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牧 王雪燕
摘 要: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探索新方式方法。但在观念定位、顶层设计、教师认知、教育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关于机制建设、显隐教育载体多样化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促进“显隐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发展。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显隐同向同行 育人路径
一、一些高校显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状况及问题
(一)观念定位偏颇。
现在一些高校依然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育人方面的工作并不突出。習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人才培养一定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这要求高校教育首先应明确“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1]。但目前一些高校没有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为此,高校应该扭转当前的观念定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实践表明,在各专业、学科课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是最有效且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接受思政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封闭运行的系统。对此,应该重新定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摆脱专业课和思政课“两张皮”的现状,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显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二)学校顶层设计欠缺。
当前,一些高校没有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规划部署,缺乏基本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协同育人的口号响亮,但实际工作流于表面,难以真正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顶层设计中缺少有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思政教育工作交给马克思主义学院,没有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另一方面,高校对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推进的主体尚不明确,没有清楚认识到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协同育人的第一推进人。高校党委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工作方向与党的要求保持一致,高校在推进协同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党委书记和校长发挥带头作用,紧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各项部署,完善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教师认识上不足。
教师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直接实践者,协同育人理念落实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前部分教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的认知存在一定偏颇,没有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教书、不育人,忽视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识课和专业课虽然不像思政课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同样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政元素,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协同育人理念的落实者,部分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片面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将讲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看作自己的任务,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本职。
(四)教育方法单一。
互联网时代方兴未艾,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大学生正处在渴求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关注点、学习心理、接受知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了变化。但是,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依然依赖于传统的满堂灌手段,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思政教育成效大打折扣[2]。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应用恰当的思政元素的教育方法,对思政教育不熟悉,对国家政治、政策,国际形势等关注和研究得少,对政治问题的敏感程度不够,造成教学案例与学生认知脱离,讲授过程枯燥。同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完善、不科学,增加的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程度不够,不但打破原有的知识讲解顺序,还造成课堂内容拖沓,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二、显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路径建设
(一)加强机制建设,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1.建立有效领导机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领导机制要以高校党委为核心,落实责任主体制度,自上至下地成立专项领导组织[3]。高校党委要明确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握课程思政全局,牢固树立协同育人意识,提高思想水平,消除对思政政治工作和专业课程定位的认知偏差,把协同育人理念融入管理体系,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将协同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领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协同育人的首要前提,缺乏明确合理的领导机制,会导致协同育人流于形式,难以发挥育人育德的功效。
高校党委要加强统一管理,领导组织各部门形成合力建设课程思政。一方面,完善大思政课建设,将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由党委领导、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科研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组成的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大思政。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深入认识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各专业制订出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方案和教学方案,加强各专业课和思政课之间的交流学习,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2.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机制是协同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贯穿教学安排、集体备课、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的全过程。
在教学大纲的安排上,高校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教学负责部门要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全面梳理,明确课程定位和育人功能,把思政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严格执行学分学时,不断增强通识课和专业课的育人能力,科学制定大纲,规范教学机制。
在备课方面,各思政教研室要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研讨。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深入研读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深刻掌握新时代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使教学更有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在集体备课研讨时,新老教师、思政与专业课教师要形成帮带关系,思政课教师在思政教学上给予专业课教师积极的指导,专业课教师将简单的专业内容介绍给思政教师,互学互鉴实现共同提高。
在考核方式上,思政课主要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对生活中、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较少。教师应探索更加灵活、更加实际的考核方式,诸如情景模拟、学生互评、社会实践等个性化、开放化的考核方式,对课前课中课后综合考量,系统评定。在专业课考核过程中,采取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成绩和试卷成绩结合的考核方式,在学习和试卷中突出思政元素,促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向积极方向发展。
在教学评价中,全面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落实状况和教学效果,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生评教、同行互评、教师自述、督导评价和社会监督共同实施,对教学效果严把关、细评价。
3.形成科學保障机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体系由合格的教师队伍建设、协同的全员参与和多样的激励方式构成,在领导机制和教学机制完善后,解决谁来教、谁来帮等问题,同时结合课程思政效果给予相应奖励。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优秀的教师团队既可以教授好思政课,又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好的思政课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理解不同文化,欣赏他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更加尊重了解本国的文化。可帮助解决文化冲突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健康完备的人生价值体系。优秀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整体认识,可以通过通识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理论素养和政治修养及实践教学的引领。在理论素养上,要提升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让其在与各科老师的交流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有更深的了解。政治修养上,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高政治修养,言传身教,在教师内部作马克思理论的引领者,引领其他教师参与思政建设。在实践教学上,要言传身教,将理论知识变成行动力量,基于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引领教师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当代大学生。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能力,可以更好地进行隐形思政教学。针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可以在讨论中西方历史、经济、社会差异时,以不同的视角、思想,客观、理性分析其异同。在思考中传递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理工科方向,要让学生先树立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理念。在培养创新精神、引领做人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高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多样的激励方式开发教师的潜力,不断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教师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为协同育人提供充足的后劲保障。将在课程思政实施中效果表现突出的教师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加大支持力度,对特别优秀的教师设立一定比例的单独评聘,提高岗位津贴,增加工资总量。对思政教师和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究加大经费支持。设立优秀课程思政教师荣誉称号,增强其荣誉感,发挥其示范性带头作用。在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工作人员中选拔干部队伍等。
(二)坚持显隐多样化协同育人,充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1.强化显性思政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4]。因此,牢固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协同育人中的核心地位,提高主渠道的育人能力,需要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方面不断完善。
首先,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教学设备的软硬件建设、课时量的保证,还是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考察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新政策新举措引进课堂。显性思政课程面临过时论对学生思想的冲击,在课堂讲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在当今的政策,感受党和国家行为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同时,最新政策方针的讲授能使学生明白当今中国面临的各类风险和矛盾,为今后人生提前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和生活能力。
2.细化隐性课程思政。
通识课和专业课等课程中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使每一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主渠道同向同行,发挥隐形课程思政是必要的也是协同育人的基本要求[5]。哲学社会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摒弃“价值中立”的原则,树立科学的价值选择,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于西方的观点理论,要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批判性借鉴,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传承中华文化,坚定爱国情感,推动学术繁荣。
3.课堂联动协同育人。
当前高校教学强调在重视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搭建第二课堂,两个课堂联合联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改变以往专业课教师负责第一课堂,辅导员等思政教师负责第二课堂的方式,坚持彼此融入,共同育人。第一课堂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课教师通过思政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和情感问题,通过专业教学将思政元素精准地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思政课教师根据专业课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和课堂表现的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彼此沟通、相互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最有效的帮助。第二课堂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实践操作提供机会。专业课教师可以立足专业,为第二课堂的开发提供专业指导,使第二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素质拓展,更加具有吸引力,既能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又能使所学得以施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促进,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徐志怀.创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新理路——基于运用“三因”思想工作方法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1).
[2]顾晶.新时代高职院校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9(9).
[3]王紫薇,李飞,赵琳捷.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
[4]顾恩平.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5]李婧怡.课程思政: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N].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6-17.
项目信息:吉林省教育厅思政研究规划项目(思政专项)“显隐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00446SK;长春大学校级教研项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