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龙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自然地理环境是建筑产生、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不同的地域文化,陕北位于陕西的北部,北与内蒙毗连,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和甘肃、宁夏接壤,南和关中相邻,主要包括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1]由于陕北特殊的地理区位使陕北地区自古就是众多民族和政治势力争抢的军事要地,为多民族的融合和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了陕北地区多元文化的形成。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抵达吴起镇与陕北工农红军会师,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止,党在陕北持续了长达13年的革命战争,这一时期被称为延安时期(1935—1948年)。革命队伍的到来,也给当时偏僻闭塞的陕北高原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特别是对陕北当时的城市发展和建筑的革新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陕北作为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在红色文化的孕育下,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建筑,如行政办公建筑、医疗建筑、纪念性建筑、名人旧居等。建筑的形态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的特色,出现了新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如杨家岭大礼堂、陕甘宁边区礼堂、中共管理局干休所、杨家岭办公厅、中国医科大学旧址等一批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以功能性为前提,在充分考虑空间实用性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中西建筑文化中的艺术特色和建造工艺,使建筑呈现出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并存。因此,延安时期的建筑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与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共产党和其所领导的军队初到延安时,居住地紧缺,基本的建筑设施也不完善,最初只能借住当地居民让出来的部分窑洞建筑(如杨家岭村的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或临时搭建简易的住所。1937年,随着陕甘宁政府正式成立,以延安为首府,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下,发展农业、工业、商业、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建设一批红色建筑。[2]延安时期是陕北建筑快速发展的时期,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出现,促进了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并更多地体现在了建筑的类型和艺术特色上,这一时期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这一时期,共产党及所率领的军队刚抵达陕北,各种居住设施和生活设施都不完善,急需解决基本的生活居住问题,在部分当地居民让出住房的同时,党和部队也发动群众力量,建造了一批简易的窑洞和临时住宿。此外,这一时期正处于国内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对国民党的数次反围剿以后,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到达陕北,各种生活物资和军事物资都极度缺乏,为了保障部队的生活和军事物资,确保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在陕北地区集中发展工业,兴建了大量的工业建筑。例如1937年,兴建开发陕北安定和永坪的煤炭厂;1938年,在安塞县茶坊镇建成陕甘宁边区机器厂;1939年,在延安温家沟开办农具厂等。
这一时期虽然只有三年,却是延安时期建筑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建筑类型多样,出现了大量的医疗建筑、教育类建筑、行政办公类建筑以及居住建筑等。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方面虽然会受到地域条件和实际情况的限制,但这一时期的建造技术和艺术审美水平正逐步趋向成熟,体现了当时比较高的建筑水准,大量今天耳熟能详的重要建筑都兴建于这一时期,例如1941年,在延安南关建造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1942年,在杨家岭建造的中央大礼堂;1943年,在桥儿沟刘万家沟建造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43年,府谷县哈镇建设秀芳图书馆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曾经举办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艺座谈会等一系列对党的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发展时期的历史见证者。
