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婉,黄艺平
(广西艺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广西 南宁 5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跨文化传播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文明随时间长河演化而汇聚成的一种反映壮族物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也是壮族思想的重要表征,它蕴含着壮族祖先的情感与智慧,对于构建民族文化命运共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代表,广西壮族民歌理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承担起促进多民族团结、增强国家文化自信的职责,更应该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国声音,助力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然而,在跨文化语境中,广西壮族民歌在发展和传播方面都遭遇了危机,如何让蕴藏着壮族文化基因和信仰的壮族民歌走向世界舞台,如何借势跨文化传播的力量让传统的壮族民歌文化持续的“火起来”,这是一道文化难题。实践证明,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并借助翻译的技巧与润饰,可以有效激发广西壮族民歌的新活力。广西壮族民歌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与世界文化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而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借助翻译的力量。翻译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广西壮族民歌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为增强国家文化自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的力量。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民族社会体之间进行信息文化的互通融合与资源共享的一种现象。世界各族人民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时间长河里积淀,构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而文化想要孕育生产和发展的土壤就必须依靠传播的力量。文化的存在不是一座孤立的岛屿,不同文化之间是相互依赖、依存的关系。文化具有时代特性、民族特征和地域特性,不同文化有其异质性,而跨文化传播在异质文化圈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与融合的桥梁,传播使文化流动与传承成为可能。跨文化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各族人民弘扬本族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跨文化传播有利于不同民族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分享。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语言体系,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价值观、情感等方面的沉积。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然会给“跨”带来种种障碍,因为不同文化间天然存在差异,因此才需“跨”,才需“交流”和“沟通”[1]。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沟通需要突破语言的藩篱与障碍,而翻译是一种跨越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交际行为。经由翻译的润饰,一种文化可以实现与另一种文化的对话和互动。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跨文化的传播、交流与互动。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翻译是异质文化之间沟通的媒介,是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传播的转换器。因此,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异质文化通过翻译媒介得以传播的过程。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壮族民歌是描绘壮族人民精神物质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壮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壮语是壮族人民的语言,虽然国家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制定通过了《壮文方案》并在壮族地区推广使用,但由于城市化的高度开放性、新兴媒体的惊人渗透力、以及汉语的强势普及,壮语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对年轻一代的壮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大多数离开家乡,接受汉语教育,不断融入城市化生活,脱离了壮语的生态环境;年老的壮人慢慢离去,新生代的壮人鲜少使用壮话,壮语逐渐衰落是不争的事实。其次,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新型媒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壮民们爱好新事物,热衷于新媒体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对于传统的壮语及其文化的关注度日渐下降,壮语的发展后继乏力,举步维艰。再次,自从1956年国务院发出指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普通话作为强势文化,其普及大势几乎是碾压式的。由于汉语的侵染,壮民们持续暴露于汉语环境并日趋汉化,其结果是壮语普及度不高,大部分时间被搁置。壮族文化也日趋衰落,逐渐被汉族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取代,壮语及壮族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2]。壮语发展不容乐观,以壮语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壮族民歌也遭遇了传承的危机。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乡享有“歌海”的美誉。壮族男女老少在日常劳作、逢年过节和婚丧嫁娶等都会用民歌传情达意,唱歌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承载着壮族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和艺术创造,也是中国民间音乐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壮族民歌有其突出的特点:第一,壮族人民善用比喻比兴的手法,将壮族人含蓄、委婉的情感融入到民歌的创作中去,听则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第二,壮族民歌善押韵,例如脚韵、脚头韵、脚腰韵、勒脚韵等,唱则朗朗上口,予人灵动之感,赞其天籁之音。第三,壮族人民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唱起山歌挥洒自如,对唱如流,即使对唱三天三夜也信手拈来。壮族民歌种类繁多,按形式分类,主要有排歌、勒脚歌、散歌等。按内容分类,主要有情歌、古歌、劳动歌、仪式歌、童谣、时政歌等。美丽的壮乡,培养了一批著名歌手,刘三姐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壮族人民以歌传情,民歌世代相传,具有独特的原生态、地域性和民族性,是记录壮族文化的一座历史博物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壮族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情操。壮族民歌也记录着壮族人民的发展史,是壮族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壮民从小就浸泡在民歌的海洋中,耳濡目染习得民歌,无论是劳作、交际还是娱乐都歌不离口。南宁国际艺术民歌节、武鸣三月三民歌节,壮族歌圩等都是壮族人民一展歌喉的绝佳机会。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壮族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传统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3]。壮族民歌的发展不容乐观,但是国家和政府不遗余力,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不仅提供经费支持,还搭建传播舞台,使壮族民歌持续地焕发魅力。
