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峻
历史上的“变法”,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历史上的“新政”,有王莽新政、庆历新政等;历史上的“改革”,有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等。往事越千年,以大历史观之,中国呈现的历史常态是变革的此起彼伏、经久不衰。变革如一剂良药,早变早强,大变大强,不变者必衰亡。
纵观中国历史,那些锐意变革的先驱者担当者,大多具有非凡的气度才情。管仲被誉为“天下之才”,齐桓公有不记“带钩之仇”的雅量,商鞅“年虽少,有奇才”,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唐太宗“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后来的改革家,如范仲淹、王安石等,都是人品、才华堪称一流的人物。清末主持变法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则是一批忧国忧民、才兼中西的精英人物。这绝不是偶然的。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识、没有洞察利弊得失的睿智、没有坚毅果断的意志,变革的壮举无从谈起。
改革推行的彻底程度决定了战国七雄的最终命运。秦外六国的改革也曾取得显赫的业绩,尤其是管仲相齐,魏国李悝变法、吴起改革,申不害治韩,分别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先后称霸于中原,左右着天下的大局。但它们的改革都不够彻底,浅尝辄止,没有真正持续地深入下去,因而只能强盛一时。秦国则不然,它的发展水平原比其余各国落后得多,作为“西陲小国”,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但其“不法古,不循今”的改革却非常坚决彻底。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而厉行耕战政策;在政治上,厉行法制,铲除奴隶制特权;在军事上,颁行二十等军功爵制而“壹民于战”。经济、政治、军事等诸方面相互结合,长期奉行,坚持不懈。这是其余各国所不能比的,秦国因此迅速富强起来,后来居上,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机对事物的变化发展,往往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社会仍处于繁荣发展时期,由于承平日久,安于故习,因循守旧的思想往往很严重,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关键在勇于开拓。汉武帝时代的军事改革就是这样。在汉武帝之前,西汉长期受匈奴的威胁,强大的匈奴铁骑经常南下,不仅袭掠北部边境地区,有时居然直逼汉都长安。到汉武帝时,西汉经过七十余年休养生息,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出现空前繁荣发展的局面,具备了大规模改革军队、建设骑兵、转变战略、战胜匈奴、解除边患的条件。在新的形势下,大多数勋臣宿将仍然固守以往的“和亲”之策,不敢同匈奴抗衡。汉武帝则以其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良机,力排众议,决心实施战略转变,整顿军队,建设强大的骑兵,提拔重用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高级将领,并制定十七级武功爵奖励战功。经过这一改革,军队的面貌为之一新,终于战胜匈奴,解除边患,促进了祖国边疆的大规模开发。
清末,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变法改制:裁汰冗员、撤减衙门、废八股、倡实学等。但这场变法从开头到终结不过区区百日,便被反对势力扑杀。晚清的社会危机已经非常严重,可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守旧势力竭力阻挠,戊戌维新提出的要求很温和,掌握大权的人却视新的思想和技术为“蛮夷小技”,一点变动都接受不了。国家命运又与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争端搅在一起,从而错失良机,耽误大局。等到问题的积累超出了临界点,再想变革也没有机会了。
中国史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中国之所以成为泱泱大国,华夏文明之所以有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与不断地通过改革以吐故纳新有重要关联。