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旌镝
吴冠华 浙江三门人,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2001年至2011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重点资助对象,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创作员。2007年作品《凝望》参加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金奖;2009年作品《蕉荫絮语》参加第十二届浙江省美展并获金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11年作品《舞》获2010——2011年度百人会英才奖(艺术)亚军,作品《收获季节》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最高奖)。
冠华的人物画,以表现女性题材为主,习惯于捕捉某一瞬间的动静之美。她的作品,透出明亮、温情、从容、纯真的气质,间接传达了她个人所在意和认同的某些品质。对女性对象的审视,是她对某种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概括,而对这一题材的理解与挚爱,生发于她的长期观照和认知,同时又显示出她的理想和信念,比如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精神的关怀。长期沉浸在这种对艺术笃信,乃至虔诚的理想主义观念中,她对静穆的表述专注和准确。
对于绘画中所谓才气的说法,总是退而求其次的看法。很少人会在面对真正大师级的作品时,简单地评价其才气。这其中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些真正的顶级艺术家和作品,并不能被真正充分解读。人们只是领略到了眼睛所看到的局部的视觉效果,却很难真正通过逻辑思维,厘清那些高级的认知和做法,即艺术家真正的所想所为。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只能盲目、退而求其次地不断学习技法,或者学习那些浅层次的画理、画论,从而得出某些所谓的共性认识,以敷衍内心的空虚。然而,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能被铭记,人人内心或许都知道应当远不止这些。隋代的一个画家注意的问题,唐代、宋代的画家注意到了,元、明、清的画家也都注意到了,那这一定就不能构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了,至多是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许,道理总是这样浅显易懂却发人深思。
冠华的作品体现出扎实的功力和很强的控制力。无论是戏曲人物或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她都倾情其中。戏曲人物多少反映出她内心对于传统的向往,而少数民族的头饰和服饰更多或许来自她的师承。对于人物的情态,她处理得自然又富有动态,气息被埋在影像之后,需要观看者细细品味才能真正领悟到艺术家的用心。同时,她更在意造型以外的要求,画面具有流动的时态,艺术家、观众似乎需要与对象对话,也好像与之并肩同行,或者安静待在她们中间。能够准确把握这些气息并不容易,需要艺术家在把握的同时还要具备克制能力。对于一名艺术家而言,描绘自己喜爱的对象,以艺术的方式再现出来,源自热爱和内心因之拥有持久的热情。
工笔画因为工细的艺术特征,給人们制造了很多假象,比如容易忽略画面的完整性、造型的准确性,以及画面关系处理趋于单调。然而古代人物画的线描技法,实际上已经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体系和对比关系。对于线条的运用,冠华很有心得,在她许多作品中都能发现她对于一根线局部虚实的理解。虽然她的人物画也受到西方造型艺术的影响,但画面关系她处理得却很合理,同时对于描绘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她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多数作品冠华又带着一种“画够”的特别用心,不断深入,使得其作品在同年龄段群体中具有难得的完整性的同时,还兼具了对比关系。
冠华很早便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专业训练,十年寒窗苦读,为其打下坚实的美学基础和扎实的笔头工夫,这些体现在她作品严整、精致、大方的写实造型能力中。但同时,冠华又是我见过最不像画家的画家。在她身上,很少能够看到习气,无论言谈举止还是专业创作,“以正合,以奇胜”,她在这个年纪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取舍,非常可贵。
有些习气一旦沾染,就很难摆脱,当然君子豹变,是一种例外。有利,则一定有弊,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平衡,平衡才会趋向于完美,平衡就是对比的结果,绘画也是如此。所有我们所在意的,都是因为弱化另一方面才能得到,横平竖直都是源于对比的作用,疏密、虚实、宾主、大小等等,都是如此。从落笔的一刻起,我们就对一张完美的白纸进行了破坏,之后就是在不断地破坏中寻求对比建立平衡,从而从中孕育出美感的旋律。一方面需要在意整体,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在局部甚至琐碎中打破平衡,这其中的揣摩很多时候是不被人关注的。冠华的创作大概就是这样,所谓“九朽一罢”,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