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虓
摘 要:古诗文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因而一直是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们应该把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省思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敬畏生命的人生观念。
关键词:批判宗法制度;反抗强权;敬畏生命
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传统文化因其承载着几千年中国人思想的精髓,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而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主要蕴含于文言文(尤其是古诗文)当中。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因为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需要背诵及解释,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主要还是没有认清这些会作品对其人生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文言文(尤其是古诗文)究竟在哪些方面会让我们终身受益呢?
一、对宗法制度的批判
《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以后,恪守妇道,孝敬长辈,“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同时,她还非常勤劳,“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可即使“三日断五匹”,仍然避免不了“大人故嫌迟”。最终,这一对恩爱的有情人,被“大人”棒打鸳鸯,双双殉情而死。而文中这个“大人”,就是焦仲卿的母亲,也是刘兰芝的婆婆。这些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一个非常严酷的社会现实,就是封建宗法制度对人们思想的侵害。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感情,从焦仲卿向他母亲的申诉中就可以看出来了,“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虽然夫妻感情如此融洽,但却拗不过家长对他们感情的干预。即使焦仲卿当着母亲的面发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却仍然无法改变他母亲要遣走刘兰芝的想法,夫妻只能依依惜别。而刘兰芝在被遣回家之前,与婆婆告别之际,仍然能恪守晚辈本分:“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她的忍辱负重令许多学生无法理解。教师这就需要给学生解释自孔子时流传并经各朝各代逐步完善的“三纲五常”政策。“道德伦理教条等同于国家法律,家族首长代行部分国家司法职能,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带有家族的温情色彩,法律充满了伦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被休回娘家,对一个妇女及其家族来讲,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但是,刘兰芝的婆婆显然并不把这个当回事。做了多年的儿媳,她的心理早已失衡。她在肆意玩弄自己手中的权利,眼睁睁看着一对儿相爱的年轻人痛苦分离,她的内心丝毫不为所动:“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我们在为焦母的行为感到愤怒的同时,可能还会对她产生一丝同情。而作为被迫害的人,除了焦仲卿言语上苍白的辩护,二人再无任何反抗的行动,说明在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头脑中,家族宗法观念早已是根深蒂固。
語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这些素养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的一个整体。通过老师的讲述,学生了解了当时那种时代背景下,造成焦、刘二人悲剧的社会根源,最终也就明白了民间流传的这一类故事,为什么结尾经常会有一个主人公“化蝶”或者“化鸟”的浪漫结局。说明不光我们为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扼腕叹息,古代人也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生活当中实现不了的愿望,就让它在故事里圆满了。这些故事千百年来,给了人们无穷的勇气和美好的遐想,即使生活条件再艰苦,人们仍然能抱着美好的憧憬活下去。同时,学生们也会对封建宗法制度中的糟粕认识得愈加清楚。面对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睁大眼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不仅要承认,同时还须尊重,激烈地反对传统并不是对待传统的建设性态度,恰恰是传统的巨大阴影。”
《游园惊梦》是昆曲《牡丹亭》的一个曲目。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学生们一看是古代戏剧,兴趣先减了几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必将教学重点放在冗长枯燥的戏剧形式或者曲词的解释上,而是应该着重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分析为什么杜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竟然会郁郁而终。
古代女子是依附于男性的权利而存在的,在婚前要受制于家中的父辈兄长的管教,婚后要尽心尽力做好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对她们来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是不能随便出外抛头露面的,因此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在深宅大院中渡过,日子也是比较单调无趣的,尤其是女子还没有出嫁的时候。为了以后能嫁个好夫君,避免有什么不好的名声,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规矩,更别说是出门去和人社交玩耍了。巴金老先生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地主家庭。他在回忆录里也曾描述到,自己的几个姑姑,在做姑娘时,一直住在后花园的小阁楼上,终日做着女红,甚至都不能下楼。最终,几个姑姑都是忧郁而死。她们的父母宁可看着孩子失去生命,也不能容忍其失去所谓的“贞洁”。可见封建宗法制度的虚伪和残忍!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对杜丽娘悄悄去一次后花园,面对满园春景,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产生深深的共鸣了。而杜丽娘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感人故事,也是作者“至情”理论的完美体现。
在这篇作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古代妇女和现代女性的命运做一个对比,使学生对古代宗法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对强权的反抗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统治影响深远,即使到了21世纪,许多人头脑里仍然残留着或多或少的封建余毒。鲁迅也曾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这样想来,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的英雄,就尤其值得我们尊敬,而那些描写英雄的篇章,也更需要我们反复诵读。
