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对于高职语文的背景渲染研究

2020-03-04 04:18蔡志红
高教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方法分析传统节日

蔡志红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语文教学属于基础素质性教育。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且起点较低,容易对大学语文课程产生抵触情绪,枯燥教学模式也让学生们“敬而遠之”。大学语文课程精选的文章属于我国文化精髓,也沿袭着综合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开展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通过课改将文章与语境和时代背景相融合,并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需求。文章就高职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文学特性的相融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传统节日;高职语文;背景渲染;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7-0052-03

Abstract: Developing Chine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longs to basic quality education. A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 starting point is relatively low, it is easy to produce conflicting feelings towards the college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he boring teaching mode also makes students "stay away from it". The selected articles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 belong to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lso follow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stru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article with the context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rough curriculum reform, and meet the training need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traditional festivals;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background rendering; method analysis

一、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时代背景分析

我国高校的语文课程具有较长的历史,从课程设立到几经调整可以用“忽冷忽热”来形容。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大一国文”,顾名思义“大一国文”就是指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国文科,属于公共必修课程。在一年的学习时间内,学生们可感受到古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对一些经典文章能脱口而出、朗朗上口。经过阶段性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出口成章。“大一国文”更侧重于传统文化,如孟子标准君子论的《君子所以异于人者》,“小有才,维稳君子之大道”的《盆成括仕于齐》等等。这其中《论孟一脔》一文的题目就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研究。同时,该文为无标点、句读的白文本,这是对众多古文初学者的考验,也是学习古文的必经之路,但由于重视不足从而让后来者无法顺畅阅读古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我国大学“大一国文”机制逐渐被取消,直至恢复高考才在匡亚明、徐中玉等人的倡导下重新复开“大学语文”。从2006年我国颁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一并成为4个基础建设学科,这也为大学语文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

二、高职语文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关系

文、史不分家,学好历史知识对语文学习百益而无一害。历史知识是我们习作的重要素材,不仅具有充实渲染的作用,以古鉴今的对照作用。同时,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一首诗、一段词时,可通过掌握历史背景更好的解读其大概含义。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综合性的特征,让我们掌握更多文学功底,能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递进式推断,进而结合历史特征驾轻就熟的组织相应语言,这对于学习、掌握、熟记生涩的古体诗具有深远的影响。反之,学好语文课程掌握文言文知识,可让我们更好的分析古代史相关的题目,否则文言材料都无法理解,谈何学习与之相关的课程呢。此外,高职院校教学更侧重于学生的实用性与应用性教学。因此,我们还需以古喻今,让学生们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很多北方学生能够随口而出,但该诗的节日背景往往被他们认为是中秋(柳枝婆娑),殊不知该诗表达了元宵节背景条件下的一系列心理活动。针对这种思维认识上的差异,语文教师应采取突然提问,或让学生预习古诗背景,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并深谙传统节日承载的情思。如学生未能通过文字去研究历史文化,则无法与作者产生心理共鸣,不能从深层次解读文字的内涵。

由此可见,历史知识、传统节日既是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很多文章(诗词)的点睛所在。若对古代文化、节假日、风俗习惯知之甚少,则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甚至让人贻笑大方。

三、在语文课改中展现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文化内涵

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以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为积淀,逐渐形成了诸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中有的与节氣(二十四节气)相关,如:清明节、冬节(冬至)。还有因纪念某个名人而形成的节日,如:端午节。其他的则主要源自于民间传说,如:春节、龙抬头、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等。

固然,我们在教学中有教材可用。但语文教学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以教材为主脉络的旁征博引。我们在教学中可借助不同传统节日,展现众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有关冬节(冬至)的《冬至节假赋愁阴喜霁》,黄彦平(宋)“爱日明朝至,寒云此夕同;预知鸦啄雪,先验鸟呼风;乡国追随外,年华感叹中;清愁将浊酒,斟酌并成空。”该诗未显示冬至二字,但从环境、人物内心感触等多角度勾勒出潮、冷的冬至,孤独的乡愁之情。借助ppt等现代教学方法,通过文字、图片、音像等渲染出节日气氛,让大家通过听觉、视觉感悟传统文化之美。再比如,连文凤(宋)《己丑元宵》:“不因灯火有元宵,强把时光慰寂寥。十四年来无此兴,三更踏月过河桥。”一下写出十多年来不曾有过的感受,将元宵节的氛围与心境有机的融为一体,相互渲染。针对不同的节日,“即兴”讲授相关诗词歌赋,赋予课堂浓重的文化色彩。

《红楼梦》是很多人耳熟能详,又忌惮耕读的经典。借助这本书的章节,我们可将众多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展现给学生。在《红楼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五大传统节日(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在58回中《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也是这日,藕官烧纸祭同伴。在该书第5回的判词中与第22回的谜语中也提及到清明,并将该节常见活动——放风筝这一民俗有详细描述。授课教师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前布置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查询相关的饮食、习俗等,或引申出更多与之相关的文章或是诗歌。如,围绕《红楼梦》元宵节布置预习内容后,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谈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学生讲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跟着吟诵,但讲至该词的背景为元宵节时,大家则大跌眼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对于中国古诗词、散文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