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特有的文化,民歌文化想要得到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传播的力量。2018年,中国青年歌唱家吴柏成用一首广西壮族民歌《天上星星伴月亮》征服了挑剔的纽约观众,在美国门徒国际音乐比赛中夺冠,这是广西原生态壮族民歌走出国门的一个例子。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属于跨文化传播,传播可以有效推进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同时又具备传播文化的特殊性质,壮族民歌想要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翻译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经由翻译之手,壮族民歌可以与另一种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而壮族民歌的翻译本质就是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广西壮族民歌的翻译目的,就是使壮族民歌的文化在新的异质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生与拓展,而壮族民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壮族异质文化经由翻译之手得以传播与交流的过程。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现在被视为语言与文化的动态互动。翻译使不同文化之间得以沟通,为消除文化隔阂,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出发,翻译的技巧主要有文化补偿、文化借用和文化置换等。
源语文化的读者与作者处于同一个文化体系,共享同一种文化意义,作者与同源文化的读者在进行语内交际的时候拥有共享的知识文化背景,因此作者在写作时候不需要把所有的文化内涵都表达出来。然而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原作与异语文化的受众不属于同一个文化体系,拥有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此时如果译者没有把原文的文化信息翻译出来,就会造成“文化的缺省”,容易导致跨文化传播不同程度的误解或者不解。当源语的言外功能不同于源语和目的语时,不必拘泥于源语的形式,可以在目标文本中采用补偿的一般翻译策略来再现其言外功能[4]。
为了减少跨文化传播的挫折和降低文化误读的可能性,译者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需要将缺省的文化信息补充出来,以便异语文化的受众能够全面了解原文的文化意义。文化的缺省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和互动增加了困难,为了跨越阻碍跨文化传播的绊脚石,译者需要借助翻译,采用文化补偿的手段,补全文化的缺省。常用的文化补偿手段有文内增译,文内注释和文外注释。由于壮族民歌独特的音乐性和韵律性,文内增译以及文内注释会增加翻译的字数,对于民歌的可唱性和押韵性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壮族民歌的跨文化传播适合采用文外注释的补偿翻译技巧,这样不仅将源语文化隐含的文化信息补全给异语文化受众,有助于扫除理解的障碍,而且有利于保留民歌的音乐性和押韵美。以下的例子皆选自《壮族民歌跨文化传播:中国民歌元功能对等译配·广西卷》,杨洋著。
例1
壮语:
Raeuz miz cingz miz ngeih,
Saeceij buenx geizlaenz;
Ndi guenj rumz rox fwn,
Raemx conj rin mbouj gyanh.
汉译文:
我辆有情永相依,
狮伴麒麟不相离;
随它风狂暴雨骤,
水冲石头石不移。
英译文:
We attach to each other,
As the Kylin keep together;
Whatever wind and rain,
As the firm rocks never change.
文外注释: Kylin was an animal recorded in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which, together with phoenix, tortoise and long, are honored as the Four Spirits, and the male is called Ky, the female Lin.
麒麟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吉祥的神兽,与凤凰、乌龟和龙并称“四灵”,雄为麒,雌为麟,麒麟出没之处,必有祥瑞。麒麟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并非一个简单的翻译Kylin就能把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义表达出来,因此译者不惜笔墨,在脚注之处加了文外注释,详细解释了麒麟的特殊文化意义,对异域文化的受众进行科普性的概念补充。这样的跨文化补偿翻译是一种恰当及时的信息补充,对于扫清跨文化传播的理解障碍和有效传达源语文化信息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借用(cultural borrowing),是指无需翻译,在目标语中直接借用源语文化的表达。借用是常见的翻译技巧,是译者有意识地在译文中选择与原文相同的词汇,特别是当目标语言中没有对等的术语时,借用可以将源语表达及文化展现给译文受众,拓展受众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从翻译策略来分析,借用属于异化翻译。异质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差异,有时候译者难以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意思相同的对等词汇或表达。虽然也可以采用补偿的翻译技巧,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渗透,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呈现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异质文化之间的认知环境也表现出趋同性,同时,目的语受众也渴望吸收更多的异质文化,对新鲜的异质文明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希望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累。因此,文化借用是适应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实用技巧。
例2
壮语:
Dap: Goekhawx couh ndaem hing,
Cingmingz couh ndaem biek,
Moloeggab ndagiek,
Bi mbek ngeihseiq seiz.
汉译文:
答:谷雨种姜正当时,
清明种芋不宜迟,
传分季节姆六胛,
二四节气便种植。
英译文:
B:Grow the ginger in Grain Rain,
Plant the taro in Qingming,
The four seasons Muliujia designed,
Let the farming timely assigned.