这一阶段属于延安时期建筑发展的后期,这一时期,建筑技术和工艺已基本成熟,各类必备的实用型建筑已经基本完善,这一阶段建造的标志性建筑的数量相较于前一阶段有所下降,属于延安时期建筑的稳步发展阶段。建筑的类型主要以纪念性建筑为主。纪念性建筑是一种供人们凭吊、瞻仰、纪念用的特殊建筑或构筑物,它们大多不提供作为人们生活使用的内部空间,但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新的室外环境,一种带有纪念性气氛的空间,给凭吊的人们以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如纪念碑、纪念堂、纪念亭、凯旋门、纪功柱等。[3]自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在这期间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及在“战时”牺牲了大量的革命同志,他们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为了使人们纪念和缅怀这些英雄人物和革命事件,在这一时期建造了一系列的纪念性建筑。如刘志丹烈士陵园、四八烈士陵墓、羊马河战役遗址、毛泽东东渡黄河岸口旧址等。这些纪念性建筑,更多反映延安时期“战时”人物及事件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陕北近代时期政治、文化、经济和审美的重要印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延安时期陕北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也被称为当地建筑的“红色探索时期”,它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红色文化为媒介,所兴建的一批高质量的、体现时代精神的红色建筑,是党的革命精神和历史的重要记录载体。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延安时期建筑的类型主要分为行政办公类建筑、文教医疗类建筑、纪念性建筑、名人旧居建筑等。
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期间,建设了一些典型的行政办公类建筑,这类建筑由于受到当时战时环境的影响,多数都是由军民共同建设完成的,这类建筑在保留陕北地域建筑特色的同时,又进行了建筑空间和立面造型的创新性设计,融合了众多西方元素,建筑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多元化的特征。这些建筑在见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的同时,也承载了“革命老区”辉煌而厚重的历史记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期间,修建了大量的文化、教育和医疗类的建筑设施,用以满足当时的军民生活所需。陕北作为革命的根据地,在红色文化的驱使下,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奔赴陕北,为根据地文化医疗建设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创办大量学校,以延安为例,1937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成立的云梯山麓鲁艺、中国女子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陕北公学;1940年,成立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八路军医科大学、边区行政学校;1941年,成立了八路军军政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边区民族学院、朝鲜革命军政学校;1942年,成立的八路军军事学院、俄文学校。[4]据统计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期间,共修建学校35座,图书馆4座,观演类建筑6座,科研建筑1座,这些建筑大部分分布在延安地区。这一时期修建的医疗文教建筑富含特殊的历史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建筑本身的艺术特色,更见证了陕北战时医疗、教育以及文化的发展历程。
纪念性建筑主要分为人物型和事件型纪念性建筑,延安时期的13年期间,发生过数次战役,有无数的革命先辈们在战争中牺牲,为了纪念革命先辈和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在这期间修建了人物型纪念建筑25座,事件型纪念建筑19座。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延安革命烈士陵园、张思德牺牲纪念碑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这些纪念性建筑也成为我们今天进行革命再教育的重要场所。
延安时期所保留下来的名人旧居建筑,是陕北目前所现存的建筑中数量最多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一时期的居住建筑在扎根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同时,吸纳和融合了众多外来文化,建筑特色体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
陕北近代建筑的风格和艺术特色,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受到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其中对艺术风格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四个:一是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二是陕北地理区位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三是西方文化导入;四是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推动。延安时期的建筑特色,在受到前三者影响的同时,红色文化的冲击、发展和融合是这一时期建筑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一时期的建筑特色在自上而下的红色文化引导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传统的建筑风格,结构多采用以木构件为主,院落以封闭式布局居多。传统风格的建筑形式,在陕北地区主要运用在戏楼、祠堂和部分居住类建筑,如洛川的统将戏楼、延长的克苏戏楼以及府谷的耕读居等。延安时期新建的建筑中,在继承传统建筑建造技艺和艺术特色的同时,并对其空间结构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如枣园书记处小礼堂(图1、2)。小礼堂建成于1943年,是中共中央当时召开会议的重要场所。整个建筑坐南朝北,建筑平面呈现“凸”字形,空间主要由东厅和中厅两部分构成。礼堂的平面布局相较于传统长方形的布局形式更加灵活,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凸”形的建筑造型,营造出了欲扬先抑的室内空间,使内部空间赋予变化,彰显韵律性。礼堂主要采用的传统的砖木结构,整体屋身为砖结构,屋顶采用了木结构形式,东厅与中庭的屋顶搭接在一起,并借鉴了传统的歇山式的屋顶的建造手法。建造立面的处理采用了传统的泥灰抹面和富有地方特色的长圆券门窗。建筑立面区别于传统特色的陕北建筑的外墙不开窗和少开窗的做法,小礼堂建筑立面的门窗设计根据功能、采光通风需求进行布局设计。在色彩设计上,深灰色的屋瓦,土黄色的墙身以及朱红色的门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建筑的设计以功能性为导向,在借鉴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和发展,是一座兼具传统与近代特色的建筑。
