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燕,徐双枝,孙加燕,陈雪晴,马 丽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安庆 246052)
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提高师生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混合式教学是把传统网络课程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各种学习媒介、学习场所和学习方法,形成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强调在合适的时间应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以实现“1+1>2”的教学效果。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核心课程,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多,传统课堂教学,因时间有限,教师一般以满堂灌模式教学,每节课知识点极为饱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很难全程集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混合课程建设的基础。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安排,重新整合知识点,紧扣教学重难点,重组教学内容。根据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内容将教学任务分解为6个模块,分别为基础知识、液体制剂、固体制剂、无菌制剂、其他制剂和新剂型与新技术[1]。每个模块按对应的剂型为一个专题,如液体制剂包括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同时根据职业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学习单元,整个设计的流程按照基本理论、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典型药物制剂等六大部分内容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流程设计。药物制剂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在每个剂型中设计一两个经典药物制剂实验,如碘酊的制备、痱子粉的制备、液状石蜡乳等实验教学和GMP仿真实训教学。
资源库的建设是混合课程建设的核心。与课堂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部分主要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及实景等形式展现。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原有的教学素材远不能满足混合课程建设的需要,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重新制作、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建立药物制剂技术混合课程资源库,包括各单元的微视频、PPT、在线作业、拓展学习资料、讨论主题、在线试题库等。如在固体制剂视频制作过程中,我们结合制剂岗位流程和职业要求,开发粉碎、过筛、制粒、压片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一系列视频资源,不仅为混合课程教学平台提供资源,还与与企业岗位实际生产接轨,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授课方式的转变是混合课程建设的关键。在混合式教学中,在课前,教师将授课内容,视频和问题等资源发布到教学平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这样对教学资源要求非常高。视频教学要求教师要面向镜头讲课,相对于传统课堂,眼神、表情及语气语速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如果教师表现出现不自在,势必降低视频质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对授课内容充分的熟悉及理解,并能适应镜头。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的热情、潜能得到充分挖倔。
教师将学习资源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自主完成视频学习和在线任务,难点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在平台上,其它学生可以参与讨论或回答。教师对学生发表观点进行启发引导和梳理总结,针对共性问题,教师发布相关讨论话题,学生查阅资料,为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个别问题,则单独回答。
由于微视频教学时长有限,学生的自学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仅靠线上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掌握重难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本次课知识构架进行讲述,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明确各章节重难点;对于那些课前线上解到的共性问题,作为重点阐述内容;小组讨论时,学生自由分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讨论,大家根据课前的教师线上发布的问题及查阅资料情况进行发言,选一名成员进行成果汇报。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突出重难点。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经典药物制剂实验如;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液状石蜡乳的制备、痱子粉的制备、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等由学生独立完成[2]。为提高学生创造性和资料查阅整理能力,我们增加了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设计-教师指导-方案确定”的模式,由小组协作完成[3]。如在学习了软膏剂之后,我们设计了既贴近生活又紧扣教学知识点的设计性实验,学生根据软膏剂的处方组成和制备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自己的维E霜处方和工艺,教师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后,小组完成设计实验的制备和质量检查。学生兴趣度高,教学效果好。
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提升。如在一个模块学习完之后,布置一次思维导图总结作业,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整个知识框架的掌握、对类似剂型的比较更精准,也便于后期的复习。另外,教师要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反省教学上的不足,及时改进[4]。
考核内容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考核由课程完成情况、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及主题讨论等组成[5],占总成绩40%,线下考核由课堂出勤率、小组讨论汇报、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期末考试五部分组成,占总成绩60%。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期末考试这种结果性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属于形成性评价,更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既督促了学生的学习,又不会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个人喜好,影响学生的最终成绩。形成性评价,又是实时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反馈情况,又能指导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改革[6-7]。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知识点多,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一个个知识点制作成一个个简短的视频、动画,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碎片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场所和时间。如在晚自习、周末、睡前、起床前等时间自主学习。又因药物制剂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涉及各种制剂的生产过程、设备使用及临床使用,通过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形式展现出来,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并在线完成各种药物制剂的制备生产过程,生动形象的课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环节中,让学生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与迁移的能力,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混合式教学,教师团队需要收集教学素材,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如在线测试的错误点,学生发布的讨论及回复、线下课堂小组讨论的成果汇报等,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关注热点,依此调整课程教学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的一系列思考,反复揣摩,细细品味,再不断地进行实践验证,进一步指导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水平是决定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关键,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录制教学微视频,制作动画、幻灯、实时在线互动等,这些操作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在完成课程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对教学平台由熟悉到熟练,教师们信息化水平也能得到质的飞跃,这也为更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学生线上学习的细节,如在线时间、在线测试分数,发表评论次数、在线作业成绩等信息均由在线学习平台记录保存,每个活动都由教师进行评价后以分数的形式累积到平台中每名学生的账号中。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导出平台数据,根据学生每个指标所得分数转换为百分制分数,再进行线上评价得分,通过权重加成后汇总出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评价结果,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的是学生整各过程的学习状态,不会因某一次失误就导致这门学科成绩不理想,评价方式更公平、合理,是学生学习和教学改革的“指挥棒”[6]。
互联网平台功能,可方便、快捷地获得线上教学数据及分析,教师直观看到学生在线学习时常、在线作业完成情况,督促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同时线上数据的分析也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药物制剂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系统设计课程、开放式管理学习各环节、持续更新教学资源的方式,最终建成在线资源丰富多样、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自测试题库、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评价为一体的在线开放课程。完成了以“满堂灌”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推动了信息化技术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但后续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