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供电局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05 00:11:31孙桂文廖先旭罗毅覃荣嵘
广西电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东兰县河池南方电网

●孙桂文 廖先旭 罗毅 覃荣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南方电网公司作为中央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切实担起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苦干实干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河池是广西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级市,全市11个县区有10个贫困县,6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15.9%,全区每7 个贫困人口中就有1 个在河池。“十三五”期间,河池供电局所辖营业区共有453个贫困村、39.6万贫困人口,行业扶贫责任重大。

河池供电局紧密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承接了各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6户5771人,承接了南方电网公司对口帮扶东兰县、定点帮扶东兰县坡索村以及广西电网公司定点帮扶大化县加城村等“1县12村”的定点帮扶任务,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扶贫攻坚的主要思路

如何进一步提高扶贫成效?在坚持现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河池供电局将精益管理理念引入扶贫工作中,通过鱼骨图、因果矩阵等精益工具,穷举可能导致“贫困村、贫困户不能用好电”“精准帮扶成效不够理想”“扶贫综合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的潜在原因,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完善扶贫综合管理“五项机制”,加强行业扶贫“三大保障”,打好定点扶贫“四场硬仗”,以精准举措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二、扶贫攻坚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旗领航,完善工作机制

河池供电局坚持把发挥党组织优势和党员作用摆在首位,不断深化管理举措,持续完善管理机制,形成了扶贫工作精益管理成果,切实提高了扶贫工作质量。1.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领导班子扶贫工作联系点制度,先后选派27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驻村扶贫,66名帮扶干部与272户贫困户结成对子,确保每个扶贫村都有领导挂钩、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员工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建立月度党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制度,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市县局两级书记抓脱贫、网区上下同攻坚的工作格局。2.完善协同共建机制。建立健全与地方党委政府、扶贫工作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争取地方政府各类政策和资源支持。滚动修编电力行业扶贫和各扶贫点《“十三五”扶贫工作规划》,将脱贫攻坚任务纳入年度党的建设重点任务工作计划,因村施策制定脱贫攻坚计划,确保年度任务落实落地。扎实推进南方电网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工作,制定并实施《东兰县坡索村创建南方电网精准扶贫示范村行动计划》,以点带面提升扶贫工作整体成效。3.完善任务推动机制。导入精益管理理念,推行“挂图作战”管控模式,编好扶贫攻坚计划图,标注行业扶贫“经纬度”,让脱贫攻坚战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确保统筹推进出成效。管好进度图,建立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工作模式,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实施党员“特权”工程,确保扶贫关键岗位有党员守着、关键指标有党员领着、关键任务有党员顶着,集中优势兵力打响脱贫攻坚战,确保扶贫项目进度可控在控。强化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在脱贫攻坚中考察、识别和重用干部,提拔6名优秀扶贫干部,激发了扶贫干部内生动力。4.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将脱贫攻坚列为各单位年度党建责任制考核、党组织负责人年度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对推动扶贫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推行“APP管控+现场暗访”等形式,加强对驻村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监督检查,编制《年度专项监督检查计划》《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成立河池网区三级扶贫廉洁督战队,紧盯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和纪律作风,举一反三查找问题背后的管理原因,实施精准监督,确保阳光扶贫。对投运的扶贫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从规划、预算、实施、检查、验收、审计等过程进行评价,确保扶贫项目发挥最大效益。5.完善典型示范机制。及时总结推广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一批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在主流媒体全面展示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彰显了南方电网公司责任形象。

(二)坚持靶向定位,做好行业扶贫

河池供电局严格按照高于自治区的标准,紧盯行业扶贫的“三个保障”,建立了党委发动、专业推动、支部联动、党员带动的工作模式,靶向定位,精准发力,切实让贫困地区从“有电用”变成“用好电”。1.落实精准脱贫供电保障。加强对接脱贫计划用电需求,及时跟踪掌握各级政府脱贫摘帽计划,以实施农网台区“歼灭战”为抓手,分专业(线路、台区)、分战区(每县一个分战区)、分战队(每个施工队伍),通过内外联动、上下联动、整体联动,集中兵力,分进合击一个目标,15~20天完成一个配电台区改造,精准升级供电网区农村电网,着力消除乡村农网薄弱环节。实现村村通动力电、户户通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确保了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电力指标领先于其他行业指标。2.落实扶贫工程配套电网保障。“十三五”期间,河池供电局完成低电压台区排查,对排查和客户诉求的331个低电压台区,截至2019年底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完成了69个安置点的供电设施资产接收,全部实现抄表到户。动态跟踪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党委政府重点扶贫项目,建立“亮灯”管控机制,及时落实配套电网建设项目和资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及时掌握辖区内光伏扶贫工程,确保扶贫配套电网项目与扶贫工程同步投运,切实做好供电保障。3.持续提升贫困地区供电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免费电政策,动态开展低保、无保户免费电核查,2012—2019年在河池网区享受低、五保待遇户数共42909户,已完成免费电办理37235户,其余因无法联系、死亡、搬迁等原因无法办理的用户已取得政府证明材料。2018年全面完成了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截至2019年2月,自动抄表率达99.21%,客户远程服务办理比例达到96%,进一步提高客户诉求处理质量。优先推行产业扶贫项目投资界面延伸,有效降低产业扶贫项目用电成本。组建党团员服务队,开展“走千村,访万户”和“电力圩日”活动,实现靠前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用电质量。

