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李 楠 夏恩龙 李智勇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 国际竹藤中心 北京 100102
19世纪中叶,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许多传统工业产区开始衰落,大量工厂被迫外迁,城市出现了众多废弃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这类土地统称为 “棕地 (BrownLand) ”[1]。研究显示,在过去30年里,工业污染造成欧洲40%的工业城市面临经济衰退、郊区化以及人口流失问题[2]。在此过程中,以德国为代表的工业强国不断转变经济结构,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棕地改革先锋。
棕地作为国土空间中一种已开发利用的特殊土地类型,与未建设开发的森林等绿色空间概念相对应,但目前而言,这种对应关系如何得到有效地转换与诠释,尚未有十分清晰的定论。为此,本文引入 “城市森林”理论,通过比较城市森林与城市棕地这组对应概念,反思城市棕地治理现状,并以德国3个著名的景观再生项目作为案例,基于城市森林设计的生态、社会、空间属性,分析德国棕地景观的再生策略;最后,从棕地修复、景观改造、土地利用以及公众参与等角度总结经验,以期为我国棕地治理与修复改造提供借鉴。
设计是城市森林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城市森林设计主要侧重于森林资源的区划调查、效益评价、结构调整等经营活动[3-4]。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与区域规划理论的不断扩展,城市森林规划设计的空间尺度与理论方法有了跨越式发展[5-6]。城市森林设计从关注内部群落关系开始转向城市森林与其他城市业态的协同关系[7],强调更为多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对空间环境的区域性营造[8]。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 “生态”是城市森林设计的首要属性。在城市森林设计过程中,景观的生态性往往意味着设计的科学性,科学性意味着设计是基于社会发展需求而开展的行为活动,具有 “社会”性,而 “空间”则是为满足城市森林社会行为的载体。基于此,笔者认为,城市森林设计是以林学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优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城市生态系统关系为目标,结合功能区划、要素分析、政策管理以及实施评价等手段方法,建立的具有高稳定性、可持续性、自我调节能力的整体性人文生态系统设计。设计的核心是协调好生态—城市、社会—经济、空间—技术3个系统关系,设计策略包括了生态属性的治理修复、社会属性的文化服务及空间属性的美学艺术等。
“棕地”作为一个专业规划术语,最早出现于英国[9]。最初,英国规划部门颁布的 《规划政策导则》将棕地定义为已被开发利用过的土地,强调土地的利用程度;后来,随着伦敦环境问题的爆发,英国环境保护局认为棕地是已被开发利用、并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恶劣影响,且不易治理或未被治理的工业污染地。德国城市棕地的相关研究与英国基本类似。20世纪中后期,一些学者首先意识到城市中棕地的负面影响,将城市中受到污染、被遗留下来或未利用的工业土地称为城市棕地[10]。21世纪初,随着德国鲁尔区等众多工业遗产地改造项目的推行,德国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将城市棕地定义为已受到污染或面临潜在污染,并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或开发利用的城市土地,包括已经废弃、闲置或正在使用的多种城市土地类型[11]。
城市棕地与城市森林既有共性,也有不同。首先,二者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都涉及城市绿地、森林、水系等自然元素。但相比于后者,前者存在一定数量的建筑厂房以及其他工业设施;其次,二者产生背景具有一致性,都是由于工业环境污染,导致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大,为解决环境问题而演变产生。但前者属于工业污染产生的问题表现,而后者则是为解决前者问题而采取的措施表现;最后,二者的解决途径与建设手段基本相同,都是以造林绿化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前者侧重生态修复治理,后者侧重生态保护与利用。
德国被誉为全球城市森林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城市森林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十分紧密,且擅长依托城市森林积极应对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选取鲁尔区作为德国棕地研究的案例区域,鲁尔区位于德国北部,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中部的莱茵河、鲁尔河、埃姆歇河、雷普河流域工业地区的统称。为应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更新,德国政府于1989年提出国际建筑博览会理性发展计划——埃姆舍国际建筑展 (IBAEmscher)[12],该计划由地方政府支持的独立机构主持,时间为5~10年,实质目的就是以鲁尔工业区为试验区,通过举办复兴竞赛,邀请具有先锋代表性的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参与城市更新。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埃姆舍景观公园项目 (IBAEmscherLandscapePark)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特色,致力于推动世界一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和艺术家参与鲁尔区复兴,其中,杜伊斯堡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波鸿的西园公园、格尔森基兴的北星公园3个城市棕地景观项目最为著名 (表1)。
