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分享课教学反思

2020-03-04 09:18:30刘淑萍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

刘淑萍(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帮助人们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从而使生命变得丰富、充实、开阔起来,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同时,也能使读者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人的生命活动。

我们知道,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不断涌来的今天,我们诵读经典、与经典同行更有现实的意义。一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二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三是有效补充现行语文教材教学内容。

一、《三国演义》简介

立身以立学为本,立学以读书为本。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她在7 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毛泽东对其更是酷爱之至,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三国演义》这部书。我们周围许多人对它也是手不释卷。可见,这部文学巨著确实脍炙人口,流芳百世。因此,我选择了它作为我的多文本阅读教材之一。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描写了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偏见,以及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

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术成就,它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有特色,故事性很强,又趋于白话文,便于理解。学生可以借助课上所学,如《空城计》选段,或学生自己阅读《三国演义》的作品,然后进行交流。在大声朗读,仔细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感受作者是如何运用一个个小故事将人物形象塑造立体丰满的。

二、阅读分享《三国演义》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倡导自主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本班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课外阅读量比较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因为之前接触过《三国演义》连环画,所以对《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对里面的人物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章回体白话小说,对于里面的一些词语、句子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需要长期阅读积累。同时,对于人物性格把握也不是很准确,需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魅力。

本课开始,首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视频,激烈的战争场面,火光、厮杀、呐喊,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之中,颇为震撼。

教学中,设计了知识热身的环节,用抢答、必答等方式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三国的一些基本知识。品三国人物,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和英雄品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着重从面和点两方面来切入,既允许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英雄,自由表达对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的喜爱,也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典型人物——诸葛亮。让学生课上再次品读、感悟、深化,使诸葛亮的形象更丰满、更深刻,进而扩展到对众多英雄人物特点的体会。

最后,引导学生领悟到:虽然刀光剑影暗淡了,鼓角争鸣远去了,但我们眼前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本好书读一遍远远不够,“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设计了《三国演义》阅读分享这一课。

三、课后体会

值得肯定的有四点:

一是以“自主、合作、探究”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本节课的理念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课外到课内,课外的功夫更深。学生们在课外可能会粗浅地读《三国》,也可能认真地读经典读本中的相关章节,或可能不停地咨询旁人,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研究资料,此过程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正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 。整堂课,我始终坚持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教学时间保证重点、教学环节围绕重点。

二是新颖的教学设计,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环节,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无形中把孩子们带入了气势恢宏的氛围中。展示环节中,我出示考题,了解学生对三国的熟悉程度。接着交流: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拓展环节,学生讲故事,起到了余音绕梁的作用,并且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关注细节,在细微之处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如:制作思维导图、手抄报、剪纸等作品,交流读书收获,同时,进行人物评价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是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小组讨论中,就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活动过程中,学生还通过深入交流和讨论,学会了多种表达技巧,懂得了如何与人交往。活动展示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是本节课堂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其一,课前准备尤其是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充分,选题方面很好,但学生对《三国演义》知之甚少,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对《三国演义》了解还比较肤浅,仅停留在表层,一些体验的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指导学生深入地阅读作品,真正走进《三国演义》。

其二,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教师需要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执教本节课最大的体会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自己的功力还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地读书、学习、充电,需要经常保持空杯心态,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潇洒自如,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学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36
三国演义
中国漫画(2018年4期)2018-12-05 04:05:50
三国演义
中国漫画(2018年3期)2018-12-05 03:50:20
三国演义
中国漫画(2017年9期)2018-01-25 20:09:06
三国演义
中国漫画(2017年10期)2018-01-25 18:39:28
三国演义
中国漫画(2017年3期)2017-06-29 18:50:47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