例2中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姆六胛”是壮族的女性人文始祖,是高高在上的神圣的创世女神,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力地位。在跨文化的翻译中,译文采用了拼音的形式,直接借用源语的表达,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这对于译语受众而言,是新鲜又陌生的,其新鲜感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受众对壮族民歌的阅读兴趣,其陌生感又可能会造成受众对壮族文化的误解。这首壮族民歌译文虽然没有加任何的注解,但是跨文化的受众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姆六胛的身份进行判断,另外,清明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西方受众对此并不陌生,这跟中国的世界地位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文化借用在这里并不会导致理解的障碍,反而迎合了译语受众对于异质文化的求知需求。
例3
壮语:
Dap: Baeuqroxdoh goenglaux,
Caux deih youh caux mbwn,
Yaem yiengz song mbiengj faen,
Lwnh caen hawj nuengx rox.
汉译文:
答:壮族始祖布洛陀,
开天辟地造山河,
阴阳从此分两界,
从古至今在传说。
英译文:
B: Zhuangs' forefather Buluotuo,
Made the stream and mountain,
And halved the world by Yin Yang,
His tales passed down and on.
在例3中,译者在跨文化翻译时候未能在目标语文化中找到与“布洛陀”和“阴阳”的对等表达术语,直接使用拼音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展现源语文化的特色。布洛陀是壮族人民的造物主,他聪敏、机智,是代表壮族特色文化的关键性人物。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学者也许知道布洛陀,但对于普通的西方受众而言,布洛陀是充满异域文化的陌生化名词。虽然译文只采用了拼音形式,但是通过上下文语境,目的语受众能清晰解读布洛陀的文化色彩。阴阳是一个既简朴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名词,它阐释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代表一切事物的对立关系,目的语无法找到与之匹配的跨文化翻译。但随着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使得不同的文化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快速流动和共享。“阴阳”这对充满中国哲学智慧的名词早已在《功夫熊猫》等媒介中渗透并向受众阐释中国的文化,因此,目的语受众对阴阳的概念不会陌生,即使有理解的障碍,受众通过语境也能对阴阳略知一二。译者通过文化借用,积极地与文化背景迥异的受众之间创造一种文化的共享意义,同时通过跨文化翻译,不断增加人们之间的共性,继而减少跨文化传播误读的可能性,促进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接触、交流、互动与融合。
1992年,S.Hervey和I.Higgins提出了文化置换的概念,它是指译者将源语文化转换成译语文化过程中,用受众熟悉的目标语文本替代陌生的异域文化要素。翻译中如希望充分实现译文的可接受性,就需尽力要向目标语的文化规范靠拢[5],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文化之间的转换。跨文化翻译不仅仅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还涉及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切换与交流。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比语言的差异更难以翻译。文化置换属于归化翻译的范畴,译者站在受众的角度,用目的语中功能相同的文化要素来替换原文中陌生的文字,这样可以减少受众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阅读障碍。文化置换虽然有利于跨文化传播,拉近了受众与译文的距离,但同时也拉大了受众与原文的距离,导致源语的文化和审美意义在不同程度上的流失。
例4
壮语:
Nuengx ha nuengx ha,
Youq ranz caj gou.
Daengz goreux hai va daeggo couh dauq ranz,
Miz haujlai vah yaek lwnh mwngz nyi,
Daeggo gou ngoenzngoenz doengj nyaemq mwngz.
汉译文:
阿妹啊阿妹,
在家等着我。
等木棉开花阿哥就回来,
有好多话要告诉你,
阿哥我天天想你
英译文:
Honey! Oh! Honey!
Wait for me,
On Kapok blomming I' ll come back,
Confide to you my inmost soul,
How deep my love in you.
阿妹是男子们对于日思夜盼的心上人的爱称,与“阿哥”相对,在壮族山歌里尤为常见。阿妹是非常亲切的称呼,只有当男子对女子有喜爱之情时才会如此称呼对方。如果翻译成sister,译入语的受众会陷入困惑之中,因为sister在英语中是姐姐或者妹妹的意思,“我”爱上了自己的姐妹,这在受众所处的文化世界里是属于乱伦的现象,sister显然不能将壮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色彩和内涵翻译出来,甚至还会造成文化误解。此时采用文化置换的技巧,译者将其翻译成honey,站在受众的角度,为受众搭建跨文化理解的桥梁,使得译文更加亲近受众,减少译文陌生的感觉。英语与汉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拥有迥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在对壮族民歌进行跨文化翻译时,译者要考虑受众的心理和文化接受程度。文化置换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坏源语文化的原味色彩,但也不失为一种跨文化翻译的选择。
本文梳理了广西壮语的发展现状以及壮族民歌的概况,指出广西壮族民歌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跨文化传播的助力,而翻译是实现广西壮族民歌与西方异质文化对话与沟通的转换器。文章选取杨洋著的《壮族民歌跨文化传播:中国民歌元功能对等译配·广西卷》英译本,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分析了广西壮族民歌的翻译技巧,指出文化补偿、文化借用和文化置换等技巧促进了壮族民歌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精神交流与信息互动,对于弘扬壮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影响。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的天籁和精神寄语,通过跨文化英译技巧的润饰,壮族民歌在异质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