表1 北杜伊斯堡公园、西园公园、北星公园3个城市棕地景观比较[13-15]
3.2.1 生态属性的治理修复策略
北杜伊斯堡公园的城市森林设计突出了 “最小化干预”理念, “最小化干预”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在最大化保护基础上利用好空间资源。设计团队根据土壤的污染程度,采取了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策略:对于污染程度较高的土壤,采用封存展示的方式,隔离游客与受污染土壤;对于污染程度相对较低的土壤,通过原地修复和部分置换方法,将其保留并设计更新成为 “新绿洲”[13]。此外,团队为净化河流水质,设计种植了水生植物,修缮了污水处理器,建造了具有净化作用的沉降池,这与德国城市森林所具备的雨洪管理功能相一致。
西园公园设计团队在前期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在棕地土壤修复方面,首先进行土壤检测,评估波鸿钢铁厂土壤污染程度,由于场地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团队在物理隔离与植物吸收基础上,采用了覆土再植的方法,并引入桦树、柳树、刺槐等先锋树种和醉鱼草等草本植物[16]。在水体净化方面,由于西园园内水体与城市河道不相连,因此园内水体功能主要是雨水收集和雨洪调蓄,净化作用并不突出。
北星公园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采用原地修复、土壤置换、物理隔离等手段。由于园内大部分区域是空地,植物种植主要以大面积草坪为主,局部点缀乔灌木组团,植物配置具有城市公园特征。此外,团队还将煤炭仓改建成多个花园,搭配乡土植物。在水土净化方面,两条河流流经公园,将公园分为3块区域,团队最大化保留了现有河流形态,通过物理工程收集雨水,并种植水生生物净化河流。
3.2.2 社会属性的文化服务策略
北杜伊斯堡公园设计团队充分利用了场地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与生产线,重点设计了金属广场、考波广场、熔渣公园3个公共空间。金属广场位于公园中心,拉兹将废弃的铸铁板切割处理成49块尺寸相同的铁板,等距排列作为广场铺装,通过腐蚀处理,使铁板表面形成抽象图案,暗喻北杜伊斯堡公园前身——蒂森钢铁厂为人类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进一步表达设计者对场地的尊重。考波广场与熔渣公园都是通过废渣处理,在原有场地基础上形成树荫广场,熔渣公园还为户外爱好者与儿童群体设置了专门的公共空间用于休闲游憩。
西园设计团队保留了钢铁厂部分厂房、炼钢设施和水塔,将其作为西园这一城市森林的文化场所。百年文化中心是工业遗址改造最为著名的案例之一,在钢铁厂时期,它是由亨瑞·舒马澈(HeinrichSchumacher)设计的工业会展中心,同时兼顾厂房生产功能。埃姆舍景观公园项目启动后,工业会展中心被改造成文化中心,在室内设计层面增加了音乐厅与展览空间。目前,百年文化中心已发展成周边社区乃至波鸿西部重要的文化演艺中心,增强了西园的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
北星公园相比其他两个公园,更接近城市中心,游客数量较多。为此,团队设置了与城市道路相连的自行车道,使园内绿道最大化融入城市交通体系。团队基于公园游览路线,为儿童群体设计了多个水上活动区与沙士活动区,并在河流上方设计步行桥,增强场地安全性。
3.2.3 空间属性的美学艺术策略
“场地的过去往往会产生迷人的结构,我们应该从这些结构出发,通过艺术表达赋予它们新的意义”[13]。团队在北杜伊斯堡公园内原有铁路路网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铁路园,并通过塑造地形,引导人们动态地浏览公园。铁路园可以说是北杜伊斯堡公园最具艺术化表达的区域:一方面,团队将铁路流线抽象化,运用蓝色等明度较高的彩色钢板增强空间活力;另一方面,空中廊道打破原有平面化局部,将其三维化,设置不同高程的空中走廊,保证了不同高度的观景效果。
西园的景观改造深受 “波普艺术” “大地艺术”等思想影响,团队最大化保留了工业生产设施,通过做旧、拆除、粉刷等艺术手段处理,抽象提炼工业元素,并将其作为场地雕塑。此外,团队也运用了一些新型材料增强场地的艺术性,如耐候钢板作为一种粗旷有质感的生锈材料,团队将其用作挡墙与台阶,用以表达钢铁厂的深厚历史。
北星公园设计团队在保留原有场地地形高差基础上,利用废弃工业材料,设计了具有抽象艺术形态的地形作为公园的活动场所,并通过景观桥连接各类高低起伏的活动空间。公园除保留部分厂房未做改造外,对冷却塔、仓库等标志建筑外立面都进行了艺术化改造,以用作公园服务建筑。
上述3个棕地景观案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团队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通过生态修复处理污染问题。根据生态修复特点,生态修复一般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两种。自然恢复主要针对场地现状还未超出生态系统负荷、未造成不可逆转生态破坏的城市棕地;相比前者,人工干预所需时间短,且具有经济实用、无二次污染等特点[17],它主要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修复土壤环境,改良后的土壤微生物能有效吸收土壤重金属。前文所述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波鸿西园、格尔森基兴北星公园基本上都采用了后者这一类生态修复方法,其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保留少部分土壤采用自然恢复,使其通过生态演替实现生态系统恢复。
