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我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2020-03-06 03:05汪琬琦
传记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李兰娟赤脚医生人工

汪琬琦

2020年新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疫情席卷神州大地,李兰娟院士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她和钟南山院士一起成为公众的定心丸。这位一口绍兴普通话的老人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爱戴,她被亲切地称为“李奶奶”。年轻的网友们则注意到她的胸针、她的丝巾、她的唇彩,她梳理整齐的短发。有人说:“我喜欢听她说‘发现’两个字。”说这话的人也许并不知道,李兰娟已经不是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发现”救民于水火了。但与钟南山院士相比,人们好像并不那么了解她。

不容荆棘不成兰

1947年,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夏履桥村。父亲因眼疾无法劳作,全家靠母亲卖山货维持生活。李兰娟自小成绩优异,1960年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那年,正逢困难时期,母亲决定让她辍学。正当李兰娟准备离开学校的时候,班主任突然叫住了她,问:“你自己要不要读书?”13岁的李兰娟哽咽了:“我很想读书。”班主任没让她把行李拿回家,只是给她批了一个月的假回家帮忙。母亲拿倔强的李兰娟没有办法,一个月后又让她回到了学校。随后,性格坚毅的李兰娟靠助学金读完了初中。

因为想早点自食其力,李兰娟的第一、第二志愿都只填了中专。谁知道,杭州一中按照成绩排名把李兰娟录取了!要知道,这可是徐志摩、金庸、潘天寿等名人的母校,在绍兴只招两人。班主任听说后,专程从绍兴赶到夏履桥村,做李兰娟家里人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师的一片热心打动了母亲,她拿出了家里仅有的五块钱,李兰娟踏上了前往省城的道路。

负笈杭州,求学三年,李兰娟划粥断齑,靠助学金完成了学业。但还没等到高考,“文革”就开始了。申请去黑龙江支边未果,李兰娟去学校革委会开了一张介绍信,前往省中医院学习针灸。原来,夏履桥有很多村民因辛苦劳作染上了腰背疼痛的毛病,李兰娟想学习针灸为他们缓解疼痛,这也是李兰娟第一次接触医学。

1966年,李兰娟回到家乡,成为夏履中学的一名代课教师,一边教书,一边为乡亲免费针灸。1968年,大队组建农村合作医疗站,想请李兰娟做赤脚医生,但公社并不同意放走这位优秀的李老师。相持之下,决定权回到李兰娟自己手里。其实,代课老师工资每天8 毛钱,一个月24 元钱;赤脚医生每天5个工分,相当于1 毛钱,一个月只有3元钱,工资相差这么多,这有什么难选?李兰娟却不这么想:“做教师呢,知识在我脑袋里,随时都好做。做赤脚医生呢,有机会学一点医学知识。”出于对知识的渴望,李兰娟选择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不好当。白天黑夜,走家串户,日晒雨淋,两年间,李兰娟踏遍了夏履桥的每一寸土地。全村1300多位村民,没有人不认识这位负责任的李医生。赤脚医生什么病都得治,头疼脑热,跌打损伤,有一回一个年轻媳妇分娩,还没结婚的李兰娟也得硬着头皮顶上接生。资金有限,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还买来中医书籍,带着老乡们一起采药、炒药、制药。一根针、一把草,李兰娟就这样治好了很多村民的病。

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大学开始招生,李兰娟被选拔到浙江医科大学(今浙江大学医学院)。大队书记说:“按照大队实际需要,李兰娟作为赤脚医生我们是不放的,我们很需要她,但是,也不应该耽误她。”感谢这位大队书记,否则中国医学界很可能会失去一位国手。

李医生要走了,许多村民听说了这个消息,纷纷赶来送行。李兰娟说:“你们不要送我,陪我上山采一天的草药吧。”于是,李兰娟和几个农民背上中饭,到叶家山一带采了一天的药。多年后,李兰娟笑言:“我觉得这是最有价值的送行。”

风来难隐谷中香

1970年,李兰娟进入浙江医科大学(今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

两年的赤脚医生经历让李兰娟心里存了很多的疑问:“我晓得心跳不整齐,但不晓得为什么不整齐。我知道用这个药,但不知道为什么用这个药。”带着这些问题,李兰娟在大学里如饥似渴地学习。1973年夏,李兰娟毕业,再次面临人生抉择。有人动员她做学校的团委书记,可她不愿意:“我下决心这辈子要做一个好医生,不愿意做行政工作。”后来,李兰娟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学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走投无路传染科。”按理说,李兰娟应当高兴才是,可是才几个月之后,她就不愿意了。原来,李兰娟自己查出了远视。许多前辈老师告诉她:“你这个远视到四十几岁就容易老化。”李兰娟想:作为眼科医生,早早就视力老化了,那还怎么做个优秀的医生呢?于是,她主动离开了人人称羡的“金眼科”,却转身来到了“走投无路”的传染科。

