采用直运的办法,把江南的粮食集中到扬州,然后从扬州装船,经过大运河、淮河、汴水、黄河、渭水,直接运到长安。这种运输方法,使大江大河的运输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而且运输时间很长,一船粮食往往需要八、九个月才能到达长安,途中损耗也很大,效率也低;另外,由于长距离运输,船工对各河道的情况也不全都熟悉,因此常常发生安全事故。

针对这些问题,刘晏一方面在清口(淮河、汴水汇合处)、河阴(汴水入黄河处)、渭口(渭河入黄河处)等处建造粮食仓库,同时又根据各江河水位高低和水流缓急等情况,推出“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的运输规定,使“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积太仓(皇室仓库)”。如此一来,漕粮分别由各河系的船分段接运,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而且船工们都各自在自己熟悉的水道行船,事故也大大减少。这种按各区段运输的方法,能充分发挥运输潜力。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仍然是组织水上运输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了使分段运输法更加完善,刘晏又根据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的水力不同,建造了许多类型不同的船只。在汴水航行的,是一种“歇艎支江船”,这种船体型肥短,平底浅舱,装载量大,每船能载一千石之多,而且装卸又方便,适合在江面开阔、水流稳定的河道里航行。在黄河三门峡险滩航行的,又是另外一种船型,叫作“上门填阙船”。这种船载重在一千石左右,而且以坚牢著称,适用于水流湍急、礁多滩险的河道里航行。

经过刘晏的努力和改革,克服了种种困难,漕运终于恢复了。每年由江淮地区运往北方的米粮,多时达一百一十万石左右,少时也有五十万石。当第一批米运到长安的时候,唐代宗非常高兴,派了很多卫士敲锣打鼓到城外迎接刘晏,并说:“卿,朕宽侯也”。意思是说,“你是我的萧何啊!

因此,刘晏在我国航运史上作出过突出贡献,至今人们还会记住他的功绩。

车船助起义军打胜仗

南宋初年,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活跃着一支由钟相率领的反宋抗金的水上农民起义军。起义军高举“等贵贱、均贫富”的大旗。不久,钟相在一次战斗牺牲。贫苦出身的杨么接过了战旗。起义军在杨么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起义队伍有40万人之多。他们以洞庭湖为基地,在险要处建立了许多水寨。同时还建造了数百艘车船和海鳅船。每逢水战,杨么就派出战船迎战。起义军的车船以它庞大的船体和飞快的速度;海鳅船则以它轻便灵活,敢打敢冲,令官军闻风丧胆。杨么农民起义军成了南宋政府的心腹大患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宋高宗赵构派御前大军都统制王躞率兵马3万多人,水师1万多人,海船千艘,气势汹汹的沿长江水陆并进,企图一举剿灭杨么农民起义军。

杨么得知后,立即在三面傍水一面靠岸的湖边加固水寨,修筑起坚固的工事,做好迎敌准备。

11月的一天,王躞向起义军发起进攻,他把一支约1万人的水军主力埋伏在洞庭湖的东面,然后亲自率领大队人马由西向东向杨么大寨发起攻击,企图把起义军赶入他们的埋伏圈,前后夹击,一举消灭。杨么识破了这一阴谋,探知官军的水师主力埋伏在洞庭湖湘江口一带,于是就给王躞来了个将计就计。当王躞所部向起义军扑来时,杨么却故意放弃水寨,全军转移到水上。王躞以为起义军怯战弃寨而逃,立即登船追赶。等到了湖面开阔处,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只见杨么起义军的车船掉过头来,向官军的战船冲去。起义军驾驶着高大的车船,居高临下,连连向官军投石放箭,打得管军溃不成军,狼狈逃窜,王躞也中箭负伤。

杨么决定乘胜消灭那支埋伏在洞庭溯湘江口的敌人水军主力。只见几艘装有八只车轮的车船,并不转动车轮,悄然向王躞水军埋伏的地方漂浮过去,船上没树旗帜,也不见个人,没有一点声息。敌探军发现后,立即报告水军主将。轻狂的敌人错误地判断,认为一定是在西面被王杀败的农民起义军。为了抢得车船争夺战功,不等令下,敌水师就解缆撑篙,乱哄哄地向车船赶去。

等到敌人的船全部驶入湖中央,靠近车船时,突然,车船上的战鼓擂响了,只见车船飞快地开动起来,在敌船中间来回驰骋。车船的两舷树有许多高高的“拍杆”,“拍杆”的顶端都绑有大石。当车船靠近敌船时,拍杆”立即放倒,巨石飞速坠下,将敌船砸沉。当遇到较小的敌船时,干脆就从敌船上碾压过去。农民起义军的几条车船,在官军的几百条船中间,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不多一会,王躞水军全军覆没。