城市棕地景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代表性产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改造设计中最大程度尊重场地现状,最小化介入,尽可能保护并循环利用场地设施。波鸿西园保留了污染的土壤与工业构筑物,直接运用或借鉴生态伦理与大地艺术等思想理念,倡导在景观改造过程中尊重场地特征与生态过程,将城市森林的生态、社会与空间理念相结合,多渠道实现城市棕地的生态更新、场所营建以及文化复苏。
前文所述3个棕地景观案例都靠近城市中心或位于两个城市的中间位置,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德国鲁尔区城镇化速度加快以及土地数量的缩减,3个案例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也决定他们在被开发过程中必然涉及土地利用问题。目前,3个公园的土地空间功能虽然都是以公共绿色空间为主,但都同时建造了零售商业区、交通运输站点、文化展览馆、无污染工业区、办公区等其他用地性质的城市业态。与单一土地用地性质相比,多重功能相融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更适合城市棕地景观建设,如北杜伊斯堡公园中,宜家家居占6%土地用于建设商业综合体。
对于城市棕地景观开发项目,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是一项既复杂又关键的课题。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关系场地的后期运营与管理,并且不管是单一土地利用方式还是不同类型搭配的混合型土地利用方式,都在功能定位上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往往需要从社会经济、体制机制、政策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此外,从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来看,混合多种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更有利于城市棕地景观后期管理,更易于适应市场风险,且更容易形成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增强居民社会福祉。
德国鲁尔区城市棕地景观营建通常涉及政府、企业以及居民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在资金投入方面,由于棕地景观投资具有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责任多、时序长等特点[17],地方政府财政在项目开发总投资额占比最高,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土地、修复污染土地、拆除整理建筑等用途。2005年,欧洲棕地合作联盟基于资金投入占比,将棕地项目划分为财政投入、私人投资、混合投资3类,被称为 “ABC模型”[12]。目前,鲁尔区棕地景观投入多属于财政投入与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混合投资方式:一方面,这种投资方式与紧缩的政府公共财政相吻合,促使原有废弃地及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为城市与周边居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政府也可从中得到更多投资回报。
波鸿西园、格尔森基兴北星公园等棕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基于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式规划设计过程,公众有效参与了场地重建改造的各个阶段:前期保障了周边社区居民的设计意向与群众利益,促使场地使用者、设计者以及管理者达成共识;后期公众参与则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众多参与场地管理、运营的实质性机会,增强场地的社会价值,赋予后工业景观更为积极的社会形象。
德国鲁尔区工业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导致了经济衰退、郊区化以及人口持续流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德国国土有限的绿色空间中,城市森林作为面积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承担生态保护与修复、社会教育、文化审美等多种服务功能。本文基于城市森林的空间设计语境,以3个城市棕地景观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棕地景观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森林,识别和分析了城市棕地的设计策略与管理发展模式,虽然基于该语境的后工业景观设计体系还尚不成熟、面临众多挑战,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城市棕地景观的全新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考察现有城市棕地以及其他废弃地的改造和管理,有利于识别从工业空间到生态空间转变过程中的各类服务价值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煤炭、钢铁、矿产等众多传统工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问题,继而导致了上海、克拉玛依、长春、唐山等众多老工业城市出现了一大批工业用地亟待改造更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棕地都适宜改造成为城市森林,但是基于这一视角的景观更新理论与实践经验对上述工业城市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这也与我国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形势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