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与重构相配合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2020-03-04 06:15刘星崔双喜
综合智慧能源 2020年1期
关键词:算例支路孤岛

刘星,崔双喜

(新疆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乌鲁木齐 830047)

0 引言

在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发生故障时,一般分孤岛划分和剩余网络重构2个阶段进行恢复。两者之间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整个配电网故障的恢复效果。

许多文献只是侧重研究孤岛划分或网络重构的某一个方面,两者有效配合的研究领域涉及并不多。文献[1]虽然提供了孤岛划分方案,使用启发式规则对剩余配电网络进行供电恢复,但并未涉及二者的配合,未对可能产生的孤立支路、负荷进行分析。文献[2]引入置信区间,根据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提出序优化重构,没有按照正常的先孤岛后重构2个阶段进行恢复,而是利用蝙蝠算法把孤岛划分嵌入网络进行整体重构得出最优解,这样虽然能恢复,但容易出现个别节点无法恢复供电的情况。文献[3-10]采用对故障点下游分布式电源(DG)进行孤岛划分,剩余配电网采用智能算法进行重构的方法恢复供电,但在两者的配合程度上仍有所欠缺。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孤岛划分过程中改变搜索范围,即排除与有联络开关支路相连的节点,确保联络开关线路连接、转供的功能,减少孤立支路与节点,从而实现孤岛划分和剩余配电网重构的配合。

1 孤岛划分数学模型

1.1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表示的是在满足孤岛划分约束条件基础上,孤岛内恢复负荷的最大加权值。

(1)

式中:f为孤岛内恢复负荷的加权值;N为负荷节点数;Pi为节点i的有功功率;Wi为节点i的等级系数,设定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对应的等级系数分别为10,5,1;Yi为节点i是否被划入孤岛,Yi=1表示划入,Yi=0表示未划入。

1.2 孤岛划分约束条件

(1)功率约束。孤岛内的负荷功率不能超过DG所能提供的最大有功功率

(2)

式中:G(i)为孤岛内DG节点;L(i)为孤岛负荷节点;PG(i)为DG的有功功率;PL(i)为孤岛内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N为孤岛内负荷个数。

(2)节点电压约束。确保孤岛内每个节点的电压不超过节点所能承受电压的上下限

Uimin≤Ui≤Uimax,

(3)

式中:Ui为孤岛内节点i的电压;Uimin为孤岛内节点i的电压下限;Uimax为孤岛内节点i的电压上限。

(3)支路容量约束。每条支路的功率不能超过该支路所能承载的最大功率

Sb≤Sbmax,

(4)

式中:Sb为孤岛内支路b的功率;Sbmax为孤岛内支路b的功率上限。

(4)网络拓扑约束。孤岛内网路结构为辐射状。

1.3 改进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是沿着树的深度,从源节点遍历所有的末梢节点,对树的分支尽可能深地搜索,具体内容如下:从任意一顶点v开始,访问该点的任意下一级相邻节点v1,再以v1为起始点访问下一级相邻节点,以此类推,直到访问任意末端节点时此节点没有下一级邻节点为止;然后回溯,返回到上一级刚被访问过的节点,访问此节点的其他下一级节点,依次回到上一级,以此类推,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图1为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局部,假设故障发生在节点2左侧,每个节点的负荷功率显示在小括号中,单位为MW,DG安装在节点1处,其容量为1 MW。以DG为中心,根据深度优先搜索算法,遍历所有与DG相连通的节点,搜索顺序为1→ 2 → 1 → 3 → 4 → 3 → 1 → 5 → 6 → 9 → 6 → 5 → 7,得到最初的孤岛可行域。

图1 孤岛划分可行域Fig.1 The feasible region after island partition

本文在原算法确定的搜索范围基础上进行改动,排除与联络开关支路相连的节点,保证联络开关在剩余配电网故障重构恢复过程中起到线路连接、转供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孤立支路和负荷,实现孤岛与重构的配合,保持运行的电力网络树状结构的完整性。

孤岛划分以DG为源节点开始搜索,首先排除与联络开关支路相连的节点,然后对重要等级高的负荷支路优先供电,紧接着对源节点到故障点之间的所有负荷进行供电,最后根据DG容量情况对剩余节点供电。

