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华
医学硕士,医学类高级职称,山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首席常务理事,山西省网上家长学校讲师,太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万柏林区分站站长,山西智慧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10年心理咨询经历,长期从事未成年人心理能力提升的研究与探索。
问题一
男孩6岁,最近经常会提出要钱,因为他想买各种游戏牌跟小朋友玩,可是我们已经买过很多包游戏牌给他。今天我發现他在家里的柜子拿了10块钱自己去楼下买,并且没有告诉我。在此之前他有提出要拿钱,我拒绝了,而且提出了一个建议,每个月20号给他5块钱,由他自己支配。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崔老师
这个问题发生正好是一个契机,可以借此训练延迟满足的能力和理财能力,养成会计划的好习惯。
给孩子固定的零用钱,这个主意不错,但一个月间隔太长,怎么给钱、用钱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孩子控制能力好,间隔可以略长,否则,间隔越近效果越好,因为奖惩要尽快兑现才能培养好习惯。
我曾经为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订过零用钱协议,可以参考一下。
这个孩子的习惯是每天放学要在校门口买零食,妈妈以为不健康,女儿就为了零食在校门口和妈妈哭闹,甚至躺在地上耍赖。协议如下:零用钱按周发放.女儿对零用钱有自主权,主要用来买零食。妈妈一周给女儿5块钱,周一给到。到周日晚上如果还有2块,下周的零用钱就加1块。下周给6块,如果周末还有3块,下周就再加1块。如果存到10块以上,妈妈给存起来。喜欢什么玩具,女儿的存款只要够一半,妈妈就帮她付另一半。如坚持的好,妈妈可以给不定期奖励。这样,女儿为了奖励,努力克制住了买零食的习惯。
订立规则有几个要素:双方一致,有奖有惩,周期要短。执行起来后要想办法鼓励孩子坚持,比如妈妈要丰富家里的健康零食,另外给不定时的奖励作为意外的惊喜。
好的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每个好习惯都得我们用爱的方式去塑造。
问题二
孩子今年6岁,最近感觉她很在乎游戏的输赢。过年期间在家玩扑克牌(孩子能接受并喜欢的游戏),爷爷奶奶因为宠着总爱偷偷让牌,结果每次都是孩子赢,兴奋得不得了;我却觉得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让孩子正确认识输和赢的问题,所以出牌从来都不会故意让她,结果她就输得多,赢得少。输了当然不开心,我就说“输赢都很正常”“那是爷爷奶奶让着你,以后跟小朋友一起玩谁会让你”之类的话,可是她听不进去,反而摔东西发脾气。我想知道我应该怎么引导孩子认识这个问题?
崔老师
孩子在乎输赢,因为赢的结果会给孩子信心,赢得多的孩子就比较自信。如果赢是别人让出来的,就会形成虚假自信。你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可贵,接下来要学习用输赢来激励孩子。
你说的话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呢?你的出发点没问题,说的话也没问题,但沟通的方法需要改变一下。
沟通的顺序是先处理心情,再沟通事情。孩子输牌后心情肯定有点沮丧,我们就要先理解一下。可以这样讲:你输了牌有一点不爽吧?你和大人打都能有输有赢,再过两年我们就赢不了你啦!如果这样讲,理解她的心情,肯定她可以赢牌是她有能力,你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有输有赢已经不容易,还有你看好她会进步,这本身就是鼓励,这样沟通她比较容易听进去。
沟通是有技巧的,那就是:理解心情(看到人不是事,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描述已有的事实(正向关注)+带出你的欣赏(激励)。这个沟通方式叫初级赞美,对童年期的孩子非常管用,对于再大的孩子,就要学习高级赞美。
问题三
去年冬天孩子(上学前班)生病挺严重,我只好跟幼儿老师请假,孩子不同意请假,说是怕落下老师讲的知识,安抚了孩子的情绪后这才成功请假。请假第四天,当我问孩子病好了要不要去幼儿园的时候,她却说不想去,还是在家好,想干什么干什么。孩子当然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可是身为家长,心理落差还是挺大的,担心孩子不喜欢上学怎么办?尤其孩子即将升入小学,能接受了小学的模式吗?
崔老师
理解你的担心。
孩子的想法是经常变的,与其担心她不愿意上学,不如趁在家的时间培养她进入学校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上学是自然而然的事。
孩子上学前需要训练两种能力。一种是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阅读能让孩子见多识广,获得更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这个进步本身就会让孩子很惊喜。选择适合孩子、孩子喜欢的读物,亲子共读、鼓励孩子主动阅读,孩子慢慢就会喜欢阅读,而且会越来越专注。第二种能力是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可以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洗脸刷牙、整理书包文具,有时间观念,知道要遵守规则。学会信任孩子,孩子的事务多依靠她,放手她自己去做,而且要多加鼓励,不对孩子做的事做过多要求,妈妈少包办、适当示弱就没问题了。
孩子这两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时,她适应学校就没有问题了。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