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四力”助推理论创新

2020-03-03 14:09郭正红刘婷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脚力笔力眼力

郭正红 刘婷

〔摘要〕 新时代理论工作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增强“四力”:用“脚力”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用“眼力”捕捉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用“脑力”审慎思考,敢于质疑,具有批判性思维;用“笔力”呈现理论,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阐明道理,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

〔关键词〕 “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1-0008-03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1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不仅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要求,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 〔2 〕。对理论工作者而言,推进理论创新同样需要增强“四力”,需要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聚焦群众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把学问真正写进群众心坎里。为此,理论工作者要立足于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脚力”深入群众,扎根基层

“脚力”是基础。“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3 〕110。可见,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本功。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推进理论创新同样需要立足于调查研究,须知闭门造车不会产生任何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就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曾指出:共产党的正确斗争策略,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产生的,而是在实际经验中产生的,必须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开展实际调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理论的诞生,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理论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继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如“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3 〕115,要想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必须建立在对当代中国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

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正如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马克思就是通过深入工人阶级,了解工人阶级的真实生产、生活状况,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并指导工人革命斗争,从而完成了一部部伟大著作,使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党和国家干什么,才能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状况、真实需求。理论工作者推进理论创新,首先要走出象牙塔,迈开步子,深入基层,并扎根基层,去人民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理论工作者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学生。推进理论创新不是要构筑空中楼阁,而是要立足于调查研究,“脚力”是基础,只有练好“脚力”,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因为出门前脑子是空的,归来时已经载满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必要材料。理论工作者只有不惜“脚力”,迈开步子,到田间地头、车间码头、市场社区去实地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调查问题的现实情况以及历史情况,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收集到第一手的且最真实的资料。

二、用“眼力”捕捉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眼力”是关键。调查研究要体现实效,就必须有针对性、目的性。开展调查研究不是为了调查而调查,“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3 〕110,即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导向,调查研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而展开,最终落脚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因此,开展调查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可知,推进理论创新关键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用“眼力”捕捉问题,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同时体现时代性。马克思就是在长期深入工人阶级,发现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反而越貧穷这一问题,经过长期考察、研究,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开了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毛泽东也是在长期扎根农村,深入农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注意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多次系统调查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创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要将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要练好“眼力”,增强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的观察、判断、辨别的能力,能够在社会热点、民生万象中洞察幽微,捕捉新时代问题。要聚焦社会热点中事关发展大局的理论问题、反映社会热点和理论难点的思想疑点问题,在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学会“解剖麻雀”、发现典型,能够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掘出来,紧紧围绕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如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开展调查研究。理论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眼力”,在社会大变革中冷静观察,学会辨是非、分真假,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不断提升观察、判断、辨别问题的能力,使自身在实际调研中“眼力”渐长、观察渐精、辨别渐明,对问题的发掘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因此,理论工作者要善于观察、见微知著,积极主动地训练“眼力”,这不仅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必要环节,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用“脑力”审慎思考,敢于质疑,具有批判性思维

“脑力”是核心。在经过前期的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环节之后,理论创新的核心就是研究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分析资料,考验的就是理论工作者的“脑力”,即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将收集到的大量、零碎的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经过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并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发现其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把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本身就是理论工作者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反映。

研究问题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4 〕。“不唯上”,即不唯权威,对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敢于质疑,要有批判性思维,对问题的研究要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唯书”,即不唯书是从,切忌遇问题就“拿本本来”,一味地遵照书上所写,以为写在书上的就是对的。毛泽东曾指出,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因此,必须反对本本主义式的研究方法,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只唯实”,即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要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不可盲人摸象,片面化地理解问题,也不能蜻蜓点水,一味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要做到见一斑而窥全豹,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尤其要做到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反映出来,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交换”,即交换意见、交流观点。对同一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经常与他人交流沟通有助于得到启发,获得新的视角,从而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比较”,即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对问题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理清问题的发展脉络。“反复”,即审慎思考、反复考量,在问题没有调查研究清楚之前不能急于下结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3 〕110。前期的调查研究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反复推敲,从发现问题到筛选问题再到研究问题,都在为理论创新的最后环节——解决问题作准备。如果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就无法顺利得出结论,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只有反复琢磨,将准备工作做到位,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

四、用“笔力”呈现理论,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阐明道理

“笔力”是呈现。理论工作者要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将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最终要诉诸笔端,用“笔力”来呈现理论创新成果。这就要求,一方面理论工作者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通过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领悟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另一方面理论工作者要练好“笔力”,不断改进文风,注重语言风格,用通俗语言讲解深奥理论,这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有利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矛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理论工作者要通过调查研究给予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提供新理念、新思路,并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要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提高理论说服力,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5 〕因此,在深入人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时,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聚焦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着眼群众现实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阐明道理。只有把学问真正写进群众心坎里,群众才会信服党的理论,才会深信党、听党话、跟党走。

理论创新对“笔力”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也提出更高要求。理论工作者要忠于事实、观点鲜明、一语中的,还要实事求是,通过联系实际来阐明理论,使之结构严谨、逻辑缜密。要通过引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献以及党的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但引用要切题,不能答非所问,更不能断章取义。可以从人民群众中搜集资料,也可以从他人的文章中寻找思路,但要坚持独立思考。如何把严肃、枯燥的理论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观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非常考验理论工作者的“笔力”。理论工作者要敢于坐“冷板凳”,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对理论创新要有“望尽天涯路”的执著与追求,能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与清冷,刻苦钻研,潜心做学问。

一切有價值的理论研究都应该着眼于反映现实状况、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理论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文章合为时而著”,“为时”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回应时代之问,使理论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同时,新时代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理论工作者必须立足调查研究,用“脚力”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迈开步子,去田间地头、车间码头,到社区作实际调查研究,实时了解群众生活状况,掌握社会实际情况;用“眼力”捕捉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洞察社会热点、民生万象,捕捉新时代课题;用“脑力”审慎思考,大胆质疑,将收集到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经过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最后落实到“笔力”上,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将学问真正写进群众心坎里,从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03).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责任编辑 梁华林

猜你喜欢
脚力笔力眼力
中国现代绘画的“骨意”表达
大型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试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宣传思想干部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眼力大搜索
试论精品稿件的“真善美”
考眼力
考眼力
谈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