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菲, 廖颖钊, 周期, 袁倩岚(许双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 518033)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和后壁交界处,在小儿6个月时已发育。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2~6岁时增生最显著,10~12岁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腺样体增生并引起相应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1],严重的腺样体肥大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2]。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反复惊醒、遗尿、多汗、多动等,偶可发生白天嗜睡,中医主要称之为“鼾症”。张亚秋[3]的研究认为,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气道堵塞的主要病因之一,气道阻塞改变了患儿的呼吸方式形成口呼吸,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肌肉反应,打破原有的骨骼肌肉平衡,最终使患儿发生牙颌面畸形。严重者还可发生如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行为异常、生长发育落后、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并发症[4]。
许双虹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儿科疾病临证经验丰富。许双虹教授提出从“通”立法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认为“通”法既包括通便、通瘀狭义之解,又有通气、通阳、通痹广义之意;提出在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时,通气应贯穿始终,通痰通瘀、通阳等可酌情采用。以下总结许双虹教授以“通”法论治该病的经验。
腺样体肥大多表现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症状,病位主要在肺脾。盖肺气通于鼻,鼻咽为肺之门户,涕为肺之液,脾为生痰之源,故患儿表现为鼻塞、流浊涕、咳嗽等。历代医家多将之归属于“乳蛾”“痰核”“鼻鼽”“颃颡”“鼻窒”“窼囊”等范畴。《灵枢·忧恚无言》云:“颃颡者,气分之所泄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丹溪心法》[5]云:“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又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窠囊发病皆为痰注。”《河间医集·素问玄机原病式》[6]亦云:“鼻窒,窒,塞也。”
该病核心病机在于“不通”,并由于“不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气血运行有赖于正常的肺脾功能。《素问·五藏生成》云:“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宣降是维持其他功能的基本。肺的宣发与肃降能输布与排泄津液,即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机体内的津液也经脾胃之中枢转运,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而上腾下达。肺脾功能失常是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根本原因:小儿先天肺脾形气不足,表现在对多种病因更为易感,外感内伤诸因素易致肺脾损伤,导致输布津液障碍,水液在体内停滞,聚湿成痰。痰滞则血瘀,瘀滞亦可加重痰阻,以致痰瘀同病,壅于喉间致腺样体肥大。正如《血证论》所谓:“盖人身气道,不可壅滞,气壅则水壅,气即是水故也。水壅即为痰饮,痰饮为瘀血所阻,则易冲犯肺经”,故治疗上当以“通”立法。
对反复发作的腺样体肥大,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激素喷鼻和手术为主,但激素的使用疗程及相关副反应仍存在争议,而手术治疗除存在相关并发症外,还存在复发的问题[7]。
