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梅
(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2018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莅临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东北振兴的重大意义,着眼“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任务,提出六个方面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而想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就需要以加速高校人才培养为原动力,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回顾改革开放40余年,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促进社会文明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省教育工委工作部署,最大限度地发挥着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把握新时代东北振兴重大战略机遇,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为目标,奋力谱写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高校人才培养,是高校实现自身改革发展的重点,更是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基石。
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推进,人才培养是改革的重点。其中,地方高校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重要研究者,更是树立包容开放、勇于创新理念的重要引导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者。高校是聚集、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潜能,并为新时代东北振兴不断注入活力。此外,高校实行“双导师”制,也是高校参与东北振兴的重要形式,是一个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创造再向知识应用转变的过程。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盘活国营、促进民营、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进而谋求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高校不仅仅需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还要有属于自己的科研领军型人才团队,在释放内部发展活力的同时,进行高科技研发,聚力向科技引领转型,催生高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这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之力,不但对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很多高校都拥有自己的重点专业、实验室以及研究基地,以实现新时代东北振兴为目标,开展科学基金项目的选题和探索研究,研发具有新突破、前沿性的科技实用项目,以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同时,许多高校还具有鼓励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和环境氛围,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最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可见,高校是研究高质量项目的优质土壤,可以培育出适合东北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可期。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思想上的相对保守性和政策、政治运动的相关问题,使东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一度严重落后于全国。进而,东北又出现了全面性的人才流失现象”[1]。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突出的问题:政治思维能力薄弱,政策理解不够深入,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化;顶级工科专业匮乏,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急需优化整合;理论与实际普遍脱节,校企之间合作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滞后。
在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对于现代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目标,大多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事业为基准,而“东北地区明显落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早最彻底,行政干预过多,官本位思想太浓”[2]。此外,仍有一些领导对人才在东北振兴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性和前瞻性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压抑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东北要想尽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高起点自贸区,就必须解决人才抑制问题。[3]一方面,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让政府在用人选才方面便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一些企事业单位变得很被动,缺乏更多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无法很好地承担吸引人才就业的重任。这种本末倒置的人才选拔现状,既不能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也不能给予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更不能自觉地将人才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有机结合起来,极度地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出现了高层次人才外流或引而又走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人才毕业即创业的大趋势,没有在营造良好创业环境上下大功夫,既缺乏相应的创业指导,也缺乏资金与政策支持,造成不少高校人才选择异地创业。
现今,东北地区高校广泛存在着顶级工科专业匮乏、高校间缺乏合作、同类教师间缺少凝聚共识、学科相似度高且乏有特色专业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缺少区域特色专业间的联合互动与人才资源间的优化整合。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以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居多,而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较少。也就是说,地方高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高校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学科与专业的“大而全”,办综合性大学,但对于特色专业关注度缺失。这一现象说明了区域教育往往缺少个性和特色,各高校无论是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还是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内容都日趋相近,且对于高端人才以及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甚至对每位学生的培养和评价大都成一个模式,多以分数作为评价依据,缺乏多样性全方位的评价参考,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环境难以营造。学校没了特色,人才个性培养自然是泛泛而谈,一些本来具有较明显行业特色和区域特征的高校因追求所谓“高、大、全”而丢掉了自身特色,一味追求综合性发展而放弃了特色教育发展,可谓是本末倒置。
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典型现象,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足问题更是尤为突出。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实习以及工作与本专业几乎毫无相关。学校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大多停留于政策和表象,很少能真正做到帮助毕业生与企业完成对接。具体而言,学校与当地企业之间缺乏联结互通,相关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引进环节有所断裂,缺乏从校园到企业的直接人才输送桥梁的搭建。除此,以辽宁为例,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首,迟滞性产业占比较大,并逐渐成为制约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这与近年来党和国家一再强调的东北振兴规划、政策和措施很不适应。东北地区的企业以煤炭、钢铁和石油等重工业老国企为主,股份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水平不高,这些迟滞性产业亟待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转型滞后也与相关创新人才的引进不足有着很大的关联。
人才是当今社会最稀缺也是最宝贵的财富,高校理所当然地肩负起了人才培养的这项重任。众所周知,高校人才培养不仅关乎本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息息相关。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是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的重要一步,相应地,采取有力的方法举措更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
有关部门要实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优先战略,主要面向重点产业和新型产业,“以围绕产业链匹配人才链为中心,坚持以需定引、产才融合”,制定人才需求规划。东北地区可借鉴南方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支持企业组建“产业集群人才发展联盟”,“由政府有关部门统一梳理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需求目录,以产业集群为主体,抱团引才、集中引才,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4]。当前,重点产业和新型产业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培育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校人才是人才需求规划的重中之重。因此,各高校也要推动制度变革,紧靠党中央支持政策,走出“东北的性格与文化”,汲取当今社会的开创性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决心等,使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新时代东北经济发展需做到未雨绸缪,即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标准。地方高校在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实践,培养学生善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要求,强化学校发展应具备的办学自主权,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来制定相应的发展模式,不可盲目地模仿其他院校,否则会导致发展模式千篇一律。高校的个性化发展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高校个性化发展的最终要义。这就要求高校要确立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体系,打造优势学科,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与此同时,高校需要培育个性化校园文化,树立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塑造高校的个性之魂。此外,在日常教学中,高校也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当向学生渗透东北经济“断崖式下跌”的现状,将忧患意识与创新意识寓于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激发学生对新时代东北振兴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个人发展与团队合作的有机结合。建构发展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及相关高校组成的“政校企”战略联盟。打通从高校进入企业的壁垒,提升高校毕业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孵化高新技术产业,达到人才与企业的双向认可与合作共赢。增强科技人才服务意识,为企业跨越转型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真正让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让传统企业焕发新活力。建立东北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团队,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主动思考制约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沉疴积弊,着力发挥融合剂作用,为“政校企”三方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形成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科研方阵,促进想象力转化为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