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中
(广东省中山市升辉小学 广东 中山 528400)
竹笛教学被引入到小学音乐课中,可以提升学生对民间乐器的认知,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并在竹笛的学习中,实现对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小学阶段的竹笛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特点,适当对竹笛教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让学生经过对竹笛的学习,形成对竹笛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基础。
竹笛的演奏中,要保证口型的正确性,竹笛的发声更重要,在对竹笛进行演奏的时候,并不是用的力气大就能吹出非常好动的竹笛声。很多人可以将竹笛吹出声音,但是演奏的效果并不好[1]。一方面是因为接触竹笛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对竹笛没有良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音准上的偏差。最基本的问题还是口型,小学生刚开始对竹笛进行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学生直接将嘴唇放在口上将竹笛吹响,而是要让学生先用嘴唇找到吹孔,上唇稍稍靠前,上下唇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不要分开太大,在吹孔上轻轻呼。另外让学生将口腔以及喉腔进行轻轻打开,学会基本口型后,才能学习与吹孔之间的角度。避免在竹笛的吹奏中漏气,同时保证气息的流畅,嘴唇需要与吹孔形成直角,因此在竹笛的吹奏中,一定要最大限度上进行吹气。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反复进行练习,对提升技能是有着一定强化作用的。在竹笛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呼吸的基本方法,以及不同音区的口风,这是一开始学习要掌握的内容。不用音区口风这一点,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以掌握的[2]。很多的学生不会进行气息的控制,导致对口风造成影响,在不同音区中出现各种声音,这种情况是经常存在的。教师要让学生学习饱满低音的激发,将唇肌放松,并用比较缓慢的口风对竹笛进行吹奏,这样可以吹出低音。在竹笛的实际训练中,要不断对各类的音孔进行使用,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手型并未进行良好的控制,导致在学习中紧张,或者是一开始学生对竹笛进行独自练习,会有顾此失彼的情况。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保持放松的心态,对竹笛的一些基本的技法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技法进行充分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对竹笛的一些基本技巧加强掌握,这样竹笛吹奏的水准也是会不断得到提升。
在学生刚开始进行竹笛学习的时候,要重点基础技巧的训练,为日后长期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在对竹笛的技巧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增加学生对竹笛的了解以及认知,并不断进行竹笛的练习。在竹笛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对指法以及音阶进行掌握实际非常重要的[3]。每个音都是在音阶中非常重要,学生需要进行熟练掌握。另外在竹笛的演奏中,气息进入到竹笛中,笛膜振动导致从竹笛中有声音发出,这是基本的原理,所以竹笛的声音和人的气息是息息相关的。若是竹笛的音降低,那么意味着呼吸的速度缓慢,导致气流变慢,若是音升高,这是因为呼吸急促,让气流加快。因此在竹笛的实际演奏中,气流的速度关系到音的高低,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不断练习呼吸的急缓,从而对竹笛的音准进行控制。一些学生刚开始对竹笛展开学习的时候,吹低音和高音的时候气流速度并没有裱花,在进行跳进音程练习的时候,速度无法得到调整,音准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在竹笛的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对自身气流的速度进行充分把握,可以更好地控制音准。
在竹笛教学的实际开展中,适当进行小组合作,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不要在竹笛的教学中,盲目将一些知识传递给学生[4]。尤其是一些演奏技巧,更不能让学生独自展开盲目学习。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竹笛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监督以及欣赏。比如在吹奏乐曲的时候,为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及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内各自组织竹笛的练习,然后小组进行合奏,这样无论是单独的合作,还是全班进行练习,都是会有不错的效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训练,并主动与其它人讨论,同时找到自身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竹笛教学中采用合作的方式,可以体现出学生在竹笛学习中的主体性,并让学生形成对竹笛的学习热情。
总之,竹笛被引入到小学音乐课程中,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但是竹笛教学有着一定的复杂性,要注重学生对一些基础技巧的不断练习,提升学生对竹笛的掌握,并让学生从竹笛的学习中感受传统乐器的魅力,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对竹笛教学的合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