许双虹教授提出从“通”立法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何为“通”?《说文解字》云“通,达也”;《易经》云“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通”即流通、畅通之意。“天地交,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是指流通、畅通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是天地万物长久的前提[8]。《金匮要略》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依赖于气机的运动、循环周身的血液濡养、津液的灌注等功能的正常。本病日久,病理产物如痰浊、瘀血等易堆积体内。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云:“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可见,痰瘀互结,停于咽喉,腺样体脉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渐致肿大[9]。在小儿腺样体肥大病的治疗中,可采用通气、化痰、祛湿、散瘀、温阳等治法,因而论“通”之立法在具体运用时可灵活变通。善用“通”法可使气血津液畅达,邪有出路,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甚至痊愈的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病证,“通”法也需贯穿在最具代表性的“八法”之中,因表里寒热虚实等证的病情复杂多端,常需数法合用,即所谓“一法之中,八法备焉”。
3.1通气贯穿始终《诸病源候论》[10]云:“鼾眠者,眠里喉咽间有声也。人喉咙,气上下也,气血若调,虽寤寐不妨宣畅;气有不和,则冲击喉咽而作声也。”可见咽喉为气机出入之门户,但有不通,便生变证。《类经》[11]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景岳全书》[12]云:“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本病以腺样体肥大、鼻塞、鼾眠等不通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机因于脾气虚弱、肺气失宣,开阖失司,津液无法排出体外,聚积成痰湿,停滞鼻窍发为本病。人体一身之气由元气和宗气组成,其中宗气由后天摄入的水谷之精和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所化生。故治疗应侧重通气,以通气协调宣发肃降来吐故纳新,使气机调畅而不留瘀滞。《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脾为肺之母,脾气虚损可母病及子,反之肺气不宣也可导致子病及母,影响宗气的生成、运作。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灌注心脉,推动血行[13]。宗气虚弱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加重气机不畅使痰瘀之结更甚。因此“通气”更有调畅气机、健运脾气之用,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是治病求本之法。
通气需贯穿始终,具体运用时却各有其法。如气滞不行,行即通也,可用陈皮、木香、乌药之类。陈皮既行气又除痰。《本草经解》[14]云:“陈皮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气味升多于降,阳也”;《玉楸药解》[15]78又云:“陈皮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最扫痰涎。”故陈皮用于气滞有痰之证最为合适,临床可稍加桔梗,一则载药上行,直达病位,二则作为引经药。气虚不运,补即通也,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之类。黄芪补气之功最优,为补药之长,故名之曰芪。《神农本草经》提出黄芪“主小儿百病”。白术脾肺双补,若气滞湿重者,又可改用苍术。黄元御《玉楸药解》[15]122云:“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尤长于泻水开郁”,待湿去再改用白术。但临床相兼为病者,亦多有之,应视其侧重,随证加减,如气分甚虚者,不可过通。临证调方,务必细心斟酌,与病机相符,方百无一失,此即细微之处出真知之理是也。
3.2通痰通瘀并重本病临床同时可兼见以下表现:面色萎黄,嘴唇黏膜色暗,鼻塞日久,持续不减,痰涕黏稠,色黄或白,咳嗽,咯痰,痰白黏,量不多,咽痛,尿床,听力下降,睡眠中鼾声时作,张口呼吸,苔腻,脉滑或涩;鼻腔镜可见腺样体肥大,表面凹凸不平,呈明显分叶状,色红或暗红,表面可附有分泌物。本病缘于肺脾不足而致病,一则因水饮津液气化不足日久成痰;二则因痰浊之留滞壅塞,升降运化失序。气机不通,气滞不行,久则致血瘀,且水液代谢失常,痰邪结聚而成痰核,痰挟瘀血,气滞、痰结、血瘀三者息息相关,相互作用。小儿腺样体肥大治法除通气外,还应通痰通瘀。通痰可从运脾治肺入手,通瘀仍遵行气活血逐瘀之法,临床可用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随证加减。川芎使用较多,盖本品辛温升散,可上行头面部,直达病位。三棱、莪术亦可用之,《医学衷中参西录》[16]认为两药为化瘀血之要药,其性较平和,对坚如铁石之结聚亦能徐徐消除,乃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临床验之,常可获良效。若久病入络,出现痰瘀凝滞之证,又可稍加僵蚕、蝉蜕、地龙等虫类药物以逐瘀通经,祛风通络。值得注意的是,本病病情较复杂,寒热虚实皆可见之,审症更需细心谨慎,若郁久化热者见涕黄、口臭、眠不安、大便干、舌红苔黄者,可加黄芩、浙贝母、桑叶、夏枯草之品。