事实证明,上述形式的课改不仅受到学生的追捧,也让授课教师更具成就感。

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节日融合的教改分析

(一)屈原、《离骚》、端午节

作为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用2840个字描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心志。前半篇是对楚国命运及人民百姓的关心与倾诉,侧重于政治革新与理想信念的坚持,不向邪恶势力妥协的一种意志。后半篇则以神游天界及追求理想失败为背景,表现出欲与身殉的悲伤情怀。通篇反映了对国家与人民的热爱。可以说《离骚》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大学课本中只节选了《离骚》的一部分,但老师多会进行延伸性讲解,也能让学生们对屈原肃然起敬。

针对这首旷世古诗,我们在授课前同样进行了课前预习铺垫。预习内容包括:屈原的个人简介、端午节的来源、屈原与端午节三部分。在讲解《离骚》时,教师仅需要进行适当引导,就能将该诗及相关知识点讲解出来。(1)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沐兰节、正阳节或龙舟节。自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耳沐”的习俗(《礼记》-五月初五,采摘兰草,用兰草汤沐浴,有除毒的寓意。),但今天的端午主要围绕文学家屈原延伸出众多民俗,如:包粽子、划龙舟、带香囊、放纸鸢等等。当然,佩豆娘、画额、贴午时符、采草药等民俗已经基本失传(此处可适当讲解一下这些民俗活动的内容);(2)端午节本身是一个可追溯至三代时的禊礼(“男巫掌望祀望衍,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禊者,洁也。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之所以端午节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是因为相传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进而这一天被渲染上爱国主义色彩,更具特殊意义。

教学实践中,对于历史文学有较强兴趣的学生,会详细分析有关屈原的“轮廓”: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政治家(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志向远大、博闻强识,层任职左徒、三闾大夫(讲解下职务含义),并主观内政与外教,其“美政”的主张强调了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并提出联齐抗秦的主张。但受贵族的排挤,先后流放于汉北、沅湘流域,至秦军攻下首都后,才投江(汨罗江-今湖南境内)以身殉国。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与其他专业课的实践性相一致,属于应用型的学习模式。

(二)郭保林、秋思、中秋节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郭保林的《我寄情思与明月》是当代非常“接地气”的文章,该文早在2000年就被选入上海复旦大学的《语文教程》。他的文章雅俗共赏,字里行间透露着乡村情怀。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大家对于农村的生活耳熟能详,对于一些农活信手拈来。在讲授郭保林的文章前,我们可安排如下几个思考性问题:家乡话、风味小吃、生活、生产习俗、中秋。然后,在授课中让学生在如下几个环节中充分参与:

(1)乡音。郭保林是一个“土孩子”出身,在他的记忆中,山东冠县的白杨林、小河、洋槐树、梨园都是他终生无法忘记的痕迹,这种割不断扯不开的乡愁也是《我寄情思与明月》的创作源泉。以此为基础,他又通过《一半是蓝 一半是绿》开拓了磅礴大气的文风。之后又发表了长达31万字的《高原雪魂——孔繁森》。让学生用家乡话讲解家乡的山山水水。

(2)思乡。可以说《我寄情思与明月》这篇散文是对作者思乡的最好诠释,如“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城市住久了,思念故乡的心越发殷殷的了,这一叠重重的乡情该怎样寄托呢?”。文章将乡思托付给了幽幽的月光,用满载爱恋的笔触描绘出月色之美,描绘出对家乡的爱恋,哪怕是一株小草或一朵野花。旋即,通过月亮将时间拉至今日——中秋节。在郊外,作者独自思考回忆美好的过去,从五月至七月,然后又到八月,都与明月相关。用“筛箩箩,打躺躺,磨斗面,送姥娘,姥娘不在家,喜得妗子笑哈哈……”刻画出乡土气息的儿时画面,又用“我割满一筐牛草,坐在小河边,洗净了脚,洗白了手。我望着河水,见那河水发亮了,像黎明的晨曦。”刻画出七月的某一天,作者的生活隨笔,人物、场景跃然纸上。及至八月,作者马上提及中秋,然后大篇幅描绘了当时幸福、丰收的场景,人们满足、幸福的心态。让学生讲述家乡的生活习俗、典型人物、春种秋收。

(3)中秋节。借助《我寄情思与明月》我们深入分析文章分析。第一,有关中秋节。中秋节又被称作八月节、月夕、秋节、团圆节、拜月节等等,主要习俗为:吃月饼、赏月,此外不同区域又有各自浓厚的中秋风俗,如:安徽的烧塔、广州的树中秋、北京的兔儿爷,部分少数民族还有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相关中秋节等传说包括: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等。通过拓展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有关山东中秋节的风俗。为更好的理解该文,还需从作者的生活背景“生产队”讲起,让学生们掌握时代特征。更好的理解“瓜果梨桃与月饼”对当时人们的“重要性”。从“月饼”、“团圆”讲到山东的其他习俗,如:走亲、晚宴、拜月等等。第三,文学中的中秋节。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讲述家乡的一草一木,激发了大家的思乡之情,并能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借助该文,学生们还会主动讲述与“中秋”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老舍的《四世同堂》,“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徐福熙的《今夜月》,“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中秋月色。”

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核心。

五、结束语

语文教学涵盖了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哲学政治等众多学科。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其实质是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以古鉴今,弘扬民族精神,还要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和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假日相关的文化,让大家在汲取中国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苗祎,田偲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4):48-53.

[2]马志红.在习作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传统节日》一课为例[J].语文建设,2018(33):66-68.

[3]牛红梅.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讲解[J].现代交际,2018(21):196+195.

[4]陈芳芳.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思想探微——以中秋节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9):238-239.

[5]王晓航.以传统节日文化涵养高职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149-150.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方法分析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