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语义学发展综观: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

2020-03-03 19:01白杜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义学句法语义

白杜月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Charles.J.Fillmore(1929—2014)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的语言学专家,主要涉足词汇语义学与句法学研究领域。针对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转换生成语言学,Fillmore提出“格语法”理论,主张“格”的语言学概念应该在每一种人类语言的语法基础部分占有一隅之地,力荐用深层的“格关系”替代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深层结构”,突出语义问题在整体语言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期,Fillmore提出框架语义学,认为词语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大脑中与相关词语激活的事物相联系的概念结构,强调了框架在语言意义理解进程中的作用。20世纪末期,他又基于框架语义学开展了框架网络项目。该工程志于建立词汇知识库,一方面服务于自然语言处理,另一方面根据词汇知识资源进一步剖析英语中由语词建构的语法结构和语词本身所具有的语义功能之间的关系。

国内学者较早地对以上三种理论进行了介绍和研究。例如:杨成凯[1-3]、魏屏[4]和程琪龙[5]对格语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潘艳艳[6]和孙启耀、刘阳[7]等阐述了框架语义学的理论体系;林丽[8]对Fillmore在1975年至2011年间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撰写的21篇关于框架语义学的重要文献做了系统性文献综述,归纳出了其特点优势、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此外,冯志伟[9],陶明忠、马玉蕾[10],张焕香、高平[11],刘宇红[12],陈忠平、白解红[13-14]等分析了格语法、框架语义学以及构式语法之间的联系。也有学者单独对框架网络的发展做了系统的梳理,如樊朝辉、叶狂[15]。聚焦国外研究,Dougherty[16]、Huddleeston[17]、Fletcher[18]、Pak[19]、Mellema[20]等从不同角度,例如:格的定义和数量,不同格角色的区分,格角色的不确定性等,做了较多评价分析。Ruppenhofer et al.[21]介绍了框架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Petruck,Melo[22]和Baker[23]在一定程度上提到了框架语义学对于格语法的继承问题。虽然在上述研究中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到三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是格语法、框架语义学与框架网络的内在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递进关系还需要被进一步挖掘,以便更加深入地探究Fillmore的语言学思想演变过程。

一、格语法理论的发展概述

20世纪60年代,Chomsky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主要关注语言呈现的普遍性和规律性,认为语言系统仅需通过句法规则和词项描写来进行解释。但其标准理论并没有从形式上对语义问题做出较好的处理。在《句法理论若干问题》中,Chomsky提及关系概念和范畴概念。前者联系语法功能概念,如主谓宾语;后者关乎语法范畴,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这对Fillmore的早期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认为范畴概念不能包括一切语言现象,必须使用关系概念方能解释透彻[24]。虽然接受了转换生成语法中关于深层结构经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的基本假设[25],但与Chomsky[26]不同,格语法理论中的深层结构表现为语句中名词短语与谓词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即“深层格”。换言之,Fillmore认为标准理论中的主语、宾语等概念其实属于表层结构,在深层结构中并不需要罗列,代之所需的是探究深层的句法-语义关系,如施事、受事、工具等格关系。这些格关系经过适当的递进转换,才形成表层结构中的主语、宾语等结构。根据杨成凯[1]的语义格表,Fillmore前后一共提出了13个类别的格,分别为施事格、客体格、工具格、伴随格、感受格、处所格、源点格、终点格、时间格、行径格、受益格、与格、永存/转变格。陶明忠[10]指出虽然格语法在当时扩宽了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也对计算机语言学和语法问题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难以规避的缺陷。它们分别为:(1)出于语义的复杂性,Fillmore没有列出一份具有概括性、完整性的语义格清单,无法充分地解释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2)一些情况下,人们无法准确地确定处于一定句法成分的语词的格角色。比如“三轮车撞在墙上。”这句话中,在前后语义内容不清楚的情况下,很难判断“三轮车”究竟是“力量”还是“受事”“施事”又或是“工具”呢。(3)格语法对句中“命题”部分关注较多,着重刻画了动词与名词以及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而忽略了“情态”部分,这就导致了句法-语义关系研究得不完整。

二、框架语义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由于词汇关系无法合理地描述语义格,Fillmore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框架语义学工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描述词项以及语法句式意义的方法。该理论认为,为了达到理解语言中语词意义这一目的,必须首先在大脑里有一个概念结构来为词在语言以及言语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背景条件和理据。这个概念结构就是继格框架过后的语义框架,下文将会对其关系作系统介绍。受经验主义语义学影响,框架语义学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并通过框架的发展来展现不同阶段的研究结果。框架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激活大脑中的框架,前者为语言表达提供了背景知识和场景,进而促进语义的理解[27]。正如Fillmore[28]所言,语言激活的框架或者场景是意义理解的基础。“框架”作为Fillmore语言理论各个阶段的重要概念,随着不同阶段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下面将梳理“框架”概念的发展脉络,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Fillmore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框架语义学。

