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 杨晓燕 韩龙中 周平
随着数字经济模式和“互联网+”思潮的兴起,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电力服务作为基础公共事业服务内容,人民群众对电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通过进一步擦亮“邕电速办、多快好省”服务品牌,在客户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方面用劲发力。以“数字赋能”,依托政企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爱南宁”APP实现“快捷办电”“用电可视化”和二手房交易“无感过户”,为客户提供更优的电力营商环境服务,树立良好的供电服务形象。本文以“爱南宁”政企服务平台为例,通过平台设计背景、技术方案、功能模块和系统集成测试结果,分析政企数据共享平台完善背景下,客户便捷办电应用平台完善的途径,以此为相关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随着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重点,供电企业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在数字电网、数字企业、数字服务和数字产业建设上用劲发力。通过转变生产方式、管理机制、产业形态,逐步优化服务模式,颠覆传统业务模式,通过数字化加速业务转型升级,进一步激活企业增长活力。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原有的客户消费模式中产生的数据是闭环运行的,无法实现与客户行为之间的对接,无法实现数据挖掘的基本内容,更无法体现应有的客户价值。同时,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消费特征也是政府政策制定和改善的重要依据。供电企业通过对现有服务体系进行改善,将供电系统数据与政企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在实现更加便捷用电服务的同时,也为政务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以“爱南宁”APP为代表的政企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能够将社会公众在公共事业消费中产生的数据与运营企业原有数据实现对接,能够基于对应的算法技术,实现数据整理和细分。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配售电服务将逐步放开,实现市场化,客户资源将成为配售电市场争夺的对象;对电力企业而言,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是争夺客户资源的有力手段。随着电力客户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被动式”客户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服务要求,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避免客户的流失,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政企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爱南宁”APP,通过完善运行的“爱南宁”APP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供电”服务,有效提升电力系统供电服务电子渠道的覆盖率和用户黏度,提升供电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确保供电服务系统与原有“爱南宁”APP实现有效对接,需要满足以下需求:一是业务方面的需求,通过二者有机对接,能够有效缓解窗口服务压力,提升供电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二是基本功能方面的需求,其基本功能包括“查、约、办、缴”等服务内容,如供电服务综合应用、故障报修高级应用、停电抢修情况地图可视化高级应用、随手拍高级应用等功能,以此能够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三是综合系统目前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将系统基本功能响应时间设定为≤2秒,最大用户数支撑不小于10000,最大并发数不小于1000。四是业务集成需求,主要包括与数据集成平台的对接、对费控系统对接、短信平台集成、政务相关系统集成、内外网平台集成等几个方面。五是要确保系统安全等级达到二级要求。
便捷办电应用平台设计方案遵循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架构体系要求,遵循系统安全性原则,完善授权、审计管理机制,确保关键操作和敏感数据能够得以重点防护。遵循“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原则,在考虑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依照全网统一要求对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设计。
“爱南宁”APP是由南宁市政府主导,南宁市发改委实施,以市直行政部门为支撑,整合南宁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相关服务资源和权威信息,涵盖交通、医疗政务等各个方面在内的,满足南宁市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原有平台运行模块中,电力服务并没有能够直接接入,电力客户在不动产业务联办、综合业务办理等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限制,部分业务还需要到服务大厅办理。不仅办理效率较低,在用户体验方面也无法达到南方电网公司和南宁市在公共事业服务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更好地提升南宁市范围内电力服务整体质量,必须要将供电服务系统与“爱南宁”APP进行完善对接,实现电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系统架构搭建如下:一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其运行基础是南方电网统一服务平台,由此延伸出营销数据中心、短信平台和掌上营业厅数据库三个子平台。二是隔离区(DMZ),通过内外网交互平台和前置服务器的设置,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运行的安全性,为系统安全运行奠定技术基础。三是外网系统,即“爱南宁”APP运行的服务器系统。整体架构体系如图1所示。