第1步:节点9是与有联络开关相连的节点,所以6节点下端的节点不能被划入孤岛范围。

第2步:节点1,5,6,7负荷重要等级高,根据目标函数判断为优先供电。

第3步:节点2是故障点方向的节点,其左侧存在线路故障,孤岛划分到故障点处截止。

第4步:DG剩余容量对剩余的节点供电,只满足节点3的负荷功率需求,这时节点4不能被划入孤岛范围。

从而得到最终孤岛范围如图2所示,包含负荷节点1,5,6,7,2,3。

图2 孤岛划分结果Fig.2 Results of island partition

2 剩余网络重构

2.1 目标函数

(5)

式中:f为故障恢复率;N为配电网系统中除首端电源节点外,所有负荷节点的个数;zi为负荷的供电状态,zi=1代表该负荷处于正常供电状态,zi=0代表该负荷处于失电状态。

2.2 约束条件

(1)功率平衡约束。

(6)

(7)

式中:Pi,Qi分别为节点i末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Gij,Bij为支路(首末两端节点分别为i,j)的电纳;δij为首末节点i,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Ui,Uj分别为支路的首末节点i,j的电压。

(2)节点电压约束。

Umin≤U≤Umax,

(8)

式中:Umin,Umax分别为节点的下限和上限电压。

(3)支路容量约束。

S≤Smax,

(9)

式中:S为支路的视在功率;Smax为支路的容量允许最大值。

(4)网络辐射状运行约束。

g∈G,

(10)

式中:g为故障恢复后新的网络拓扑;G为能满足负荷供电的辐射状全部网络拓扑结构集。

2.3 破环操作的准备

在配电网重构中,1种拓扑结构对应1个粒子,支路数对应粒子维度,每一维的值限定为0与1,表示开关的断开和闭合状态。这里将二进制粒子群算法(BPSO)的适应度函数设定为配电网的网损。

配电网有B条支路,粒子m的速度用V=(vm1,vm2,…,vmB) 表示,位置用X=(xm1,xm2,…,xmB)表示。

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方程为

(11)

(12)

(13)

具体步骤:(1)输入配电网初始信息,以确定可操作开关数量和粒子的维数;(2)设定种群规模、加速因子、最大迭代次数、粒子的维度等参数;(3)随机初始化粒子群,获得N个可行解;(4)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5)通过潮流计算,获得粒子更新适应度值,即网损,同时得到对应网络0,1开关组合,根据拓扑结构确定恢复路径;(6)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停止,否则返回第(4)步。

2.4 破环操作

(15)

式中:Ploss为支路有功功率;B为系统总的支路数;b为支路编号;Ib为流经支路b的电流;Rb为支路b的电阻。

为阐述破环操作理论,这里举例说明。图3中:①②③分别代表3个环路;黑点1—14代表节点;S1—S16代表支路开关。 假设潮流从源节点1开始流向节点14。

图3 3个环路Fig.3 Three loops

根据式(15)可知,网损很大程度上是由支路阻抗本身决定的,而电压、电流只不过决定网损的最终值。对存在的环路需进行一次破环操作,以找到该环路中网损最大的单条支路,将此支路断开,同时保证网络完整的辐射状,最终得到网络网损最小的拓扑结构。

根据BPSO,得到最佳断开支路S3,S6,S13,如图4所示。

图4 破环操作Fig.4 Loop-breaking operation

使用Matpower可以得到图4的网络潮流信息(支路用首端和末端的节点表示,Matpower中的支路排序为1—2—3,2—7,2—8—9—10—6—5—4,5—13—12,13—14,9—11)。输入已知母线功率、每个负荷功率及线路阻抗,可得到网络总网损,每个节点的电压和注入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信息,用以验证由BPSO得到的结果和判断节点能否达到电力运行的条件。

3 算例分析

为保证算例的普适性,采用标准的IEEE33节点系统(如图5所示)。其首端基准电压为12.66 kV,三相功率基准值为10 MV·A,网络总负荷为3 715 kW+j 2 300 kV·A。该系统有33个节点,除节点1为网络电源外,剩下的32个节点均为负荷节点,S1—S32为支路分段开关,S33—S37为支路联络开关。