《诗经》中“采薇”一篇,描述了一位无名战士在外征战、思念家乡的动人故事。其中用“彼路斯何”来形容将军战车的高大,用“四牡业业”“四牡骙骙”来形容将军坐骑的雄壮,对比诗歌前三小节中,普通士兵在前线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仍然终年不得不靠采集野菜艰难度日的场景,等级的差距带来了悬殊的待遇,令人不胜唏嘘。这首诗歌虽然短小,但仍然存在着反抗的意味。类似的描述也出现在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些诗歌改变不了当时的现实,但给我们揭露了事件的真相,使得后人思考、警醒,激发了读者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氓”这篇诗歌同样选自《诗经》,诗中以女主人公的口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世世代代都在演绎着的爱情悲剧,塑造了一个坚贞不屈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她从结婚时的年轻貌美到历经多年艰苦生活而变得年老色衰,“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同时也是痛苦的,因为“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无论在文学作品当中还是现实生活当中,男子变心,女子往往显得孤立无助甚至软弱可欺。“氓”中的女主人公同样也经历了一个苦苦挣扎的过程,“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相恋——结婚——被弃,女子慢慢从过去那个天真单纯,以男人为中心的小女子变成了一个能独立思考,有自己主见的女性,“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面对男子的背叛,女主人公毅然选择了离开。这一形象让我们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中的子君。她为爱出走,成为男人的附庸,最后被抛弃,绝望自杀。相比之下,“氓”里的女主人公显得更加自尊、自爱。她不认为自己一定要依附于男人才能活下去,当她认清了事实的真相,走的时候就毅然决绝。她是反抗男性这一强权主体的女性先锋,为千百年来的中国乃至世界女性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形象。
如果说这两篇诗歌只是点到为止的话,那西汉文人贾谊写的《过秦论》,对强权的蔑视力度就非常之强了。秦国经过几代君王的苦心经营,变得强大了,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实力比以前强大了不知多少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以前六国联合起来都做不到的事情,被陈涉这样一群流放犯人给做到了。陈涉等人的才能、实力与过去的六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为什么他们振臂一呼,就能得到天下人的响应,灭掉更加强大的秦朝呢?就是因为文章最后一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显然,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他也变成独断专行的独裁性格了。作者不是在单纯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他主要是在警告后来的统治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闻一多说:“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的奴隶,尤当尊敬。”因而,我们同情那些“暂时坐稳了奴隶”(鲁迅语)的人,同时,也要向那些在人类历史上,为我们做出反抗强权行为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且也要把这种反抗强权的不屈精神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三、对生死的敬畏
面对生命,人们总是有太多的感慨。但是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我们似乎比较敏感。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亡是一个很忌讳的词。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由此,很多人认为汉文化里完全没有死亡教育。面对这个话题,我们似乎都在选择逃避。《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死亡观: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人死了,但是人的名声、精神、人格没有在人世间消亡,这才是真正的长寿。不把生命物質的终点当成是终点,而是有更高的追求。这和我们今天的死亡教育观点不谋而合——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所以从老子的那句话,就能看出,我们的古人对这个话题发表的观点是非常睿智的。而这样的观点,在后来人的著作里同样可以看到。
王羲之作为东晋时期的名士,给我们留下了《兰亭集序》一文。文中对于生死的看法,就很能缓解当时以及后来的人们对于死亡的焦虑之情。当时的士人大多不求进取,他们崇尚老庄,玄理之风盛行。庄子曾说:“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万物之间、万物与人之间都是没有差别的,用相对主义消融了事物间的差异。但王羲之在文中驳斥老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反东晋士大夫沉溺老庄唾余谈玄的时风,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量齐观。王羲之的深刻之处在于,一方面他坦然承认了生命的脆弱短暂,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生和死的本质不同,人不能庸庸碌碌如行尸走肉般地“生”,应该让自己短暂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苏轼的《赤壁赋》,作于自己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人生跌入低谷,难免意气消沉。但苏轼能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仕途的起伏,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是苏轼人生观的最终表现形式。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达观的态度,这在苏诗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写“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诗意比较悲观。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至潮州,柳宗元贬至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之二)及贬至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赤壁赋》中,苏轼的友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也是世世代代的文人发自内心的感慨。而苏轼却能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劝慰朋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荀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天地是永恒的,而人类也在不断繁衍,同样也是永恒的。他用这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一解有限的人生带给我们的烦恼与困惑。其观点,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到,古诗文所产生的年代,封建思想盛行,但是我们要教育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中的思想观点,用其中精华的东西来武装学生的头脑。传统的古诗文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思想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我们的精神领域影响深远。作为老师,也要多看书,不断地学习,在保障基本教学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进去,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文中优秀的思想品质,并将这一品质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
[2]林毓生.中国意识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89.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