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健,肖建中,唐世刚,*,郑 强,丁枫华,张东旭
(1.丽水学院 生态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日趋严重,并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氨氮超标,对水体环境和居民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当前,全国畜禽粪污年产量达到38亿t,其中猪粪产量约18亿t,占47%。加快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探索以肥料化为目标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积极意义[1-3]。利用堆肥技术处理畜禽粪便,能够有效杀灭畜禽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种子,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高腐殖化的有机肥[4-6]。然而,猪粪中还含有大量的Cu、Zn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离子在堆肥过程中虽能通过有机物络合、静电吸附等形式降低其生物活性,但当堆肥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原本被钝化的重金属可能再次活化。
研究表明,矿物质添加剂能有效促进堆肥有机物降解,减少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7-10]。矿物添加剂,如沸石、生物炭、膨润土等多孔材料,能够通过吸附作用降低堆肥中的重金属生物活性[11-12]。周颖等[13]研究发现,海泡石基钝化剂对猪粪中的Cu和Zn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当添加量高于5%时,猪粪中可交换态Cu和Zn的含量分别降低36.79%和33.35%。王义祥等[14]研究了生物炭对猪粪堆肥过程中Cu和Zn的钝化作用,堆肥处理后交换态Cu和Zn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25%~12.06%和2.83%~20.87%。李文姣等[15]探讨了硫化钠、凹凸棒土、粉煤灰和熟石灰对猪粪中重金属钝化效果的影响,发现硫化钠和凹凸棒土可有效降低猪粪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作者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蒙脱石可有效降低污泥堆肥中重金属的活性。蒙脱石具有很大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堆肥过程中其层间的阳离子易与堆体中的金属离子发生交换,从而降低重金属活性[16]。为此,特以猪粪和秸秆为原料,研究不同含量的蒙脱石对猪粪堆肥过程中腐熟度,及重金属Cu和Zn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猪粪堆肥过程的重金属钝化提供科学依据。
新鲜猪粪采自丽水市某养猪场,使用前晾晒1 d并打碎。玉米秸秆来自当地种植户,使用前粉碎成1 cm左右的秸秆段。蒙脱石产自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用沉降法提取纯化,比表面积为141 m2·g-1,CEC为0.656 mmol·g-1,密度为2.50 g·cm-3。堆肥专用菌剂购自北海强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酵母菌、乳酸菌、丝状真菌、放线菌等。
将新鲜猪粪与玉米秸秆按7∶3的干质量比混合,并加入堆肥专用菌剂和蒙脱石,调节含水率为64.2%~67.4%,C/N为25∶1~30∶1,其中,菌剂添加量统一为猪粪干质量的1.5%。根据蒙脱石添加量,共设4个处理:M0,猪粪+秸秆+菌剂;M2.5,猪粪+秸秆+菌剂+猪粪干质量2.5%的蒙脱石;M5.0,猪粪+秸秆+菌剂+猪粪干质量5%的蒙脱石;M7.5,猪粪+秸秆+菌剂+猪粪干质量7.5%的蒙脱石。
物料混合均匀后装入自制的堆肥装置(有效体积为110 L),装置底部安装鼓风机进行鼓风,风压为100 W,风量为0.05 m3·s-1。堆肥期间每天9:00、15:00、21:00记录堆体温度,取其平均值作为当天的堆体温度。同时记录环境温度。分别于堆肥的0、3、7、14、21、30 d在堆体上、中、下3层取样,混合均匀。
盆栽试验所用土壤取自当地农田。花盆尺寸:高15 cm,口径和底径分别为26 cm和14 cm。花盆内嵌入干净的塑料袋防渗漏。将堆肥样品和土壤风干、研磨过筛,按照土壤与堆肥产品质量比20∶1的比例进行混合(CK花盆中全部为土壤),用蒸馏水调节土壤含水率为70%左右。每个花盆中种入20颗白菜(Brassicarapachinensis)种子,于幼苗期进行间苗,每盆留5棵长势良好的苗,设置3个重复。过30 d后,收取白菜茎和叶,放入烘箱中60 ℃烘至质量恒定,称量,然后放入干燥器中用于后续分析测试。
温度采用温度探头实时监测;pH、电导率(EC)、含水率等的测定方法参照文献[17]。将堆肥样品用蒸馏水浸提后取10 mL至垫有滤纸的玻璃皿中,均匀放入30粒雪里蕻种子,在室温下(25±1)℃于黑暗条件下培养48 h,测定种子发芽指数(GI)[18],用蒸馏水作对照。
重金属含量采用Optima 5300DV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Perkin Elmer,美国)测定,重金属形态采用BCR法测定。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分配率(P)和钝化效果(IPE)参照文献[16,19]的方法测算。
所有样品的测试数据均为3份平行样品的平均值。
采用Origin 8.5做图,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19.0进行试验数据分析。
