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具金之德,常言其“收”,是年中第三季。
秋在人间悠悠岁月里,虽是冬藏百物凋零前的一季,也不似春来得那么生机勃勃,满满青葱少年气,却也是难得,带着沉稳、内敛、内守外圆的气质。
秋来了,总要落叶。人生亦如此。人在中年时,总是要落下些什么!有些随着时代不得不落;有些过了心境,由心主其脱落,无非被动与主动的选择,总是要有所舍。
秋临冬,总带着萧瑟之气,肃穆中,手里仍握着一把青龙偃月刀。没有了少年时的张狂,对人事物判断更具全局观,不会再让冲动主宰;即便是来自生命至深处的最爱,也仍要掌握自主权,不论爱与不爱,任何取舍皆由真我主宰;即便是爱不可得之痛,也依然笑对,送上至诚之祝福。这就是若秋之中年时。
秋时的天气,阴阳寒热的变化趋势与春相异,但在某些时间段内,秋的生长力也是非凡的。天地造化无比神奇之处,也正在于此。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雷暑,冬有雪。
大自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适合的蔬果生长着。只需耕种,即可。
春有菜蔬,夏有豆;秋种白菜,冬有笋。
何况还有不少经过阳光天然焙干的菜干、薯干、粉条、豆腐、山菌等。一年四季,餐食之乐不断。
人生若值秋意正来,别傻傻地只做“收”的动作,秋里也有无限的可能性。总结了春与夏的生发、恣意,秋变得更加沉稳。
冬虽离得近了些,但秋高气爽,可做之事实在不少。
对少年时的积淀,可以收获;对过去的经历,可以回顾;对于未来,更可以做好安排。
这是极难得的、可以冷静去看自己的机会。于反思中,找出此生前来的真正愿望,秋时再下种,如同重走人生路;再现人生真义,如同春花绽放,料峭秋风里亦有寒花开。
人若时时观照,当止能止,自然是处处可以真我作主,时时皆重获新生,得以把握人生。
秋并不可怕,春夏时虽繁华却难结籽,而秋正是结籽的好时节。
如同春种、夏长、在土中可经历秋冬,直至来年春季可食的芋头,它的叶片大而厚,摸着有些锦缎的感觉,略带着丝丝凉意。大大的叶子吸收着阳光,悄悄地润养根须里的“果实”。“果实”既是它的奉献又是它的孩子,也是它自己。
芋头如同旱地无花之莲叶与藕,对它来说,生命就是生命本来的意义。
来年,母芋头又会抱小芋头,我们称其为抱崽儿,就是母芋头生小芋头的意思。
世间草木皆渴望绽放,饱满种子,一切都是为了生命得以延续。不是转变,而是延续,其中包含着为了生命进入更高境界的升华。
草木枯荣,如同人生。生死之间,生命得以延续,即无死,只有一代代更加茁壮。
归到根本处,又哪里有什么生?都是过去老灵魂的延续。来过千百回,不过是怕闷,自己给自己灌上几口孟婆汤,干完了,跑来人间,怕一看全是熟面孔,少了新鲜感,每每都来一场小百年的失忆之旅,还玩得不亦乐乎。
可又总有几个特善反思者,回头一看,明白了,却原来是场自己设定的游戏。这游戏名叫生死,却原来本无生灭,全是延续,只是场自我娱乐、自设藩篱的假设。
秋,正是这么个利于反思的季节。砍掉一切伸展出的多余枝杈,修剪到最佳的营养供给状态,为冬藏收摄内核做好准备。因为灿烂的转生在即。
也可以让枝杈疯长,把主干去掉,做一场生命奇丽的风景,亦一样风华绝代,令人神魂摇动。
不论如何修证,都是至完美的人生。
而此生所结之籽,正要发芽,或是去往发芽的路上。
微笑吧!唾手可得的长生大法自在心中。笑对人生,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