3.3后期通阳小儿腺样体肥大多病情迁延,病程长,日积月累,可损伤患儿的体质,临床多见如神疲乏力、畏寒、舌淡嫩等阳虚之征。《温病条辨》说:“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说明小儿在阴、阳各生理方面皆未完善,也说明了“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在病理状态下,起病后小儿易出现邪气伤正,而呈现虚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能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命活动,加快新陈代谢。阳气不足则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疾病后期,痰核松动,诸症状多均好转,但需防疾病迁延,治疗应随证调整。对于这种反复发作且病程长的患儿,临床要善用通阳之法,把通阳与行气、利水、化痰、消瘀结合起来,使阳气发挥温煦、升举、推动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闭者开,郁者伸,滞者通,结者散,达到阳气流通,畅达无阻,津液敷布表里上下,气机升降出入有常,恢复小儿体内阴阳相对动态平衡的目的[17]。后期阳虚的治则,一则可选用细辛、桂枝、白芷、石菖蒲等气味辛温之品以通阳。谓细辛“味辛温,主头痛,脑动,利九窍”,将石菖蒲列于上品,谓其可“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于此病,更可大胆运用石菖蒲。二则可选用干姜、附子等辛热之类以通阳,用以温化痰凝,温通血脉,恢复阳气温通功能,从而使鼻窍通畅,水液复运,瘀血得化,肥大的腺样体由此可以缩小。
患儿张某,男,3岁8个月,因鼻塞、张口呼吸、打鼾1年于2018年2月25日就诊。刻下症见:鼻塞,张口呼吸,打鼾,睡眠不安,多动,汗出较多,胃纳尚可,小便正常,大便可。舌淡红,苔白,脉细。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外院鼻咽镜检查提示腺样体肥大,堵塞程度85%,建议手术治疗。因家长希望先采取保守治疗,故来就诊。西医诊断:腺样体肥大;中医诊断:鼾眠(气虚痰凝)。治以通窍祛痰,补气通阳之法。处方:石菖蒲10 g,茯苓10 g,黄芪15 g,党参10 g,薏苡仁20 g,法半夏5 g,陈皮10 g,白芷5 g,细辛1 g,川芎5 g,浮小麦15g,蒲公英10 g,皂角刺5 g,炙甘草10 g。共处方7剂,每剂药煎煮2次,取汁约200 mL,早晚分服。
2018年3月4日二诊。症状已较前好转但仍鼻塞,打鼾,有汗,眠不安,小便可,大便偏干。处方调整如下:石菖蒲10 g,茯苓10 g,黄芪10 g,太子参10 g,薏苡仁20 g,路路通5 g,白芷10 g,川芎5 g,浮小麦15 g,蒲公英10 g,白芍10 g,炙甘草10 g。共处方7剂,煎服法同上。
2018年3月11日三诊。鼻塞好转,打鼾减轻,汗多好转,小便正常,大便干,舌淡苔白,脉缓。处方如下:石菖蒲10 g,茯苓10 g,黄芪15 g,党参10 g,薏苡仁20 g,路路通10 g,白芷10 g,当归5 g,白芍10 g,辛夷(包煎)10 g,桂枝5 g,炙甘草10 g。共处方7剂,煎服法同上。
2018年3月18日四诊,患儿未到,家长代述明显好转,暂守前方,共处方7剂。2018年3月26日五诊,鼻塞明显好转,已无张口呼吸,睡眠无打鼾,汗出较多已好转,继续予前方加减,共治疗2个月余,复查鼻咽镜显示肥大的腺样体已明显消退。
按:患儿初诊时的突出表现在于鼻塞打鼾,张口呼吸,汗出较多,舌淡红,咽无充血,苔白脉细,此乃因阳气不足而水湿不能化气,聚积日久凝聚成核,又由于小儿脾常不足,或喂养失调,脾失健运而生痰浊,气机不畅则瘀积留滞,故治宜健脾通阳,祛痰开窍。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方中党参、黄芪皆入脾肺,能益肺气,气行则水自去,合茯苓、薏苡仁健脾补中,脾强则运水,水运气亦行。石菖蒲、半夏、陈皮下气,并可温开郁结。白芷、细辛、川芎上行头部,为通鼻窍要药。皂角刺、蒲公英可助化痰消瘀又兼清郁热。此即行气寓之于健脾之中,通气之法应贯穿疾病始终,又加以消瘀之品,使事半而功倍。二诊时痰核松动,症状缓解,仍有鼻塞打鼾,伴有大便硬,续用上法,此时尤重通痰通瘀。小儿肝常有余,阳盛化风,加之痰扰神机,则睡眠不安、多动,故加路路通以降泄通络,加白芍以散结、破坚积。三诊时诸症状均好转,舌淡苔白,脉缓。此时痰瘀互结之势渐消,据其迁延之史,此时以通阳为主,故添加桂枝、当归类温品,以温补中气,去湿浊,使虚阳渐复,则患儿疾病可愈。再以上方治疗数十日,患儿疗效显著。
综上,腺样体肥大是以气血痰瘀互结,演变为以“不通”为核心的症候群,可从“通”立法治疗该病。“通”法既包括通便、通瘀狭义之解,又有通气、通阳、通痹广义之意。面对复杂多变的病证,“通”法也需贯穿在最具代表性的“八法”之中,因表里寒热虚实等病证复杂多端,常需数法合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载“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无一不体现通法。又如《温病条辨·治血论》曰:“故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在治疗血瘀血滞的时候,常通过调气来行血,此时“通”法就有了“补、消、下”甚至更为广义的内涵。治疗时通气应贯穿始终,又因鼻为肺窍,用药时应酌加辛夷、白芷等通窍药物,中期通痰通瘀,后期多见阳虚阳郁之证,又应善用通阳之法。但临床变化多端,亦不可执着于分期,有此证则用此法,随证加减,息息与病机相符,才得中医精髓,方能效如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