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勇 朱海平 夏琼梅 龙瑞平 邓安凤 叶进华候永顺 杨从党*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5;2永胜县三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674208;3永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永胜 674200;#共同第一作者:liguiy980200@163.com;*通讯作者:yangcd2005@163.com)
水稻生产工序繁多、劳动密集、强度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机械栽插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推技术,育秧是其中的关键环节[1]。云南是一个山地、坝子相间分布的低纬高原省份,稻区纬度相差8°,海拔相差2 600 m,稻作区生态差异巨大,稻田高低差异大,增加了机械化的难度。2014—2017年云南省机插稻面积分别为 2.67、2.84、3.29、3.64 万 hm2,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靠后。因机插稻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较少,严重影响云南省水稻机插的大面积发展。本研究以36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对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群体质量、倒伏等指标进行研究,以评价机插籼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提出不同产量潜力的技术措施,为机插稻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试验地点为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中州村。海拔 1 554 m,东经 100°41′27″,北纬 26°43′31″。前作蚕豆。水稻机插前,取耕作层0~20 cm土壤,测定其主要成分:pH 值 6.68,有机质 32.90 g/kg,全氮 1.95 g/kg,碱解氮 143.50 mg/kg,全磷 0.89 g/kg,速效磷 22.60 mg/kg,全钾 10.81 g/kg,速效钾 215.30 mg/kg。
选择近5年全国或云南省审定并在云南省种植的36个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宜香优7633、渝香203、蜀优 217、吉优 9号、蓉 18优 2348、两优 2161、中 9优 2号、Y 两优 585、中优 295、宜香优 2168、内 5 优 39、F 优498、天优华占、宜香 4245、旌优 127、Y 两优 1号、C 两优华占、德优4727、宜香优1108、宜香3728、繁优609、晶两优华占、晶两优1377、隆两优1146、隆两优1206、晶两优 534、德优 4923、宜香优 2115、川优 8377、花香优1618、绿优4923、五山丝苗、滇屯502、丰优香占、渝优7109和川优6203,其中,晶两优1377为对照(CK)。
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每个品种面积合计60 m2,机插行距 30.0 cm、株距 13.3 cm。施肥量及运筹方式:磷肥 750 kg/hm2,作底肥施用;钾肥 150 kg/hm2,作底肥和促花肥等量施用;纯氮150 kg/hm2,按底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 1∶1∶1∶1 比例施用。
2017年4月2日播种,采用秧盘育秧,每盘播种量60 g,经过暗化处理,5月1日机插移栽。在分蘖中期、幼穗分化期、齐穗期防治稻瘟病(75%三环唑、40%稻瘟灵防治稻瘟病)、螟虫(20%三唑磷、48%毒死蜱防治螟虫),用药3次。
由表1可见,实际产量有16个品种比对照品种晶两优1377显著增产,即C两优华占、内5优39、Y两优585、F 优 498、宜香优 1108、两优 2161、隆两优 1146、晶两优534、Y两优1号、德优 4727、隆两优 1206、宜香4245、宜香优 2168、蜀优 217、宜香优 2115、晶两优华占,产量分别为 11.46、11.06、10.89、10.50、10.48、10.41、10.16、9.91、9.90、9.70、9.48、 9.45、9.44、9.37、9.31、9.02 t/hm2;其他 19 个品种产量在 1.70~8.77 t/hm2之间,均比对照品种减产,其中18个品种减产显著。
从产量构成来看,各品种有效穗数在215.85~611.25万/hm2之间,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的有效穗数比对照显著增加,其余33个品种比对照显著减少;每穗总粒数在 75.46~228.48 粒之间,有 20 个品种的每穗总粒数比对照显著增加,14个品种比对照显著减少;结实率在 15.69%~85.29%之间,22 个品种的结实率比对照显著增加,10个品种比对照显著减少;千粒重在 19.35~30.30 g,33 个品种的千粒重比对照显著增加,2个品种比对照显著减少。
表1 供试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根据各品种与对照品种产量的比较,高于对照归为高产品种,低于对照归为低产品种。从表2可见,两类品种的机插质量指标相近,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群体指标差异较大。
为了进一步探讨产量与产量构成之间的关系,对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3)表明,高产、低产类型的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高产类型品种的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低产类型品种的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总之,结实率是机插稻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高产机插稻品种适当降低有效穗数并增加结实率可以获得超高产,低产机插稻品种只有在增加移栽基本苗数的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表2 不同产量类型品种的主要指标对比
表3 不同产量类型品种的产量与产量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水稻产量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共同作用的结果,协调好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高产。本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机插籼稻各因素协调较好,抽穗期干物质量为1 619.28 g/m2,最大叶面 积 指数 9.91,颖 花 量 5.62 万/m2,结 实 率72.23%,平均产量为 10.03 t/hm2,高产品种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为C两优华占,产量为11.46 t/hm2;低产机插籼稻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性较差,抽穗期干物质量为 1 494.12 g/m2,最大叶面积指数 7.89,颖花量 5.27万/m2,结实率 53.87%,产量平均为 7.03 t/hm2。
水稻机插要取得高产应根据不同类型品种的特征,促进各产量因素的协调平衡发展,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达到足穗和大穗的协调,同时提高结实率,兼顾千粒重[2-3]。本研究结果表明,结实率是机插稻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高产机插稻品种适当降低有效穗数并增加结实率可以获得超高产,低产机插稻品种只有在增加移栽基本苗的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才能获得较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