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英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贵港,537100)
在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今天,如果说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工科生打开就业大门的敲门砖,那么良好的语言素质就是成功参与就业的必备元素。“交流表达能力”被列为人才八大职业核心能力之首,体现出培养具备良好语言素质的高职生是职业院校的基本使命。但是,高职工科生的语言素质基础普遍较薄弱,如何使其语言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受到职业院校教师的广泛关注,而基于云课堂新媒体平台如何提升学生语言素质更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语言素质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是一个人在与外界交流、学习以及在自身认知、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语言活动质量的高低往往体现在语言素养的高低上,是当代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基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高职工科学生的语言素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结合笔者对所在院校和区内工科类高职院校的调查来看,高职工科生的语言素质培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不少高职院校偏重学生技能操作的培养,对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很多高校没有把高职生语言素质的提升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来执行、贯彻,对学生的语言素质没有相应的水平考试要求,普通话也不是必修课。有些高职院校会开设一些人文文化素养选修课,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选修课往往是修满学分即可的敷衍态度,加上语言素质教育类课程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的特点,使得学生感觉学与不学差异不大,或者认为这些内容对他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影响不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高职工科生的语言素质课普遍是公共课或选修课,大多采用合班的授课方式,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一起上课,人数较多。同时,教学内容大多较笼统,教师往往采取“炒大锅饭”的方法,难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训练的用不着,要用的不会说”的情况。
高职工科生的语文根基普遍不够扎实,社科知识面相对较窄,对偏重理论的文科类课程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一刀切,注重学生习得的直观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探索的学习习惯养成等长期效果的培养。教师最终又回到“满堂灌”的窠臼,造成学生“不会学”“不想学”“机械地学”的恶性循环。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工科高职院校,多年担任语文课程的教学经历和调查研究显示,高职工科生的语言素质水平普遍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从语言使用方面来看,普通话使用率高,但语言使用的规范度不高。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共识。虽然老乡之间交流有时会用家乡话,但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尤其是上课、班会、演讲、班级活动等较正式的场合,普通话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高职工科生语言使用的规范度并不高。尤其是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其随意性和自创性较强,与传统的语言文字使用要遵循的严谨和规范的汉语规则不一致,而高职学生是最容易受网络语言影响的群体,不自觉地就会把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不严肃性带到学习和生活中,造成许多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此外,社会对语言规范使用的意识也不够强,大街上的商店、楼盘、广告牌等为了吸人眼球,时常会出现随意改变词序、替换谐音字等不规范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升语言素质的敏感度和责任感。
其次,从方言背景来看,方言的发音规则、使用规则越接近普通话,语言使用的自信心和规范性越高。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方言地区,不同的方言背景对高职生使用汉语言的规范性和自信心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使用的方言在发音、词汇的构造、使用等规则上越接近普通话,其使用普通话的自信心越高,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也越高。反之,自信心和规范性则越低。因此,在语言素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分析学生的方言背景,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最后,从自我认同方面看,高职工科生对自身的语言素质水平评价普遍不高。调查显示,在面对活动类型的选择时,大部分高职工科生偏爱选择操作性的活动,较少选择语言类侧重动嘴说或者动手写的活动,对自身语言素质水平信心不足,有时还出现不懂如何表达、不敢表达或者词汇匮乏等现象。
个性化是指针对不同学校、专业、班级以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1]由于云课堂平台中的教学资源有着开放性、多元性、共享性、灵活性和即时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语文基础的差异性来灵活选择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脱节。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教师可以选取本地化、学生专业背景化更强的个性化资源通过云课堂平台发布给对应的学生,以此将教学内容灵活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专业联系起来。教师借助平台上的语音识别、语音纠正等功能,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学生的语言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通过平台支持的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载体的上传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以过关练习、粘贴板、点将、抢答、调查等形式更直接、更省时地检验学生的语言素质水平,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素质认识更直观和客观,进一步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和实践的动机。