图1 枣园书记处小礼堂南入口(实地拍摄)
图2 枣园书记处小礼堂会议室(实地拍摄)
又如1943年在府谷县建造的秀芳图书馆(图3、4)。图书馆在建筑平面的设计上放弃了传统建筑的纵向延伸的手法,而是选择垂直楼层的增加,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底层为方形,砖结构,白色,建筑表现形式以简洁为主。二层为屋顶采用传统的八角形攒尖顶,建筑的构造和装饰手法丰富,采用了大量的装饰纹样和传统图案,色彩丰富。两层之间的连接处采用砖砌叠涩和花栏墙多的形式,整体建筑体现了简与繁、方与圆、传统与近代的对比设计手法,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升华和再创造。
陕北近代建筑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收历经了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吸收的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社会步入近代历史阶段,随着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利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的侵入是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源
图3 秀芳图书馆入口(实地拍摄)
图4 秀芳图书馆细部(实地拍摄)
点。[5]鸦片战争以后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陕北出现了一批体现西方建筑文化的教堂、学校和医院,如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这些以西方文化为主题的建筑以一种自上而下,强行植入的方式影响着陕北近代建筑,使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中共中央进驻陕北以后,随着红色文化的传播,使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受众越发广泛,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设计者开始主动吸收西方建筑文化中的实用性和科学性的部分,兴建了一批带有西方建筑特色的陕北近代建筑。如杨家岭中共办公厅、神木彩林纪念塔(图5、6)。
延安时期的建筑,在经历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变革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主动吸收,特别是红色文化的主动引导的作用下,以建筑功能性与实用性为前提,对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了融合与发展,产生了新的建筑形式与建筑风格,建筑特色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多元化艺术特征。对西方建筑技艺的引进,弥补了过去陕北地域建筑空间形态单一,采光不足,施工水平低下等问题。反之,西方建筑在陕北发展,必定会根植于传统的地域文化,受当地文化的影响,逐步演变为适合当地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新的建筑形式。
图5 杨家岭中共办公厅(实地拍摄)
图6 神木彩林纪念塔(实地拍摄)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西融合的建筑有杨家岭大礼堂、陕甘宁边区大礼堂、以及八路军医科大学等建筑。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位于杨家岭,建于1942年,是由著名设计师杨作才设计,是延安时期重要的党政军机关建筑。在这里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议,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见证者。大礼堂的平面布局放弃了西方建筑中常见的对称式的布局形式,以满足使用功能为首要目的。内部空间主要由大厅、舞台、休息厅、入口门厅等部分构成。建筑设置了三个入口,其中南向的入口为建筑的主入口,主入口的设计通过直上二楼女儿墙的两侧的砖柱,以及女儿墙凹凸不平的砌筑方式,凸显出入口的标志性特征(如图7)。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了长窗和方窗,在解决内部空间采光的同时,一层多采用长窗,凸显出了建筑的厚重感,二层多设计方窗,表现出建筑的轻盈(如图8)。建筑北侧的入口,巧妙的采用了欧洲的经典的爱奥尼柱式,作为雨廊的支撑(如图9)。大礼堂的整个外立面的设计,把建筑的厚重与典雅,沉稳与新意做了充分的融合。内部空间放弃了传统的梁柱结构的营建方式,中厅采用了四个大跨度的拱券支撑,不仅突出了陕北窑洞建筑的地域特色,也营造了开阔的室内空间(如图10)。通过采用西方建造技艺,弥补了传统的地方建筑在空间营造上的不足。大礼堂的建造,把中西方建筑设计的优势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是延安时期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图7杨家岭大礼堂主入口(实地拍摄)
图8杨家岭大礼堂西侧立面(实地拍摄)
图9北入口爱奥尼柱式雨廊(实地拍摄)
图10杨家岭大礼堂室内中厅(实地拍摄)
延安时期的建筑类型与艺术特色与当时政治、经济、战争、地理及文化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总的来说,政治、战争、地理是延安时期建筑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经济是建筑形成和发展的保障,文化是其建筑发展的推动力,人的思想及行为转变是建筑发展的催化剂。[6]延安时期建筑的类型和特色,是在扎根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延安时期的建筑,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今天进行红色革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对这些红色建筑进行保护和继承,更要对红色建筑文化进行发展与创新,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焕发活力,为现代人的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