(一)格框架

作为格语法的核心概念,格框架指由句中命题部分扩展而来的所有格关系组合[29]。例如:“The door closed.”和“John closed the door.”这两个句子分别提供的格框架为[客体格]和[客体格+施事格]。Fillmore认为,这种格关系的组合属于语义深层结构,并可以依据不同的格框架模式建立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语句类型,进一步对进入格框架内的动词进行分类。但格框架与句式之间关系纷繁复杂,格的数量与类别也无法决断,尽管Fillmore[30][31]经过后期的艰苦探索,也没能得到显著推进。不过,这为他后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语言框架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Fillmore更多地关注语言的意义及其理解。针对当时客观主义语义学所推崇的意义产生于语言形式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与人的心智、大脑加工活动无关[32-33]这一观点,Fillmore提出了场景-框架范式来研究意义。根据Fillmore[34]对场景的说明,其包括视觉场景也包括从文化和个人体验等抽离出来的各类标准场景,而后者的形成与人的体验密切相关,所以与概念性图式一脉相承。框架在这个范式中被Fillmore[35]定义为“与典型场景相关的,任何由语言选择组成的系统,既可以是词语的组合,也可以是语法规则或者语法范畴的各类选择”。因此,被称为语言框架。语言框架虽然与格框架一样都属于语言范畴,但是在这个阶段,Fillmore已经突出了场景或概念性图式在语言意义识解中的重要角色,为框架语义学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转向苗头。

(三)认知框架

在语言框架的基础上,由于受到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影响,Fillmore对框架进行了新的界定。Fillmore[36]提出,“阐释语言系统时,要在描写其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描写认知及其产生的互动框架。”此时的框架概念仍与语言框架中的场景、图式有着一定联系。但在1982年发表的“框架语义学”一文中,Fillmore[37]把框架定义为由概念组构而成的系统。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要理解某一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以理解整个概念体系为前提,介绍任何一个概念会激活体系内的其他概念。随后,Fillmore[38]又将框架视为具体统一的知识框架、经验的整体图式化或认知结构[39]。诚然,现阶段的框架已经被视为于人类生活体验中建立的认知结构,并经过不断的积累、交流形成了一个框架库。这个框架库Fillmore[36]认为可以对人类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架构、分类和解释。因此,要认识一种语言就要了解、识别并且掌握大量的框架,了解特定的框架与哪些语言选择联系紧密。其多次提及的商业交易事件[34][36][40]就是一个基于人类的商业活动体验而形成的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认知框架。

从上文我们不难看出,格语法研究与框架语义学理论有着密切的承继和发展关系。首先,在继承方面,张焕香、高平[11]指出“框架语义学是从人们理解语言的角度出发阐释词义的语义学,是对格语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格语法的系统化和具体化”。框架语义学在格角色的基础上使得框架不再局限于语言本身,而从动词的语义结构研究中扩展到对场景的探究讨论,更加重视情境和认知在词义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因而在发展目标上,两者存在一定的不同。格语法致力于寻求适用于各种语言的语义格,而框架语义学则认为,描写词语意义必须与语义框架相联系,并应该着重研究框架内谓词和框架元素之间的对应、搭配和使用情况。框架是经验、信念或者实践的背景,是达成意义理解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之一。李福印[41]也指出,框架是理解的模式而词汇则是激活框架的工具和手段。此外,框架语义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框架”来源于格语法中的格框架模式,格角色和框架元素的思想渊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鸣。所以格语法的理论缺陷也在语义框架中有所展现,前者不能对各格角色进行清楚的定义以及分类;而后者则不能对各语义框架做明晰的描述。亦即,框架语义学虽然为语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但自身也有着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框架语义学认为句子意义的理解基于句中核心动词激活、传达的语义框架。但是在具体举例时,用到的多是单义动词,并没有从理论层面上明确说明多义动词在激活语义框架的情况[10]。因为多义词涉及多个语义框架,单看动词本身将无法确定它的义项以及所激活、呈现的语义框架。其次,虽然Fillmore曾经指出框架、图式以及场景等概念指“人们在记忆中用以建造、区分、解析经历的一套图式清单”,但他本人又无法列出语言中具体所包含框架的确切数目以及划分的具体类别。这与格语法中的语义格清单有着一定程度的类似,也让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不小的批评[42]。此外,人们对于相同的语义框架的认识、建构虽然在宏观上表现得基本一致,但是在细节上很难达成一致看法。譬如,一个框架中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框架元素,以及这些框架元素处于核心地位,哪些属于边缘地位,很难做出定论[11]。另外,框架语义学放弃了“突显等级”这个句法生成机制,只是提到使用语料统计来描写刻画语义角色在句法层面的实现方式,但并没有在语义角色的句法实现问题上给出充分的说明和解释[10-11]。目前学界对框架理论总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不深,潘忠党[43]认为分析框架还是一个理论不甚清楚的研究领域。最后,Fillmore在进行框架语义学研究时,对非英语的语义框架关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提高该理论的语言事实理据以及充分性。