(三)坚持精准帮扶,做好定点扶贫

河池供电局坚持发挥后盾单位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以打好“四场硬仗”为抓手,创新帮扶举措,提高扶贫成效。1.打好党建领航“持久战”。把弘扬老区精神作为党建扶贫重要内容,将老区精神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等文化下乡活动,让扶贫点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等不靠,齐心协力投身脱贫攻坚。加强扶贫点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把“支部联建”打造成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的特色品牌,一方面将企业党建管理先进经验带入农村党组织建设,夯实“村两委”班子,培育农村党员能人;另一方面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员工与重点扶贫对象结成对子,为贫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打好基础建设“阵地战”。按照脱贫摘帽标准,从水、电、路、房、网络等方面逐项检查对照,建立项目清单,加强屯级道路硬化,重点解决盲肠路、半截路硬化问题;修建南网水柜,加快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协调资金,加大贫困群众危房改造力度;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建设美丽乡村;做好扶贫政策对接和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协调地方政策支持,力争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在扶贫点落地。3.打好产业扶持“攻坚战”。做大做强农民合作社,吸纳党员骨干、能人加入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发展核桃、东兰乌鸡、山野葡萄、桑蚕等特色种养殖业,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扶贫模式,初步实现“一村一业”的目标。探索建立多样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东兰县坡索村、大化县加城村集体经济指标在河池率先达标,其中坡索村更是建成东兰历史上第一个光伏发电扶贫项目。4.打好扶志扶智“破袭战”。开展爱心帮扶,让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贫困家庭不因学致贫。援建“爱心书屋”“温暖澡堂”,改善贫困山区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组织贫困群众“走出去”,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脱贫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坡索村等群众开展种养殖、电工技能培训,逐步把“有体力”的贫困群众培养为“有能力”的脱贫致富人员。

三、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工作成效

(一)经济效益

1.行业扶贫方面:贫困村“十一有一低”、贫困户“八有一超”电力指标均满足,领先于其他行业指标,全面实现电力行业扶贫目标,2016—2019年,完成10千伏及以下农网投资19.03亿元,全面实现电力行业扶贫工作目标。一是以地市为口径实现农网改造升级三大指标(供电可靠率99.81%,综合电压合格率99.53%,户均配变容量2.07千伏安/户),提前一年实现国家目标。二是实现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有电用”,完成贫困村100%通动力电,贫困户100%通生活用电,实现自治区政府下达脱贫摘帽“有电用”认定目标高出2个百分点。三是满足光伏扶贫接入电网需求,消纳国家及自治区认定229个光伏扶贫电站(含集中式光伏)上网电量380.6975万千瓦时,累计拨付扶贫补贴资金22.1679万元,有效发挥光伏电站扶贫效益。四是满足供电辖区内产业扶贫项目、易地扶贫搬迁的供电需要,向产业扶贫项目延伸电网投资,优先向扶贫目的明确、预期成效明显的规模性种植、养殖、农林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产业扶贫项目推行业扩工程,投资界面延伸至客户产权红线政策。所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配套电网工程与搬迁项目主体工程同竣工、同投产,河池网区新电力5县域1746个农网项目按期竣工投产率100%,为全市21.62 万人、246 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环江、东兰、巴马、凤山 4 个县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进一步提升了网区配电网设备运行水平,稳步实现人民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目标。圆满完成了南方电网公司“广西河池农网专项任务督查”“电力行业扶贫调研”及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专项督查”等督查工作,彰显河池供电局工作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认可。

2.定点扶贫方面:2016—2019年,助力东兰县71个贫困村、66888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6%。东兰县代表广西接受2016年扶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检查,为广西获得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二名作出贡献。助力南方电网公司对口帮扶东兰县,定点帮扶东兰县坡索村,大化县加城村、法棠村脱贫摘帽。坡索村获南方电网首批精准扶贫示范村。

(二)社会效益

作为中央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改革发展外部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世勇专门批示表扬广西电网公司扶贫工作,认为广西电网公司在抓主业、促发展、惠民生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为广西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多次表扬河池供电局扶贫工作,市委副书记唐标文专门批示,河池供电局在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方成效显著,体现了担当和作为。3个定点帮扶村获得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教育扶贫受益学生达5200多人,扶贫干部龙梅荣获“中央企业十大党务干部标兵”及“央企最美扶贫人”称号,广西卫视录制播出了以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为拍摄对象的《第一书记》节目,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南方电网的良好形象。河池供电局被市县两级政府推荐为扶贫先进后盾单位,2018年,河池市委市政府评选扶贫攻坚先进单位,南方电网公司获得驻河池中央企业第一名。

四、结语

河池供电局扶贫攻坚围绕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立足于河池革命老区的实际,结合供电企业的自身特色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导入精益理念,聚焦扶贫工作目标、发挥党建引擎作用,实施管理优化,整合各条业务线的工作,形成党旗领航精准扶贫精益套路。河池供电局扶贫工作成效得到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局现场调研时的充分认可,扶贫攻坚成果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东兰县河池南方电网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汽车工程(2023年9期)2023-10-12 02:17:18
广 告
广告
广东电力(2022年1期)2023-01-07 18:28:42
广告
广东电力(2022年11期)2022-03-15 02:51:12
A new loach species of Troglonectes (Teleostei:Nemacheilidae) from Guangxi,China
广西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
东兰县桑蚕生产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东兰县果桑发展的前景分析覃启洺黄焕元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