刚到传染科不久,李兰娟接诊了一位患有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20多岁的年轻人,进院不到10 天,黄疸迅速上升,消化道出血、昏迷,人很快就没了。我作为一个医生,眼睁睁地看着他死了,束手无策,我觉得很愧疚。”那个年代,爆发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80%以上,是国内外一个共同的难题,当时的李兰娟根本无能为力。

而这一难题,在1986年得到了转机。在给一位肝肾综合症患者进行肾透析时,李兰娟突然眼前一亮:“这个病人体内积聚了很多的黄疸、毒素,透析清除了这些有毒物质,不但肾功能得到改善,肝功能也得到了改善,昏迷也能够醒过来。那血液净化技术会不会对治疗重型肝炎也有帮助呢?我下决心要做人工肝研究。”

说干就干,李兰娟当年就向省卫生厅申请了3000 元的青年科研基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人工肝的研发之路。有很多专家劝她:“人工肝是没有希望的,肝脏的功能太复杂了,你怎么能替代得了它?”李兰娟说:“我还是觉得有苗头。”十年艰辛,反复探索,研制设备置换了一茬又一茬,同事离开了一批又一批。直到1992年,李兰娟才成功研发出第一台人工肝治疗设备。

1996年,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过去的11.9%一举提高到78.9%,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5.4%提高到43.4%。2013年,以李兰娟为第一完成人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如今,“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是全世界医治人数最多、治疗技术最为成熟的人工肝系统,推广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李兰娟的人工肝治疗病房里,常年有全国各地赶来培训的医生和护士。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举办一次人工肝推广班,将这套技术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有人曾经问李兰娟:“你当初为什么不申请人工肝的知识产权?”李兰娟答:“肝衰竭的病人不能转院,一定要就地治疗,所以人工肝只能毫无保留地推广给大家,才能把病人就地挽救过来。”——在她心里,治病救人才是第一位的。

1998年,李兰娟出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一干就是10年。2003年,“非典”(SARS)爆发,李兰娟迅速行动,有效控制浙江的疫情。浙江出现SARS 病例的当天早上5 点,浙江省卫生厅便向社会及时公布,当晚,就对密切接触病人的1000多人进行就地隔离。由于早期传染源得到控制,浙江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病例。在SARS 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李兰娟竭力倡导谨慎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医学跟踪发现,曾在浙江治疗的SARS病人,没有一人出现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带领她的团队,始终奋战在我国传染病研究和治疗的最前线。经历了2008年手足口病、2011年甲型H1N1 流感的考验,2013年,李兰娟又迎来了H7N9 禽流感的挑战。当时,杭州是确诊人数最多的城市,李兰娟工作的医院就收治了40 例H7N9 禽流感患者。面对完全陌生的H7N9禽流感病毒,所有的药物治疗都无济于事。李兰娟创建了早期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微生态平衡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同时创造性地运用人工肝技术阻断“细胞因子风暴”,显著降低了H7N9 禽流感的病死率。她带领团队日夜攻关,首次明确活禽市场是人类感染H7N9 的主要源头,并建议政府关闭活禽市场,使得禽流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李兰娟向全球首次揭示H7N9 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H7N9 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和禽流感诊断试剂盒,结束了我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

早在2005年,李兰娟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唯一一位传染病学科的女院士。李兰娟说:“我当初也没有想到拿国家奖啊,或者要做院士啊,我根本没有这个想法的,我只想当一个好医生。当选为院士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永远是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人类最终能战胜传染病。”是的,即使著作等身,即使荣誉无数,她从没有忘记过自己的使命和初衷。

大千香过有谁并

这样一位优秀的女科学家,人们难免对她的个人生活充满好奇,李兰娟也确实拥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她的丈夫肝胆胰外科专家郑树森也是一位院士。但与人们的想象稍有不同,他们的爱情故事实在平凡。两人是大学校友,1973年同时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虽然两人的诊室距离很远,但因为都是团委干部,经常一起开会。李兰娟觉得郑树森埋头苦干,有钻研精神。郑树森则觉得李兰娟做事非常刻苦,要做的事一定能做成。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对病人很负责任。慢慢地,两颗志同道合的年轻的心便靠拢到一起。

1975年5月1日,李兰娟和郑树森在家里举办了简单的仪式,正式结为夫妻。就在婚礼当晚,接到了郑树森龙游老家的电话,说郑树森父亲生病,新婚之夜,两人连夜赶回龙游。因为没有直达的火车,新婚夫妇只能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把铺盖往地上一铺,就这样在火车站度过了新婚之夜。”虽然狼狈,李兰娟却并不在意:“条件虽然艰苦,内心却很甜蜜。”

携手近半个世纪,李兰娟有一套自己的夫妻相处之道:“志同道合,互相关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当李兰娟的人工肝设备遭到质疑时,是身为肝胆胰专家的郑树森一直支持着妻子。当郑树森决定去华西医科大学读博,后来又前往香港攻读博士后的时候,是李兰娟用自己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了一家四口。郑树森求学期间,他的父亲在龙游生病,李兰娟没有告诉远在香港的郑树森,而是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回到老家照顾公公。一直到公公痊愈,李兰娟也没和丈夫提起。

