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尔
新疆呼图壁县水利局,中国·新疆 昌吉 831200
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乡村振兴
新形势下的农村水利工作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走新路、出新招、创新业的重要责任,必须把创新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作为一项突出任务紧抓不放。一要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农村水利投资的稳定增长;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强化“一事一议”执行力度,组织群众筹资筹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1]同时充分发挥涉农资金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作用,以水利为平台,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农林水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形成农村水利投入机制的合力。二要创新管护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完善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办法和配套制度,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搞活经营权,转让使用权,拍卖所有权,盘活存量水利资产,实现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滚动发展,鼓励群众独资、合资兴办小型水利工程,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同时要将工程建设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从建设时期就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三要创新水权分配机制。于军塘湖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在中国新疆昌吉呼图壁县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将全县的用水权总量分配到乡镇、村组、明晰到户,配水到地,切实做到“水权明晰”,同时允许水量自由交易,鼓励用水户将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出售,出售价遵循政府宏观指导。四要创新灌溉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和供水到户“544321”工程;灌溉用水实行“水票制”,由用水户持水权证向水管单位购买亩灌溉轮次水量,水管单位给票供水,确保总量控制。五要创新水价形成机制。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施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终端水价机制,[2]全面实行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逐步建立合理的农村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切实解决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资金难题。建立水权水价交易平台6 个,交易水量1140 万方,交易额245.98 万元。落实精准补贴、差额补贴奖励资金32.76 万元。开展确权颁证,2017年发放产权证25 本,呼图壁县累计发放1199 本。
农村水利工程面广量大,建设管理任务重,建好、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保证长期发挥效益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一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分级管理、分类管理、专业管理、群众管理的模式和途径,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与用水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模式。[3]二要建立末级渠系工程管护奖惩机制。将末级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形成水管单位监督指导、乡镇政府督促落实、用水协会具体实施的工程管护格局;并由水管单位和乡镇共同与用水协会签订末级渠系工程管护责任书,于每年年底对末级渠系进行达标验收:对管护措施落实好的协会,从末级渠系维护费中划出一部分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补助;而对于管理不善的协会则依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如警告、罚款、免除协会负责人职务等);对于负有连带责任的乡镇,在进行综合目标考核时,根据达标率给予相应的加分或扣分处理。三要切实加强末级用水管理。对用水协会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协会人员力量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推进用水协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协会真正培育成末级渠系的用水管理主体;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一级计量点,加快健全二级计量点,持续推行末级供水“三公开”制度,使广大农民放心用水,明白交费,全面促进末级用水的规范、有序管理。四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着力抓好水利相关规划的编制,把好顶层设计关,健全完善骨干水利设施体系。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5 项水利工程建设,发挥骨干工程辐射作用。总投资13.528亿元,争取中央补助资金3269.7 万元,完成投资5.683 亿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加强运行管理的重要性,为群众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一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搭建县人民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班子,制定出台《呼图壁县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对落实《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推广“六制”、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及工程运行管理、服务管理、卫生管理、水费管理、维修管理、基金管理、水管员管理、等提出规范要求。二要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总站内部管理制度。按需扩充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队伍,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运行经费等问题,[4]消除工程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为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和持久发挥效益提供人力支持和机构保障;同时强化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有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升综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要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设立明显防护标志和严禁事项告示牌,制定保护措施,并经常巡视,落实保护责任,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安全问题。四要建立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并配备必须的设备和仪器,安排水质监测人员;完善农村供水消毒、净化设施,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定期对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坚持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制度,并建立水质检测档案资料,确保饮水安全。五要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建成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心,配套安装覆盖全县人饮水工程的网络控制系统,全面监控管网设施、工程安全、水量调配等管理信息,实现工程管理优化升级。六要建立高效的维修机制。供水总站应组织成立专业维修队,并向供水区域公布监督电话,建立24小时服务制度,逐步实现维修、维护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5]。
一要继续完善和落实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采取项目支撑、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补筹结合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促进现代化节水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二要积极推广“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和“农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切实推进农业集约化种植、生产管理“五统一”进程,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科学管理。三要借鉴大丰镇3 万亩河水滴灌大首部工程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建设精品“大首部”,充分发挥节水规模效益。四要借助军塘湖流域3 万亩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全县范围内辐射推广实施大田滴灌技术和滴灌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高度集成的节水技术体系。五要着力调整优化作物布局,综合应用除工程节水以外的多种田间节水技术,全面促进由单一田间节水技术向综合集成节水技术转变。六要进一步加强对农协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的培训力度和效益对比分析,通过举办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节水培训班等方式,让农民完全转变灌溉理念,实现粗放灌溉向精细灌溉的转变,真正“变浇地为浇作物,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让农民自觉节水,自觉搞好工程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七要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农业节约出来的水量调配到工业领域、生态领域和城镇发展领域,[6]同时进一步理顺节水效益转移关系,积极探索并制订包含农业节水补偿费用的非农行业用水水价,全面建立农业节水支持生态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增长的工业增加值、现代化的城镇建设反哺农业节水的补偿机制、使广大农民在利益驱动之下,积极践行节水行为。八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和现代化灌区建设,同步推进灌区用水计量设施、田间渠系配套,灌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积极做好灌区现代化建设工作。抓好农村水系河塘综合治理,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大力推进水利精准扶贫,把水利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消除农村贫困。
一要进一步充实机构人员,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队伍,提高农村水利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好水利服务保障。[7]二要认真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的选拔、培养、交流、引进工作,提高水利科技的导航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真正建立起一支懂业务、会管理、高素质的水利服务队伍体系。三要从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提高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基层灌区灌溉管理、工程管理中的能力与水平,发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乡村振兴、服务农村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示范协会建设,加强协会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从管理上连接起“最后一公里”。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效能性转变。四要按照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以“小管理,大服务”为目标,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利改革,以“一专多能、一人数职”的方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水利单位内部管理体制、适应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办事机构,提高水利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四要针对农村水利的技术难点,组织科技攻关,加快农村水利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和应用,逐渐做到“以水养水”、“以水养工程”,实现建设、运行、管理、养护、经营的良性循环,全面建成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水利服务体系。五要结合县域实际,探索不同形式的推广服务组织,使农村水利服务工作逐步由零散、分散型向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方向发展[8]。
一要深入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回头看”活动,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要争取公益性人员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到位,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按批复文件承诺的额度落实到位。二要加强水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使水资源市场化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使水权交易能够合法有序的进行,促进水权交易市场的呵护培育和发展壮大。三要加强农村水利规划的合理性。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法,使得农村水资源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利用效率。还应不断建设和完善农村地区的水利配套设施,建立健全水利建设机制,能够做到水利建设的高效利用,推动农村水利建设向现代化农村建设靠拢,从而为农村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要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加快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受益程度和水平。四要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大斗渠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9]从工程上打通“最后一公里”。强化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末级工程中主体作用,按照“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的要求,用好末级渠系维护费,做到工程管护主体、责任、经费“三落实”,从保障上管好“最后一公里”。以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细化实化农村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通过产权改革释放“红利”,让农牧民用水户得到“实惠”,变“虚权”为“实权”。
农村水利工作任重道远,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在水利谋篇布局上有新思路,在水利改革发展上有新突破,在狠抓工作落实上有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