2.1.1 对温度和含水率的影响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快速分解有机物产生热量,使堆体温度升高。如图1所示,堆肥开始后,各堆体迅速进入高温期,随着蒙脱石添加量的增加,M0、M2.5、M5.0、M7.5堆体的最高温度分别为57、61、62、61 ℃,高温期(>50 ℃)分别为10、11、12、10 d。各堆体均满足粪便无公害卫生要求(GB 7959—2012),能有效杀灭堆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种子。堆肥的前17 d,含蒙脱石的堆体温度均高于M0,随后各堆体温度逐渐降低至环境温度。在整个堆肥期间,高温阶段(≥50 ℃),M5.0与M7.5堆体的温度显著(P<0.05)高于M0,而M2.5与M0堆体的温度无显著差异,M5.0与M7.5堆体的温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降温阶段,M2.5和M7.5堆体的温度均显著(P<0.05)高于M0,而M5.0与M0堆体的温度无显著性差异。
图1 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Fig.1 Temperature variation during composting
随着堆肥的进行,各堆体的含水率逐渐下降。如图2所示,堆肥结束时,M0的含水率由65.6%下降至41.3%,M2.5的含水率由66.1%下降至44.2%,M5.0的含水率由67.4%下降至45.8%,M7.5的含水率由64.2%下降至43.3%。堆肥期间,各堆体的含水率无显著性差异。比较可知,添加蒙脱石更有利于保持堆体中的水分,促进微生物繁殖生长。
2.1.2 对pH、EC、GI的影响
各处理的初始pH值比较接近,均在7.5附近,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堆肥的进行,各处理的pH值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图3)。堆肥7 d后,M0、M2.5、M5.0和M7.5的pH值分别上升至8.9、9.1、9.3和9.2,均较堆肥前显著(P<0.05)增加。至堆肥结束,各处理的pH值稳定在8.5左右。
堆肥的EC值可用于评价堆肥物料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或生物毒性大小。如图4所示,各处理的EC值在堆肥30 d内不断波动,7 d后M0、M2.5、M5.0、M7.5堆体的EC值分别由堆肥初始的2.8、3.1、3.3、2.9 mS·cm-1下降到1.9、2.1、2.2、2.3 mS·cm-1,14 d后M0、M2.5、M5.0堆体的EC值上升至3.3 mS·cm-1左右,至堆肥结束各处理的EC值均稳定在4 mS·cm-1内,未超过抑制作物生长的电导率限制值[6]。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含蒙脱石的各堆体EC值显著(P<0.05)高于M0,而含蒙脱石的各堆体EC值并无显著性差异。
GI可反映堆肥的腐熟度和毒性,当GI>80%时,可认为堆肥已腐熟或对植物无毒性[4-5]。堆肥结束时,M0、M2.5、M5.0、M7.5堆体的GI分别为80%、89%、92%、90%,表明各堆体均已腐熟(图5)。
图2 堆肥过程中的含水率变化Fig.2 Water content variation during composting
图3 堆肥过程中pH值的变化Fig.3 Changes of pH during composting
图4 堆肥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Fig.4 Changes of EC during composting
图5 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Fig.5 GI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after composting
2.2.1 对Cu钝化的影响
分配率是评价重金属环境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6,20]。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对植物毒性最大,其次是还原态,而氧化态和残渣态的活性较小。将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含量变化率作为衡量钝化效果的参数。从表1可知,堆肥前后M0中Cu各形态的分配率变化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含蒙脱石的各堆体中可交换态和还原态Cu的分配率在堆肥后均有所下降,而氧化态和和残渣态Cu的分配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M2.5、M5.0和M7.5堆体中氧化态和残渣态Cu的分配率之和分别从堆肥前的35.2%、41.7%和40.8%增加到堆肥后的44.7%、55.3%和51.3%,表明蒙脱石能有效降低重金属Cu的生物活性。M0、M2.5、M5.0和M7.5堆体对Cu可交换态的钝化效果分别为2.1%、10.7%、23.7%和18.1%,含蒙脱石的各处理对Cu的钝化能力显著(P<0.05)高于M0,且M5.0的钝化效果显著(P<0.05)高于其他含蒙脱石的处理。
2.2.2 对Zn钝化的影响
堆肥前后不同形态重金属Zn的分配率如表2所示。各堆体可交换态Zn的分配率在堆肥后均有所下降,其中M0仅下降了0.2个百分点,钝化效果为1.6%;M2.5下降了1.6个百分点,钝化效果为9.3%;M5下降了2.9个百分点,钝化效果为17.2%;M7.5下降了2.7个百分点,钝化效果为16.4%。各处理对可交换态Zn的钝化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M5.0>M7.5>M2.5>M0。还原态Zn的分配率除M0外在堆肥后均有所降低,其中,以M7.5的降幅最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M5.0和M7.5处理下可交换态Zn的钝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二者均显著(P<0.05)高于M0。