教师的示范、师生间的互动对语言的学习尤为重要。在传统课堂中,授课教师往往只是进行单一的示范,学生模仿或向教师提问,形式单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互动,导致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难以得到提高。[2]而在云课堂中,教师除了自己示范之外,还可以通过平台便捷分享名师的示范,充分发挥平台优质资源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地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形式提交,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通过点赞、点将、抢答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甚至是专题讨论的组织者,能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批判意识,把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发声的共同课堂,扭转课堂上死气沉沉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云课堂平台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设计方式的灵活多样,有利于教师前移课程的环节,在课前向学生发布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如课前把资源库中的童话、动画、影片、歌谣、诗歌、传记等与当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语言教学素材上传到云平台,学生就可以提前了解素材,产生先导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中可以借助平台的广泛性、即时性、互动性、展示性等多元功能,开展“成语接龙”“一句话新闻”“你辩我辩”“点将演讲”等丰富多样的趣味语言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可以在“乐中学”。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作品展示等方式布置作业,让学生互相打分评价,延续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长期目标。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语言素质是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也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3]从这点上看,语言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高职院校首先要改变重技能轻语言文化素质培养的功利性育人理念,并通过各种有力措施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如在开设普通话课程的同时,学校还要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职业语言素养、应用文写作、阅读与口才等基础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并在云课堂平台上对课程进行介绍和试播,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以此全面地弥补高职工科生语言素养的不足。其次,学校还应通过标语、讲座、会议等方式向教师、学生大力宣传语言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并借助云平台语言素质类课程的首页进行宣传,提升教师和学生对语言素质类课程的认识。
云课堂平台具有较先进和全面的新媒体功能,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认真研究、挖掘云课堂平台的功能,充分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首先是做到课前精心备课,准备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并及时发布到云课堂平台,组织学生搜集和上传相关的教学主题内容资料到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建设课程,发挥云课堂平台多样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有效促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讨论,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达到课堂前移的师生互动效果。课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云课堂“一句话问答”“抢答”“模拟训练”等平台功能,把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中。对高职生工科生来说,他们普遍对动态操作知识的兴趣比静态理论知识更高,教师可以运用云课堂平台设置一些动态任务,如游戏、仿真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主题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在云课堂和线下教室空间设置职业化的情境,营造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欢愉和成就感。课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云课堂平台设计发布任务,延续课堂的学习气氛和巩固学习效果。
高职生的语言素质水平高低不一,但也存在一些上所述的普遍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收集和分析影响高职工科生语言素质提升的因素数据以便因材施教,如利用云课堂平台的“调查问卷”功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方言背景及基本的语言素质情况,并运用云平台智能生成的调查分析结果,对学生的语言素质水平进行初步的分类研究,探索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数据库,利用云课堂平台的智能分析功能,了解学生学习前、中、后的动态情况,以及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高职工科生之间的横向对比数据分析,最终形成较科学实用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在充分挖掘利用云课堂平台智能性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适度参考的原则,不能完全依赖云课堂平台的数据结果,而要更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真实的状态和水平的表现。高职工科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个体,在填写或者回答教师在云课堂平台中发起的“调查问卷”或其他语言素质测试活动、互动活动中不一定都会认真对待或者以真实想法回答,因此,数据结果与真实情况可能产生偏差。
提到高职工科生的特点,普遍的看法是动手做的能力比动嘴说的能力强。这种传统和大众的看法往往不自觉地使高职工科生自己也产生心理暗示,加之高职工科生的教学环境中语言素质训练的机会比高职文科生普遍少一些,心理上的暗示加上实际生活中缺乏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一上台讲话就开始紧张,甚至腿开始发抖、语无伦次。因此,高职工科生要树立自信心,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用由口吃逆袭成超级演说家的刘媛媛这样的励志例子鼓励自己,同时充分利用云课堂或者微信等新媒体的语音纠正功能进行一些口语的训练,积极参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课中、课后的云课堂学习任务,保持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多渠道去挖掘和发挥自己的语言潜能。
总之,云课堂平台的优势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将其投入到云课堂、慕课、微课、智慧云等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教育革命浪潮中。针对高职工科生的语言素质培养问题,不管是学习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云课堂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好云课堂平台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为高职工科生的语言素质培养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创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