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华 伍波丽 梁耀洪
5月8日至10日,笔者来到容县杨梅镇普济村、四端村、和睦村、妙阳村、石岭村、三德村、四荖村,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电力景象:一个是笔直的高空新线杆、新线路、新变压器, 施工人员顶着35度的高温,带着安全帽,高空作业,黄色的工作服被汗水湿透;另一个是陈旧的高压线在低矮的水泥杆上像半弯的茄子松松垮垮挂在田野山岭上, 变压器安装在距离村民家不足十米的地方,零乱不堪的线路横七坚八跨村道路上或房屋旁边。
这就是一个经历了46年自己供电使用而今天正在进行农网全新改造的真实画面。
过去,自己发电自己使用,多好;如今,电灯不亮电器用不了,咋办?笔者走进这个自供电区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容县水力资源丰富, 电网建设起步早,1960年就利用水力发电结束火力发电历史。杨梅镇四端电站于1973年建成发电,装机容量2×200千瓦,属于杨梅镇人民政府及四端、石岭、普济、三德、四荖几个行政村共同投资建设的股份制集体企业。电站位于四端村,利用梅江河水力发电,除了自供用电外,还给周边的妙阳、和睦、凤美等几个行政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供电。如今,经过46年的运营,变压器破旧漏电,线路老化没更换,导致电压过低,常因超负荷运行或是遭遇雷雨天气停电。5月10日傍晚,笔者走进和睦村民梁大叔的家,看到他仍然用柴草烧饭,挂在墙上的电风扇在大热天也派不上用场。“此时正是用电高峰期,电灯都不够亮,别指望开电风扇了。”他说。
三德村中和队贫困户覃定武对笔者说:“不但经常在雷雨天气停电,而且晚上小孩做作业电灯不亮,用电饭煲煲不熟饭,大多数家庭的电视机、冰箱、空调无法使用,成为了摆设。”
一边是用电量的不断攀升,一边是设备线路陈旧老化,20多年来的不规律停电成为该供电区5000多户2.5万群众用电的闹心事。
普济村53岁的温仁宪村民告诉笔者,十多年前,他们村民集资5万元, 自购变压器请人安装才勉强解决本村晚上照明问题。
供电电压过低,线损大,安全隐患多,群众对供电不满,拒交电费,四端电站亏损严重,造成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电力不足又直接制约这些村的经济发展, 9个村当中有4个村被列为贫困村。
2019年9月,广西水利电业集团从广西国资委直管的地方电网与南方电网重组,实现了一张“网”、一盘“棋”的格局,吹响了新一轮农网建设的号角。
鉴于群众对用电的迫切需求,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集团容县公司抓住这个机遇,在2019年的扶贫攻坚战中,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电力不足,电压过低是影响几个村村民脱贫的关键性因素,一些竹签加工厂、砂砖厂、胶合板厂也因电力不足纷纷搬走。容县公司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与四端电站反复协商论证,取得共识:依靠自身力量根本无资金和能力投入进行全面改造。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只有确保这9个村的用电充足,才能让工厂搬回来,村民实现在自家门前就业,四端、三德、四荖、普济4个贫困村才能脱贫摘帽。容县公司把杨梅镇四端电站供区新建电网工程作为农村电网改造项目申报,获得南方电网批准建设并投资4000万元。废除原来所有线路及设施,架设新线路,增加新台区,改造后直接由容县公司接管,接管后供区所有用户用电实行同网同价。
容县公司总经理叶冰告诉笔者,该项目从立项到申报获批准,经历了半年多时间。获批准后,他们马上设计落地方案,落实责任,公开招标,于2020年1月5日开工建设,要求在半年时间完成。今年突然遇上“疫期”,时间紧,任务重,只有采取5加2,白加黑工作时间,争取如期完成改造任务。
受益群众不用出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农网改造后带来的好处,群众是期盼的。变压器从29台置换增加到60台,这就意味着31台新变压器要寻找新的位置安装,涉及到用地补偿问题。杨梅供电营业所副所长潘信树是这个工程项目的涉农工作组组长,几乎天天泡在村里。“当地农村人有个习俗,门前不准树线杆,我们在施工方案当中也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都尽量避开,但也有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做不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他介绍。
但更多的是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些群众看到电力施工队顶烈日,日夜奋战在高空中,纷纷把家里的茶水端到施工的线杆下。普济村53岁的村民温仁宪把解暑清火雷公根草药煲一大煲,送到工地;贫困户覃定武每天煲粥时也多下一把米加一瓢水,为的是让施工人员下杆时喝上一口。
杨梅镇四端自供电区经改造后, 9个行政村及杨梅镇政府将享受充足稳定的供电。该台区变压器从原来29台增加至60台,高压10千伏线路为29.3千米,低压0.4千伏线路105 千米。农网改造为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施工进度,截至2020年5月10日,完成总投资的65 %,将于2020年6月30日交付验收并投入使用。随着该工程的峻工, 四端电站将成为自供电区一个历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