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瓦
在中亚地区广袤的土地上,雄踞着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一词最早来源于古突厥语,意为“流浪”,这个充满悲壮与侠情的词语,似乎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哈萨克人的古往今来。
早在旧石器时代,哈萨克斯坦就有人类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已经学会在自然之间寻找生存的奥秘:利用当地大面积平坦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哈萨克人开始了游牧生活。考古学家甚至相信,人类就是在这片平原上,成功将马驯化,揭开了人类生活的新篇章。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片土地上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部落,如萨卡、突厥、帖木儿等。
在历史上,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3世纪,哈萨克斯坦地区被蒙古帝国控制,成吉思汗授权长子在此建立金帐汗国;15世纪,哈萨克斯坦地区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离出去,在1456年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随后受到准噶尔汗国的入侵,当时的清朝统一漠西蒙古,解除准噶尔对哈萨克的威胁,哈萨克对清朝俯首称臣;随着清朝式微,哈萨克汗国在19世纪彻底被俄国吞没,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哈萨克宣布独立,成立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从此,一个传承着古老血液的新兴国家在中亚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从新疆乌鲁木齐搭乘国际列车,一路从荒漠穿越到草原,从草原掠过湖泊,历经长河落日、旭日东升,最终在约42个小时后抵达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努尔苏丹。
努尔苏丹坐落在奔涌不息的伊希姆河畔。从建筑风格来看,努尔苏丹充满了奇幻色彩:中亚音乐厅如花苞绽放,和平宫似金字塔矗立,巴伊杰列克塔外观如同巨型棒棒糖,“大帐篷”可汗沙特尔将现代和自然元素完美结合……
努尔苏丹所在地是古代丝绸之路北支线上的节点,曾为重要的商业中心,19世纪,这里以阿克莫拉之名建市。在被苏联统治时期,这里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处女地运动”,即全力开垦城市周边的荒地,将其变成苏联的第二大粮食生产基地。在这一时期,众多俄国人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此地,最终为这座城市落下了俄罗斯的风情印记。1997年,哈萨克斯坦独立后,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力排众议,将这座城市选定为哈萨克斯坦新首都,并改名为阿斯坦纳(即哈萨克语的首都之意)。2019年3月,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为纪念这位陪伴着国家从殖民到独立,再到逐步发展壮大的总统,阿斯坦纳正式更名为“努尔苏丹”。
在努尔苏丹成为首都的次年,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召集建筑师和规划师,为“新首都”谋划未来。最终,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荣获第一名,新首都按照其“历史与未来共生”的理念进行规划:一条伊希姆河穿城而过,将整座城市分为新与老两部分,在老城里,低矮房屋的斑驳墙壁讲述着过往的故事,而在新城中,全新的建筑展现着“新”首都的活力。
在哈萨克古老的民族神话里,哈萨克的生命来源于“圣蛋”:很久以前,幸福之鸟Samruk在一棵白杨树上诞下一颗蛋,这颗蛋成为了生命的起源,而这颗白杨树则成为哈萨克人的“生命之树”,被亲切称为“巴伊杰列克”,象征着力量与繁荣。在努尔苏丹努尔兹霍尔大道上,就有一座形似白杨树的“巴伊杰列克塔”矗然而立。这座塔建成于1997年,塔身为狭窄的圆柱形,外绕树枝状的钢梁,塔身高97米,代表遷都的时间,塔顶部支撑着一个高约22米的巨大金色“蛋状”球体。从塔底部乘坐电梯可直达球体中,在球体的一层,人们可以360度欣赏努尔苏丹风貌,通过楼梯抵达第二层,目光立即会被一座金色的镀金手模吸引。这座手模取形于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右手,许多人喜欢将自己的手放在手模上许愿,人们相信,这是对这位“开国伟人”的致敬,自己也将从中获得无穷的祝福。
巴伊杰列克塔是哈萨克斯坦“新生”的象征,而对其悠远宗教历史的敬仰则藏在了和平宫里。和平宫位于努尔苏丹新城的中轴线上,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设计建造。和平宫外形为“金字塔”状:“金字塔”分为5层,每一层都是由正立与倒立的三角形相契而成,象征着融合;下三层为白色花岗岩,上两层则由彩色玻璃构成,彩色玻璃的颜色来源于国旗中的金色与淡蓝色,象征自由与统一。
和平宫里拥有歌剧院、国家文化博物馆、图书馆等重要文化场所。不过,对于哈萨克人来说,和平宫的意义远高于它的实际功能——这里是世界宗教领袖大会的永久会址,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道家等宗教都被这里接受,代表了摒弃暴力,让全世界人民在和平与和谐中共存。
