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虎
摘 要:物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遥远的,是不好把握的,这就使得学生对物理产生了错误的学习理念,不肯在物理方面花费时间。初中物理教师要想改变学生的这一学习态度,就要懂得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来促进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可以借助为学生挖开掩盖在物理表面的泥土来实现,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找到物理知识的真谛,理解物理知识。
一、挖开生活的泥土——构建学生剖析生活的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探寻构建学生物理思维的策略,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挖开生活的泥土,使物理知识突出出来,促使学生形成剖析生活的物理思维。对于部分学生來说,物理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学生难以直接吸收物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穿插生活元素,利用生活的优势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形成物理学习思维。
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知道噪声的主要来源,能够判断噪声的强弱,熟悉噪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伤害,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在教学中为学生列举了生活中出现噪声的案例,让学生在这些案例中了解噪声的特点,能够分析噪声带来的危害。学生观察案例后,对噪声的表现有了直观的了解,知道了噪声是一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等的声音,超出了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接着,笔者又组织学生对噪声的概念进行学习,让学生探索噪声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学生学习噪声的相关知识后,对噪声的来源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了噪声的危害,学会了科学判断噪声的强弱,提出了控制噪声的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带领学生挖开生活的泥土,让物理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构建了剖析生活的物理思维。
二、挖开问题的泥土——构建学生剖析问题的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探寻构建学生物理思维的策略,需要与教学的问题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挖开问题的泥土,使物理知识展露出来,促使学生形成剖析问题的物理思维。问题,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道路不再单薄,而是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加上一点压力,促使学生努力。
在学习“安全用电”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必要性,熟悉用电的注意事项,知道触电的主要原因和类型,可以按照用电的规则来使用电,知道雷电的危害和避雷针的应用,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安全用电的知识进行了学习,让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内容。同时,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提问:什么是安全用电?为什么要提出安全用电?大家在使用电的时候有哪些错误的示范?你了解触电吗?在遇到触电现象的时候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吗?你见到过雷电吗?雷电对人们又哪些危害?你能说说避雷针的原理吗?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新知识的学习,知道了电压越高越危险的事实,了解了安全用电的主要内容,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学生还对触电的原因和类型进行了学习,知道了在遇到触电问题时,应该怎样做,总结了雷电的危害,分析了避雷针的使用原理,形成了安全用电的意识。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思考与安全用电有关的问题,使学生深入学习了安全用电的物理知识,构建了学生剖析问题的物理思维。
三、挖开实践的泥土——构建学生剖析实践的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探寻构建学生物理思维的策略,需要与学生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挖开实践的泥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展开探索,促使学生形成剖析实践的物理思维。实践,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撕开了裂口,使得学生拥有了探索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挖掘实践的泥土,可以帮助学生收获不同的物理学习感受。
在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的概念,懂得区分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知道能量转化的效率,熟悉能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把握物理知识。学生与小伙伴结合在一起,对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总结了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的概念,了解了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区别。同时,学生还对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掌握了能量转化的效率及方向性,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们需要重视能源的保护,为维护地球的环境做出贡献的。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践,帮助学生构建了剖析实践的物理思维。
总之,本文通过为学生挖开生活的泥土、挖开问题的泥土、挖开实践的泥土,构建了学生剖析生活的物理思维,构建了学生剖析问题的物理思维,构建了学生剖析实践的物理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鹏. 新课改形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50-152.
[2] 李春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