由此,Fillmore对框架的认识经历了从格框架、语言框架到认知框架的不断深入,各个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框架属性以及特点。框架语义学,作为描述和解释语言的工具,将语言与人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强调经验主导下框架对于语义解释的意义及其功能,这是推动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义学的重要力量。

三、框架网络

基于框架语义学,Fillmore更加注重词语的句法以及语义特征的描写,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框架网络的建设研究。该工程第一是为了建立面向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所需的词汇知识库;第二旨在根据词汇知识资源去研究英语中语法功能和语义结构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该网络里,每个词汇,包括多义词各个分别的义项都由框架连接。当查询一个关键词时,其相关词汇意义结构关系、词汇句法模式以及每一成分的关联框架都会被展示,扩宽了获取相关框架信息的方式渠道。目前,框架网络项目已经建立了1124个底层框架、13 640个词元单位、10 542个框架元素、1876个框架关系以及202 229个人工标注完备的句子。这些句子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所含词汇的句法语义配价,对应的框架建构以及框架之间的关系,这无疑为词法以及句法研究提供了较大的便捷。按照Fillmore和Baker[44]的思路,词汇分析在框架网络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描述框架;第二,具体描写和命名框架元素;第三,列出激活该框架的相关词汇;第四,从语料库中检索相关句子,再人工进行标注例句,将框架元素与相关短语建立较为固定的联系;第五,生成相关词条的配价描述信息体系。正如李丽、冯志伟[45]总结到语言中词语所占据的句法成分和其语义角色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由句中词汇决定。因而,应该围绕词汇来对其句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考察。框架网络就类似于在考察处于某一个框架中的词汇在其出现句子中的句法功能和框架元素之间的对应搭配关系,并从中总结出相关规则。同样,框架网络本身也有着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框架网络工程没有对多义动词情况进行较好的考虑,进而造成了标注多义动词框架内框架元素的一些困扰。其次,框架网络应该对所有涵盖在内的框架元素的语义特征,亦即选择性限制,做充分描写;也应该对所有名词做同样细致的描写,进而为其与框架元素的语义特征进行比对核查做准备。虽然框架网络正在做出相关努力,但是语义特征的描写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另外,框架关系的确定问题也是一大难题。最后,陶明忠、马玉蕾[46]提到框架网络对语义-句法关系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句子本身具有超越词汇具体字面内容的意义时,其不能通过对核心动词以及与之相关的框架元素做充分地解释,进而不能做到揭示有些句子的整体意义或言外之意。袁红梅、汪少华[47]指出,因框架网络对于框架和框架之间的定义缺乏系统性且较为松散,框架关系体系不能做到系统一致,进而无法合理地对语义和句法配价模式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虽然框架网络的定位是建设一个丰富的词汇资源库,用于计算机词典编纂工程,但是这项工作背后涉及人们的世界知识、认知、句法、语义等多个方面的浩大工程,也面临着较大挑战。尽管框架网络有着以上提及或者更多尚未提及的可改进之处,但是它已经为刻画或者构拟人类经验在大脑中的表征方式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进步,也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基于框架和语义的新思路。当下英语框架网络的发展已经为其他语言框架网络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和促进作用。基于框架语义学和框架网络项目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汉语框架网络,有望详细描写核心动词所支配的框架元素的语义特征以及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方式,进而为汉语信息处理提供相关基础和支撑。

在Fillmore的理论建构中,格语法、框架语义学以及框架网络在对语言事实的描写以及解释上是一个不断完善与革新的过程,三者的内在思想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格框架奠定了框架概念的基础,是其重要的思想根源;框架语义学与框架网络工程项目是对格语法的批判性承继,并在后期理论中发展成为了认知概念,即在理解词汇意义所依赖的概念结构。框架语义学和框架网络以人的认知经验作为基石,利用概念结构来描写和阐释人类关于现实世界的语义知识,比格语法更具有普适性,也更有望于挖掘语言的共性。在采用大量语料库信息作为研究支撑方面,也为前期格语法建立在研究者的自省和对语言现象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敏感性之上的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语言的真实面貌,避免研究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从格语法、框架语义学以及框架网络工程的理论根源来看,Fillmore的思想经历了由规定向描写、由理性向经验、由理论到实践、由句法到词汇的演变[25]。当下,受英语框架网络的启发和影响,已经建立其他一部分语言的框架网络。基于框架网络、框架内元素的跨语言对比可能将会成为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风向。

猜你喜欢
语义学句法语义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卢曼理论中“Semantik”一词的翻译问题:语意/语义还是语义学——基于现象学方法论的探讨
语言与语义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