当然,即便游客不了解宗教文化也不会影响观赏的心情。走入和平宫内,沿着布满绿植的旋转楼梯缓缓而上,四周便被充盈的生命力包围,抬头仰望,阳光透过金色、蓝色玻璃折射出温暖的光芒,建筑艺术家布莱恩·克拉克绘制在玻璃上的釉彩鸽子,似乎在阳光中“活了”起来,自由而轻盈地翱翔在天空……
在努尔苏丹新城,还有一座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地标性建筑——可汗沙特尔。可汗沙特尔是努尔苏丹最年轻的建筑奇迹之一,于2006年开始建造,在2010年总统纳扎尔巴耶夫70岁生日当天正式对外开放。可汗沙特尔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帐篷”,“帐篷”中间为一座高约150米,重2000吨的三脚桅杆,四周支撑着巨大的钢索网,外立面则用三层透明塑料包裹,而得益于透明塑料的作用,可汗沙特尔内部室温常年保持在19摄氏度到24摄氏度。冬日的努尔苏丹户外温度常达零下35摄氏度到零下40摄氏度,这时,温暖的可汗沙特尔便备受人们喜爱。
可汗沙特尔内的设施应有尽有,俨然一座城市中“独立的王国”,购物、咖啡、电影、游戏……甚至在帐篷内,还建造了一条可以划船的河流,以及一个人工海滩,人们在一“帐”之内,可畅享生活的乐趣。
努尔苏丹是朝气蓬勃的新首都,但哈萨克斯坦年长一辈关于首都久远的记忆,却属于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距离中国边境不过200多公里。早在公元前1000 -公元前900年间,阿拉木图一带就已有游牧人生活,随后,萨卡、乌孙部落在此发展,造就了早期文明的繁荣,到了古代亚欧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繁盛时期,这里又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1921年,阿拉木图被当时的苏维尔政权正式授名,意为“苹果山”,因郊区盛产苹果得名。相传,这里还是苹果的故乡,其生长的野生苹果被认为是现代苹果的祖先。1929年,阿拉木图成为了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1991年哈斯克斯坦独立后,阿拉木图也顺理成为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
阿拉木图在哈萨克斯坦历史上是绝对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那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为什么决意要迁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拉木图地震频发,危害巨大。历史记载的最近两次大地震几乎都将阿拉木图夷为平地:1887年5月28日,阿拉木图发生8.3级大地震,仅用了11分钟左右,这场地震就完全摧毁了阿拉木图。坚强的阿拉木图人迅速在地震后重建,然而24年后,阿拉木图又发生了8.4级大地震,阿拉木图人的努力毁于一旦,只有一座耶稣升天大教堂在地震中幸存。
这座耶稣升天大教堂为当时著名的东正教教堂,是东正教徒朝圣的重要地点之一。大教堂于1904年开工建造,其基本设计来自于建筑师康斯坦丁·阿卡迪耶维奇·鲍里索格列斯基。相传,鲍里索格列斯基的这份设计图纸考量时间长达40年之久。不过,将图纸变成现实的是工程师安德烈·帕夫洛维奇·曾科夫,曾科夫对鲍里索格列斯基的设计进行了补充优化,并且监工建造,于1907年正式竣工。从竣工之日起,这座教堂就在建筑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堂高56米,主體构架为木头,被誉为“世界第二高的木质建筑”。此外,这座教堂还创新性地加上了一个“地震筐”装置——在建筑的木梁上安装了金属支架和托架,使其能随着地震震动而摇摆,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这也是耶稣升天大教堂能够在1911年大地震中幸存的真正原因。
在阿拉木图,还有一个跟中国紧密相关的地方——以中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命名的“冼星海大街”。1940年,冼星海前往前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进行后期配乐制作,然而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影片制作停滞,冼星海回国之路被切断,于是取道阿拉木图回国。1942年12月,冼星海来到阿拉木图,却因交通中断回国未果,一路历经艰险的他此刻贫困交加、疲惫不堪。当时,哈萨克斯坦作曲家巴希特詹·巴伊卡达莫夫发现了冼星海,尽管语言不通,但看到他身旁的小提琴,便知是“音乐知音”,于是邀请冼星海到家中安住。一年后,在巴伊卡达莫夫推荐下,冼星海开始在科斯塔奈市音乐馆做音乐指导,由于身体羸弱与劳累,冼星海不幸于1945年10月30日病逝。但在哈萨克斯坦的这段日子,冼星海创造了《民族解放交响乐》《满江红》《中国狂想曲》等一系列不朽名作。
1998年,阿拉木图市长将巴伊卡达莫夫家附近的大街命名为“冼星海大街”,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阿拉木图市东区,从主干道拐入冼星海大街,在街道的尽头,冼星海纪念碑安然矗立。纪念碑下部莲叶重叠,上部为3个莲花花瓣,在“花瓣”上环绕着“五线谱”,雕琢的乐符是冼星海成就的礼赞,而纪念碑上镌刻着冼星海的一生,读着“故人”的故事,思绪就被带回了那段悲壮而勇敢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