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用短短三十八个字,不仅讲述了他进学的不同阶段,也道出了孔子的人生感悟,更是规劝告诫后人的人生箴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的是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问,进入自觉的自学阶段。孔子世家虽然是殷商苗裔,但到他出生时家族已从贵族降到平民。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勤奋学习。春秋时期,王朝的官学已不复存在,学不在“官”而在“野”,即在民间学习,十五岁立志学习,在当时是属年少志高的了。孔子在学习中悟出,“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行有余力则以学”等学习、实践、创新、做人的道理。
“三十而立”是说孔子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正确的主张和观念。孔子发奋学习,曾到周天子都城洛邑考察学习周礼,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到了“三十而立”之年,已经熟悉“六艺”,精通“六经”,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自己的学说。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学术下移”,孔子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私人教师。我的理解中,孔子讲的“三十而立”不是一般说的青年立志,而是孔子建立了儒家学说,不仅表明立志的态度,而且取得志于学的成果,标志着他进学的一个新阶段。
“四十而不惑”是说孔子掌握了各种知识,遇到是非不迷惑。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政局很乱,内部发生矛盾,鲁昭公联合郈氏和臧昭伯,出兵围困季平子,鲁昭公大败,逃到齐国。内乱之中,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孔子当时已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引起齐国重视。孔子热心救世,但遭到齐国政治家反对,有人想加害于孔子,孔子三十七岁返鲁。子贡问政,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重视三件事,粮食充足,军备无缺,人民信任,而人民信任极为重要,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五十而知天命”是知道“天道性命”之命并为之奋斗。这里说的“知”,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有关“天人之际”的特殊知识,“命”也不是个人命运,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成为一名很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但政治地位并不高,他很想从事政治以展其抱负。《孔子家语·相鲁》:“定公以为司空,乃别王土之性,而物各得其生之宜,咸得其所。”这反映了孔子古代的生态学思想,根据不同地形和地力,发展不同生物和作物,使生物适宜生存环境,得到均衡发展。依据生物多性原理,因地制宜,反映了孔子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也表现了生命关怀和尊重自然规律,热爱自然的态度。
“六十而耳顺”是孔子进学的一个阶段,已经达到耳闻其言,声入心通,无所违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他边行道,边求道,继续完善自己的学说。公元前497到前484年,孔子从五十四岁到六十八岁之间,进行“文化长征”,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了卫、陈、曹、宋、蔡等国。孔子提倡“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虚心学习听取各种意见,观察思考,分辨真假,明辨是非。他说,本来没有,却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足;本来穷困,却要豪华,这样,人便难于保持一定操守。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学的最高境界。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的孔子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教育。他领会了人生的真谛,贯通了天人之道,精神已达自由境界,“求仁而得仁”,随心之所至而不逾越宇宙法则。只有心道与天道合一,才能既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实现二者辩证统一,才能达天人合德的最高境界。孔子晚年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整理典籍,他留给后世的“五经”是先哲们的智慧结晶,他创立的儒学博大精深,传诸后世。
孔子一生可看作是三个阶段,从十五岁立志而学,到三十二而始成,侧重讲学;四十、五十阶段侧重强调思的方面,达到“不惑”和“知天命”;六十、七十阶段重点谈行的方面,顺从天命,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他的一生靠学、思、行结合,完成从内心修养到道德实践的修养。如今孔子的不同人生阶段,成为后人的一面镜子。“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分别成为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代称,人们也常常用来评价自己成长的阶段成果。今天,我们学习借鉴孔子的人生箴言,把握孔子思想真谛“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使青少年早立志、发奋图强,中年人坚定理想信念,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的人生有价值,更加光彩,社会充满活力,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