王躞的这次讨伐,终于以自己的负伤,1万多水军的全军覆没而告彻底失败。

那么,杨么的车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船,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原来,车船是用人力通过机械传动结构作为船舶前进动力的船。在船的两边装有轮子,人在船舱内踏动传动结构;船舷两边的轮翼就飞快地转动击水,于是船就前进了。既可进,也可退,操纵方便,而且航速很快。它摆脱了风力和风向的束缚,比起一般的舢版与帆船是优越得多了。再加上船上的武器配备和优越的航速,用来作为战船,再合适不过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明轮船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五世纪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建造了“千里船”,应是车船的雏形。唐代又有了发展,“挟二轮蹈之”。到了南宋得到了大发展,杨么的车船最多的有24个轮子,船还有数层楼,真是蔚为壮观,庞大无比,怎能战无不胜。

长江三峡助百姓抗侮

自古长江三峡航行艰难险阻多,行船艰险,其中广泛流传一首民谣:“新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唐代李白也在这里航行过多次,描写过崆岭滩航行的艰难:“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成丝”。

崆岭滩,位于川江,是当时川江重点的滩险之一。江中心耸立着一尊巨石,形如猛虎,对川江往来船只,虎视眈眈。这尊巨石,名叫大珠。它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30米,高15.5米。它把航道分成南、北两漕。北漕礁石林立,低水位时航道只有33米宽。南漕泡漩汹涌,水势凌乱。船舶只好在巨礁乱石中插缝而过。大珠东端有一高峰,是船只过滩时的天然导航标志。我们的祖先多少年来在这里行船过滩,不知付出了多大代价,才摸索到这一条行船过滩规律:上水行船必须对准这一高蜂开去,只有这样才能顺着水流顺利过滩,否则就必定要撞礁。所以川江的船工们形象化地把它叫作“对我来”。

1904年三九严寒,正是川江枯水季节的12月27日。德国瑞记洋行的“瑞生”轮,由英国人卜兰田首次驾驶,企图闯进川江,进一步掠夺我国丰富的资源。尽管瑞生轮派头很大,但到了天险的崆岭滩,洋船长一望滩险,就目瞪口呆,一筹莫展了。

他们打听到到川江引水能手许光全的引水技术是数一数二的,就强迫他前来引水过滩。这个许光全可不是真不一般,“老川江”们说起许光全的引水技术来无不伸出大拇指,赞赏一番。真是:

新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有了光全来掌舵,进出鬼门有何难。

许光全被逼上了“瑞生”号引水上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惩治侵略者。当船舶要进入崆岭滩漕口时,按常规要将船头对准大珠东端高峰“对我来”开去。因为,如果航线偏左或偏右,都会触礁入不了漕,只有对着“对我来”才能入漕,当行船到了距大珠相当近的距离时,机警果断地立刻把舵一转调转航向,可以使行船在礁石之间,插缝而过。然而许光全却引着“瑞生”号对准“对我来”开去,一分一秒地越来越接近大珠这块大礁。见此,洋船长吓破了胆。许光全立即跳进了长江,凭着他的好水性,逃走了。此时的洋船长失去了向导,手忙脚乱,他怕对着“对我来”开去,过早地把舵一转调航向。可是,大珠下端水势凌乱,一股强而有劲的横流,向“瑞生”轮的侧面冲去,将“瑞生”轮冲向三珠。只听得轰的一声,轮船触礁了,“瑞生”号被撞沉了,洋船和洋人统统去了“鬼门关”。以后,有很长段时间侵略者吓得再不敢把轮船开进川江。

“崆岭滩是鬼门关”,它固然是险,但险并没有什么可怕,险有它本身的规律性,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性,就能控制它,征服它。

今天,“鬼门关”已经不存在了。1967年,崆岭滩鬼门关得到了较全面的整治。有名的头珠、二珠、三珠以及大锅炉、锯子磔等礁石都被铲除,打通了“瓶子口”,炸开了“鬼门关”。昔日“鬼门关”,变成了阳关道,大型船队都可以昼夜通航了,再也不惊险了。又有了新的歌谣:

昔日鬼门已炸翻,行船过滩箭一般。

瞥见崆岭才一瞬,回首不见黄牛山。

猜你喜欢
鬼门关川江起义军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川江往事》
“鬼门关”在哪里
川江号子(重庆)
鬼门关的月亮(组诗节选)
“鬼门关”在何处
“鬼门关”在何处
历代农民起义军的军民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