假设故障点发生位置分别在S4,S29。对于出现在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孤岛,线路的故障集中于1条或2条线路,出现3条以上线路故障的概率<1%[11],因此,配电网发生线路故障这里设置2个是合理的。

3.1 孤岛划分

DG1安装在T形节点6处,DG2安装在普通节点32处(如图5所示),DG1的容量为850 kW,DG2的容量为600 kW。

图5 含2个DG的IEEE33节点配电网Fig.5 An IEEE33 bus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two DGs

DG1容量为850 kW,由于节点8与有联络开关的支路S33连接,所以排除节点8;节点6,26,27重要等级负荷使目标函数值最大;节点5为故障点方向;DG1剩余容量满足节点7负荷使用:因此划入孤岛1的节点有6,26,27,5,7。孤岛2中DG2容量为600 kW,供电路径节点有32,31,30。

结果显示,孤岛内负荷恢复率为100%。

3.2 剩余网络重构

3.2.1 破环操作

在BPSO中,设置参数c1=2,c2=2,最大迭代次数为80,种群规模为40;配电网有37个开关,对应每个粒子的维度为37。

通过算法得到网损最小值为139.551 kW(如图6所示);同时,用Matpower软件进行验证,得到网损最小值为140.000 kW。

图6 BPSO得到的网损Fig.6 Network loss obtained by BPSO

此时最小网损对应的网络开关组合为[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1表示开关闭合,0表示开关断开),得到环1—5对应的最佳断开开关,见表1。

表1 每个环所对应的最佳断开开关Tab.1 The best disconnect switch for each loop

3.2.2 剩余配电网算例1

孤岛划分本身也具有破环的作用。从图5容易看到,由于DG1,DG2孤岛划分后环1,2,5已经处于开环状态,所以无须再次对环1,2,5进行破环操作。而环3,4仍为环路,需要破环操作,对应的最佳断开开关是S9,S14,如图7所示。

图7 剩余配电网算例1Fig.7 Remained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case 1

使用Matpower得出具体数据,其中网络的有功功率网损Ploss=65 kW。基准电压为12.66 kV的配电网要求最低节点电压为0.930 p.u.,从表2可知,最低的节点电压是0.948 p.u.,所有节点均满足运行条件。

结果显示,孤岛外负荷恢复率为100%。

表2 算例1每个节点电压(标幺值)Tab.2 Voltage per node in case 1(per unit)

3.2.3 剩余配电网算例2

为验证算例1中对剩余网络的重构是最佳方式,在满足剩余网络的完整辐射状的前提下,随机选择断开开关S34,S35,如图8所示。

图8 剩余配电网算例2Fig.8 Remained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case 2

通过Matpower得到有功功率网损Ploss=85 kW。由表3可知,节点15,16,17,18,33的电压均低于0.930 p.u.(最低为0.922 p.u.),处在这些节点的负荷无法恢复供电。

结果显示,孤岛外负荷恢复率为84.4%。

对文献[9]中网络拓扑结构与本文算例1, 2相同的算例进行分析,并与算例1,2进行对比,结果见表4。

表3 算例2每个节点电压(标幺值)Tab.3 Voltage per node in case 2(per unit)

表4 不同算例恢复结果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restoration rates in different cases

本文算例1在孤岛精准划分和剩余配电网重构配合的方案中能很好地恢复供电;算例2在重构部分并未采用最佳开关组合方案,网络拓扑结构中某条线路过长,末端节点电压低于正常运行要求,导致末端部分负荷无法恢复供电;来自文献[9]的算例2,由于缺乏孤岛与重构的配合,故障恢复不理想,恢复率低于本文算例1。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提出孤岛划分与网络重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改进图论中树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并在破环操作中采用BPSO得到最佳寻优恢复路径。对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其他文献所提供的故障恢复方案进行对比,证明本文所提方案更具优越性。

猜你喜欢
算例支路孤岛
一种新的生成树组随机求取算法
不再是孤岛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岛上书店》:与书相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中交兴路:打通信息孤岛
降压节能调节下的主动配电网运行优化策略
支路不对称发电机故障下定子电磁力仿真分析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
抽水蓄能机组定子支路数应用与研究
论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