“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架构体系设计中,将服务应用架构分为供电服务综合应用、故障报修高级应用、停电抢修情况高级应用、随手拍高级应用和系统管理等组成部分。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1 “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架构体系
“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技术架构主要包括展现层、逻辑层、分析层、持久层和资源层五个基本层次,其具体架构内容如图3所示。在技术架构体系设置中,首先需要确保选择的技术方式与原有“爱南宁”APP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其次是要选择较为优化的技术,避免在后续系统更新中出现技术方面的限制;最后是在设计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引擎时,需要依托系统运行需要,合理选择技术模式,确保大数据分析效率与精准度。
图2 “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应用架构
图3 “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技术架构
不动产变更业务模块是“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不动产交易活跃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交易完成后,需要进行多种不同的公共事务变更,将这些变更内容集中在政企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能够减少客户在这方面的时间和资源浪费,提升公共服务事业运行效率。“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中,通过在系统后台运行预告登记、撤销预告登记、基于预告登记号更新房产号、用电户档案获取、用电档案过户、营销过户工单生成和关联关系维护等任务流程,客户只需在线协议签订时点选对应申请,不动产登记中心和供电企业将会直接在系统完成相关信息的确认和更新。南宁市客户在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时,通过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邕e登”平台或手机APP办结业务后,可根据页面提示选择办理供电过户业务,系统将根据申请人的选择将过户信息推送至电力系统归档并更新客户档案信息,随后,自动触发短信告知申请人更名过户办结完毕。
通过在“爱南宁”APP上部署客户每日电量查询、同期电量对比、用电阶梯阀值提醒等查询功能,实现“用电可视化”,提升了供电服务的透明度。“用电可视化”应用主要如下:
一是针对账单方面的可视化账单、电费查缴、电子发票等内容;二是客户在日常用电过程中需要的电价查询、停电查询、日电量查询和用电量分析等基本内容;三是个人业务办理和工商政企业务办理等内容;四是用电优惠、用电资讯查询等内容。
平台通过与用电账户服务和账号体系对接等功能相结合,客户在“爱南宁”APP直接完成以上操作,从而实现电力系统数据与原有政务体系数据共享。
在“爱南宁”供电服务系统设计中,故障报修主要包括单户停电报修和片区停电报修两种形式。用户在进入对应的操作界面后,可以将对应的停电信息输入系统,并且通过个人手机号码进行验证提交,既能够有效提升报修效率,又能够避免虚假信息的出现。停电抢修则是在客户输入供电故障信息后,由系统自动查询用电账户的停电情况,并调取其欠费复停电记录等信息,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停电情况,尽量避免由于停电给客户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手拍”功能主要是针对电力企业运维管理工作,通过客户的直接举报,强化对各项工作开展流程的监督,实现电力服务质量的提升。“随手拍”模块的基本组成包括线索举报管理、执法中心管理、运维部门管理和第三方运营公司处理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这些功能实现需要通过后台进行对应的信息和数据交接。“随手拍”功能不仅能够及时反馈电力运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对相关方面的数据整理分析,明确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为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供基本参考。
在系统上线试运行之前需进行系统集成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数据集成平台集成、费控系统集成、短信平台集成、政务相关系统集成和内外网平台集成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本系统设计中,依照不同集成的运行要求,对每个集成部分的所有接口进行5天标准测试,确保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系统上线操作方面需制定完善的计划,包括编制功能测试清单、准备对应的数据库操作脚本、开展业务验证、发布前进行系统集成测试、制定发布计划。依据计划流程系统对程序进行更新操作后,及时组织系统功能验证,确保系统各项功能完善后即可进入试运行阶段。
系统投运后,南宁供电局实现将更名、过户、新装等全部22项业务进驻南宁市政府服务平台“爱南宁”APP。依托“爱南宁”APP部署“透明用电”模块,用电客户可以查询每日电量、开展用电健康分析、设置余额提醒等。通过数据共享做到办理二手房不动产登记变更与用电过户业务同步办理,每年为南宁市约5.4万户二手房交易提供“零资料”“零审核”无感过户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用户不跑腿”。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随着政企服务平台运行水平的不断提升,数据积累更加丰富,数据挖掘更加深入,在政务工作乃至智慧城市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将更加明显。充分挖掘政企合作优势资源,不断深化服务创新理念,寻找客户服务中存在的“短板”,着力远程服务渠道建设,从而化繁为简,为客户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新型供电服务,创造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