如图6所示,未施加堆肥(CK)的白菜每盆干重为11.2 g,施加M0、M2.5、M5.0、M7.5处理的堆肥后白菜每盆干重分别增加到14.3、15.4、19.2、18.3 g。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施加堆肥能显著(P<0.05)促进白菜生长,且以添加M5.0处理堆肥的白菜生物量(干质量)最大,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这与Karak等[21]报道的结果相似。此外,与CK相比,施加堆肥后白菜中重金属Cu和Zn含量减少,原因可能是腐熟的堆肥能有效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活性。
表1 不同处理堆肥前后重金属Cu的形态变化Table 1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u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before and after composting
表2 不同处理堆肥前后重金属Zn的形态变化Table 2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Zn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before and after composting
图6 不同处理对白菜生物量及其Cu、Zn含量的影响Fig.6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biomass and Cu, Zn content of Brassica rapa chinensis
好氧堆肥过程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温度、含水率、pH、碳氮比、调理剂等是影响好氧堆肥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添加秸秆、生物炭、锯末等调理剂能有效优化堆肥物料的初始条件,加快堆肥进程,提升堆肥品质。本研究表明,添加蒙脱石有利于堆体升温,最高温度达到62 ℃,比不加蒙脱石的处理高出5 ℃,且高温期持续时间更长。王义祥等[14]研究发现,多孔的生物炭有利于堆体氧气传输,且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能提高微生物代谢活动,从而延长堆体高温期。蒙脱石是一种天然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有利于氧气在堆体中的传输和分布。同时,蒙脱石对微生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可促进有机质的降解,放出大量的热,促使堆体温度迅速上升。
在堆肥的前14 d,添加蒙脱石的堆肥处理水分下降率高于不添加蒙脱石的处理;但在堆肥后期,含蒙脱石的堆体含水率均高于不添加蒙脱石的处理。其原因是,在堆肥前期微生物快速分解有机物产生热量,使堆体水分蒸发,由于添加蒙脱石的堆体温度更高,因而水分蒸发更快;在堆肥后期,各堆体温度均下降,此阶段的含水率下降主要是由鼓风造成的,由于蒙脱石具有多孔结构,能有效锁住水分,因此在堆肥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含水率,从而利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促进有机质的降解[16]。
重金属的生物活性与其形态密切相关。可交换态重金属活性较高,最容易被植物吸收从而抑制其生长,而氧化态和还原态重金属则相对较稳定。本研究结果显示,堆肥后各处理的可交换态Cu和Zn的分配率均有所降低,其原因是堆肥过程中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可络合固定重金属,使其生物活性降低。
蒙脱石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对重金属具备较强的吸附能力,从而能够降低堆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有研究表明,钙基膨润土能通过物理吸附和络合作用降低堆肥中Cu和Zn的活性,并能有效抑制土壤-堆肥体系中Zn的活化,减少连茬种植过程中青菜和白菜对Zn的吸收[24]。作者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也发现,在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添加蒙脱石能有效抑制重金属的活化,对Cu、Pb和Zn的钝化效果分别达到30.6%、38.3%和19.6%[16]。在本研究中,添加适量蒙脱石能进一步降低重金属Cu和Zn的活性,其添加量为猪类干质量的5%时对可交换态Cu和Zn的钝化效果最好,分别为23.7%和17.2% ,比不添加蒙脱石的处理高出21.6和15.6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蒙脱石具有很大的阳离子交换量,其层电荷分布在铝氧八面体和Si-O四面体中,对层间阳离子的库仑引力比较弱,介质中的金属离子易与层间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本研究表明:(1)添加蒙脱石可提高猪粪好氧堆肥温度且延长高温期,能有效促进堆肥腐熟,提升堆肥品质。在本研究条件下,当蒙脱石的添加量为猪类干质量的5%时,种子发芽指数可达92%,堆肥效果最好。(2)堆体中添加适量蒙脱石可显著提高重金属钝化效果。当蒙脱石添加量为猪类干质量的5%时,对可交换态Cu和Zn的钝化效果最佳,分别达到23.7%和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