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3-07 20:26韩殿超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农民

韩殿超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陕西 西安 710065

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现状;对策研究

1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的基本关系

1.1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内涵

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主要是通过水利工程的兴建、技术措施的改进,来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就是通过修理和兴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些水利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其中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等。

1.2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特征

从以上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概念来看,农田水利建设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并且随着时代的迁移,它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说只有正确认识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特征,才能使之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2 农田水利建设服务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相对较为贫缺。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国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特别是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谐调发展,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中央连续下发的1 号文件都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使之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其中,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1 促进了粮食高产稳产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频繁斗争的历史。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还是以种地为主,灌溉总体面积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且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中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对农村所进行的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旋、农田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所积累的能量得到了集中的利用和释放,使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艰难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扭转[1]。

2.2 提高了农民种植收入,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贫困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多数,农民的生活较为贫困,因此,种田收粮,用买粮食所取得的收入来购买其它商品,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粮食的高产稳产和质量的提高,则直接影响着农民种地经济效益的增减。因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为农业种植创造了旱能灌、涝能排的基本条件,配合农业种植结构的市场和销售渠道的调整,就可以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适地的调整所需的种植品种,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提高大幅度灌溉保证率,降低是否有水或者是否可以排水的自然条件制约。

3 农田水利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3.1 农田水利建设主体不明确

3.1.1 政府是公益性工程的建设主体

水利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设施,其中有许多公益性工程。所谓公益性,就是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公众性和非排他性。这一类工程,其受益者除了农业和农民以外,农村中的各行各业以及所有非从事农业的单位和个人无不受益[2]。因此,仅仅要求农民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是不正确的。农业是一个经济效益较低的弱势产业,国家和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给予一定的扶持,随着公共财政政策的推行,公益性基础设施就应当由公共财政来承担。

3.1.2 农业生产者是生产性工程的建设主体

所谓生产性工程,主要是指田间工程,是直接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如引水工程、田外排水工程、田间配套工程等,这一类工程建设的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包括农民和其他经济组织。他们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实际上是农田种植业的必要成本。

3.1.3 经营者是经营性工程的建设主体

水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商品,农田水利工程供水是一种经营性行为的工程。应当由其经营者负责建设和管理。根据市场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法则,可以由多种资金组成股份公司建设,经营利润按股分红。可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并负责经营。也可以由农民或农村中其他个人单独或联合出资兴办[3],自主经营,自负营亏。

3.2 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认识不够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存的中小型水库几乎都是三四十年前建成的。在当时国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却建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水利工程,并使人群众从中得了真正的实惠。就目前来说,中国还没有全面管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雄厚实力,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粮价已经开放,农民增收缓慢,则从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使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投入缺乏主体的意识。所以,过早地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农民退出办水筹资投劳的历史舞台,还是太早,这样做的结果将会导致农民虽基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承办主体的严重缺位。

4 健全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服务农业生产的对策

4.1 要清醒的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基础和命脉。不论是在什么时候,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惠民政策,如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问题解决不好,农业生产则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农民更是难以实现小康的生活。

4.2 加大农田水利服务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农田水利基本建没的直接目标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中国全面小康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无论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还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努力使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的受益者都是国家、农村和农民;农业、农村和农民已为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三农”已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困难的时候,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

4.3 深化水利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要加快建立和创新专业化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正确的处理好水利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确保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又要将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成本。要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类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主体,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4.4 增加投入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的保证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投入。水利是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基础性产业,在各级财政部门应编制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水利信息化资金在水利投入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要有水利信息化科目,应采取逐年投入,分步建设,逐步完善的方式。在兴建水库、河道、灌区、等一批工程中,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来确定该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并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和运用,以“工程带动水利信息化”。使其更好的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