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两人每天的交流时间只有早餐那一会儿工夫,对话如同工作汇报:“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飞机去北京。”每天早上8 点准时到达医院,这对院士夫妻的诊室门口永远挤满了全国各地寻求救治的患者。两人也会有一些业务联系,遇到人工肝技术无法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时,李兰娟会请郑树森考虑肝移植的可能;郑树森收治重症肝病患者时,也会根据病情推荐他们尝试人工肝治疗。这样的转诊无疑给了病人很大的希望,“一下子有两位院士给自己看病”。当然,更加合理对症的治疗方案也治好了很多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忙完一天的工作,常常已经是深夜一两点,但无论再晚,郑树森都会等待妻子一起回家。

2012年5月25日,郑树森和李兰娟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暨“树兰基金”,奖掖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推动中国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树兰基金”是两位院士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关怀,也是他们伉俪情深的证明。

也惜幽兰鬓渐丝

2020年,已经73岁高龄的李兰娟依然四处奔忙。“我没有时间”,她总这样讲。要坐诊、要查房、要开讲座、要去实验室,日程表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李兰娟没有休假和节日的概念,春节期间也常常带研究生做动物实验,同事亲朋只好隔着实验室的玻璃窗给她拜年。

以前拿她没有办法的母亲,现在依然是无奈的:“我阿囡(女儿)现在也苦的,早上很早就起来了,什么时候回来没数的。”记者问:“侬心唔心痛(您心不心疼)?”母亲回答说:“心痛也没办法,管不牢的,只能烧饭给他们吃吃,现在锅里饭还留着呢,她回来只有吃冷饭。唉,苦的。”李兰娟没有听到母亲的喟叹——她还在医院。

李兰娟、郑树森夫妇

2020年的春节,73岁的李兰娟再次临危受命,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她的行程现在更紧张了:

1月18日,李兰娟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 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方面疫情汇报,并查看有关现场。随后,她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武汉必须严格“封城”的重要建议。

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情况,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答记者问。

1月22日凌晨2 点,李兰娟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当天早上8 点,她准时出现在医院门诊开始坐诊。

1月24日,除夕当天,李兰娟再次飞往北京参加科技部召开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研究重要会议。随后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解答公众对疫情的疑惑。晚上9 点多,李兰娟返回杭州,她的年夜饭是机场的一份饺子。

1月28日,李兰娟的实验室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

2月1日下午3:00,李兰娟与钟南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以及在广东的专家,开了三个小时的电视电话会议,临时决定带队驰援武汉。

2月2日凌晨4:35,李兰娟带领团队一行5 人抵达武汉。她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开工作,这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了16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2月4日,李兰娟抵达武汉第三天,“李兰娟每天只睡三小时”登上微博热搜。在央视的镜头里,刚和同事们商讨诊疗方案的李兰娟走出门,记者连忙关切她的身体,李兰娟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你放心好了,其实我身体还是蛮好的。”记者最后说“您就睡三小时太少了,多睡一点”的时候,李兰娟一边向前走,一边说:“现在就是尽快联系,怎样提高检测试剂敏感性的问题,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她又出神了。此时,她的神色和在实验室里并没有任何区别。

2月2日凌晨,李兰娟院士带领医疗团队抵达武汉

当天稍晚些时候,李兰娟和她的团队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阿比多尔、达芦那韦两种药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本来是喜讯,出乎意料的是,随后网上就出现了关于李兰娟的谣言。有媒体打通了李兰娟的电话,但李兰娟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剖白自己,只是说:“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网上已有很多辟谣了。”然后,她的声音就从电话里消失了。

此刻,李兰娟仍在武汉疫情一线工作着。她是刻苦的医疗工作者,也是冷静的科学家。不是每个科学家都有传奇人物的名字,也不是每位国士都可以说出极富感染力的台词,民众有故事的需要,但满足这种需要并不是科学家的义务。也许李兰娟不会成为通俗意义上的传奇,但谁会用故事的传奇性去衡量科学家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呢?

“科学帮助理解,却不善于让人感觉。”医学的每一个数字,都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而代表着活生生的人,死亡率的数据是人,治愈率的数据也是人。如果你还是无法感觉,如果宏大叙事注定要被消解,至少你应当知道,是谁听见你遥远的呼救,如愚公一般,为每一个微小的数据披肝沥胆,甚至无暇澄清谣言。

“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李兰娟所认为的科学家精神,就是对科学不断探索的求知精神,它既包含开拓创新,也包含坚韧不拔,面对失败和挫折的百折不挠。如今,抗击疫情的战斗还在继续,让我们向李兰娟院士致敬,为武汉加油!

猜你喜欢
李兰娟赤脚医生人工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我家有位“赤脚医生”
人工“美颜”
老照片里的赤脚医生
小学生收到李兰娟院士回信
院士李兰娟:73岁上前线
李兰娟
古稀率队
CITY OF LIFE AND DEATHBY ROBERT POWERS
浅析政治力量在赤脚医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