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
[摘 要]学习书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的主要课程。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学、赏、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切实开展书法教学实践,通过学习书法发展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鉴赏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通过个性化辅导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文个性及正确的审美情感。
[关键词]书法艺术;民族文化;核心素养;三位一体
华夏五千年文化传承发展至今,让世界为之感叹。这其中不得不说汉字作为重要载体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汉字不仅承载着传承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就其本身的起源、发展、演变同样呈现出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面貌——书法艺术。对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发展也是对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学阶段,按照书法艺术核心素养的要求开设书法课程,让中学生了解书法、欣赏书法,并会书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古老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在书法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学、赏、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中学书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学促教,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1.参加培训,開阔眼界
作为一线书法教师,我有幸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承办的“书法国培计划”。学习期间,我与授课专家融洽交流、共同探讨,与书友一起学习、互帮互助,在教授书法课程的道路上有了参照和借鉴。培训采用了专题讲座、案例学习、实地考察、名师示范课、提交作业等多种形式,实现了讲授、参与、合作、体验、实践一体化学习,使我从中受益良多,收获颇丰。通过聆听省内外教育家、书法家讲授《书法发展史》《书法技法》《审美与文化的关系》《历代优秀碑帖和文字需要在环境中欣赏》《初、高中书法课程现状及开设意见》《书法高考前景》等等,我真正意识到要想写好书法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触类旁通,理清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再勤加练习,方能浸进其中。专家教授对书法的解读和教学分析,为我的书法课指明了教学方向,做出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博览众长、深入探究的示范。
2.自我学习,提高技能
为了提高书法技能,我创造机会寻找名师专研技法。我先后临习了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宋代米芾的《苕溪帖》《蜀素帖》《寒食帖》《中秋帖》,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十七帖》等,并在学期末精选20幅不同书体的优秀书法作品在校展厅进行展示。我还利用慕课平台学习各高校教授的网络公开课,如北京师范大学倪文东教授的《书法欣赏》、上海师范大学丘新巧教授的《中国书法创作实践》、东北大学朱利教授的《书法课堂》等,并获得优秀慕课证书。通过不断学习,不仅书写技能得到提升,教学理念得到更新,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更加科学和规范化。
3.学为所用,促进教学
实践是检验学习的最好方法,我把所思、所学、所得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初中生的书法课程体系。我把书写范字带到课堂,拍摄微视频展示细节,利用多媒体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受书法的魅力,师生共同浸润在书法的海洋里。
二、以赏促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1.通过学习书法发展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从书法发展史入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我国厚重的书法文化,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到草书,让学生对书法的脉络有所了解,感受到中国文字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文化。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研究书法艺术要先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开始。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已有了结构完备的甲骨文,夏商周是书法艺术的初期阶段,商周的文字已经具有了用笔、结体和章法等重要的书法艺术要求,文字也从应用性逐步向艺术性发展。后来书法文化又经历了先秦两汉的孕育、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五代的成熟、宋元明清的守成和中兴,这期间出现了无以胜数的书法大家,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褚遂良、赵孟頫、苏轼、黄庭坚、米芾等等,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也不断成熟和发展,各种书学论著先后问世,如卫恒《四体书势》、北朝王愔《古今文字志目》、后魏江式《论书表》、虞世南《笔髓论》、张怀霍《书断》、苏轼《和子由论书》等等。通过学习,学生对书法的发展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深入了解了其背后的民族文化。
2.通过鉴赏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
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各类书迹都给人以视觉美感,说明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本就客观存在。要读懂书法作品、理解书法作品、感受书法作品的美,就要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在课堂上我通过一张张清晰的历代书法名作、一个个分解与组合的范字、一段段专业生动的微视频,为学生打开了学习书法的大门。从商代《卜骨刻辞》《后母戊鼎铭文》、西周《毛公鼎铭文》、秦代《泰山刻石》《石鼓文》、东汉《鲜于璜碑》等碑文,到著名的三大行书,即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每讲到一个碑帖我都向学生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例如,介绍《兰亭序》时,让大家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个天气晴朗、和风习习的日子,五十岁的王羲之和四十多位好友相聚于会稽山的兰亭,抬头是浩大的宇宙,低头看万物繁盛,人在其间,游目骋怀,饮酒赋诗,佳作就此诞生。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背景再去识读图像,感受刀斧在石头上的方圆变化、笔墨在纸间的自然流淌,领会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之后再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书法作品,讲述书法名家的励志故事,让学生了解书法家内在的性情,以更好地读懂书法家所呈现的作品的内涵。
3.通过个性化辅导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之情,我在课程刚开始时带领各班同学到学校书法展厅观摩学习,通过一幅幅散发着墨香的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水平。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每节课我都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进行个性化辅导,要求书写范字,力求精准传神。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渐渐发现汉字书写的奥妙,认识和感悟到书法之美,提高了书写能力。在结课阶段我还设置了展示环节,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品评技巧。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在听、看、写、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书法的认知,书写能力都更上一个层次。课后延伸环节有集字练习、章法拓展等内容,我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作品装点房间,扮靓生活,这也体现了书法的实用价值。
三、以思促研,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我校作为省级美术基点校,在美术领域已形成多元化教学规模,如今书法走进课堂又增加了一个教学特色。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书法进课堂,不仅给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给学生搭建学习中国传统艺术书法的平台,还在学校美术展厅举办教师书法展,艺术节上展示师生高水平的书法作品,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成果。
学校办学特色的拓展源于以下几方面:1.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初中低段自编书法校本教材,课时编入课表,确保各班学生全员参与,从领导到师生都高度重视书法课。2.健全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练习,尽量做到“识繁用简”,通过引导学生系统学习书法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3.加大师资力量。我校成立了教师书法研学小组,定期教研,大家一起研课、磨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对年青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培训,通过再学习提升其素养,然后充实到书法教师队伍中去;积极向爱好书法并在各类书法协会都很活跃、有经验和有能力的书法爱好者请教;多参与各种创作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在书法教学中,我们践行学、赏、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书法课堂不仅为学生学习书法铺路,更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路振平.颜真卿楷书教程《多宝塔碑》[M].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2.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